APP下载

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

2021-07-11张中民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标题感人生动

张中民

在国内报告文学创作队伍中,肖根胜是一位胸中有大爱、笔下含真情的作家。多年来,他始终贴着地面行走,把自己植根于广袤的中原大地,带着对身边优秀人物、感人事迹的敬佩之情,用饱含深情的五彩之笔为他们树碑立传,描绘他们的壮丽人生,先后创作出了《青海长云》《天使的梦想》《生命赞歌》《浦江水清润中原》《王秀仙老人的初心》《防疫路上的代步车和顺口溜》等一批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以鲜明的主题思想、鲜活的语言、朴实的文风、简洁明快而又大气厚重的文本意识和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加上严谨的结构和精巧的布局谋篇艺术,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称赞。

近读他刚刚精心创作完成的报告文学《门沟人的愿望》,更是一篇读后让人心潮澎湃和荡气回肠的大气厚重之作。作品集中描绘了一位名叫门群祥的县城退休科级干部,扎根基层16年、献身家乡建设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形象,用爱心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过去一个远近闻名的贫穷村,变成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宽裕、闻名遐迩的美丽村庄的感人事迹。全文长达两万五千字,虽然篇幅较长,但是由于作者善于捕捉细节,主题鲜明,语言鲜活,写得生动感人,因而让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时时有种欲罢不能之感。

作品中的主人公门群祥,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镇门沟村党支部书记,平顶山市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位早年走出该村的“成功人士”,先后在县财政局和县矿业局当过领导干部。退休后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劝说下,主动放弃多家企业高薪聘请,抛开在家接送孩子的家务,毅然回到家乡门沟村,收拾一个“村支书换得像门上对联一样快”的“烂摊子”。门沟村是一个地处偏僻,位于山岗薄地上的山区村,当年从窑洞里搬迁出来后,全村分成沟东沟西两个部分,中间横着一条几百米宽、二十多米深的大沟,群众吃水难、行路难,由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家穷得叮当响,许多人因为找不到老婆、娶不起媳妇,纷纷逃离和出走,谁见了都摇头。面对这一现状,怀着一腔对家乡人民的爱和对父老乡亲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门群祥不等不靠,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号召群众凿井取水、修路筑坝,并在解决这些困扰该村多年的实际困难的基础上,鼓励群众走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多种经营创收的致富之路。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广大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经过多年努力,他把昔日谁提起来都摇头的“穷门沟”,变成了今天人见人夸的“金门沟”。主人公这种扎根基层,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把全村群众带上致富路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交口称赞。这是一种大爱和善举,他是一个公而忘私的典型人物,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在当前推进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主人公这种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尤其值得歌颂和弘扬。

衡量一篇文学作品成功与否,关键是人物形象的确立,因此除了主题思想外,语言是基础,细节要感人。从这篇作品中不难看出,为了突出门群祥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作者没有拘泥于一般性的文字材料和各种报表、数字,而是带着好奇之心和敬佩之情,三次深入主人公所在的门沟村,采用听、看、问、思、感等多种方法,对上级领导、村干部和一般群众一一走访,在创作过程中,他又充分调动自己所有的视觉、听觉和感觉,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以概括、引用和生动形象的小标题形式,通过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互运用,他人讲述、领导评价和“我”的视角来观察和描述,用记叙、补叙、插叙相互交织,描述、对话、旁白等多种方法,用真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详实的资料、朴实的语言、大量的细节来佐证、衬托,让事实说话,把一个献身农村、扎根基层的共产党员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达到了刻画人物不落俗套,使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既感动自己又感动他人的创作目的,是一部厚重大气的优秀之作。

由于这部作品语言生动、细节感人、气韵饱满、人物鲜活,因此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始终被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无比的兴奋所触动,尤其是那些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精彩的人物对话和作者用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化语言,环环相扣、相互交织,一个细节接着一个细节,环境描写、人物对话,以及对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门前石榴树上被惊飞的麻雀”、养牛户门听身边那头两个月大的“白顶门红牛犊”和患病的智障儿子等一些白描式的叙述,常常把我带入到作者所描写的场景之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简直有种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善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采取引用小标题的形式把整部作品串联起来,使这部作品达到了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而他采用的小标题又都是人物对话的语言,起到了不加修饰、生动形象的作用。比如作者开篇的小标题“村里十几年没有娶过一个新媳妇”,一下吊起我们的胃口,一个拥有一千多口人的村子里居然会有这种事情?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这个疑问自然激起了我们的阅读兴趣,在接下来的叙述中,作者继续运用“门沟人的腰直了,门支书的腰却弯了”“周胜豪:胜利的‘胜,自豪的‘豪”“群祥把村里带到这一步,都服气他”……这些生动形象的小标题,一步一步把我们带入到主人公所处的生活环境之中,让我们逐渐看清了作者所要描写的人物是如此高大,事迹又是如此感人。关于形象化的描写和感人的细节在这部作品中比比皆是,他对每一个采访对象都有一个形象性的描述,以加深我们的阅读印象,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在写到一组村民周胜豪的那一部分时,用朴实的语言、喜悦的心情和自豪的语气,使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再比如作者对村里贫穷典型门听那部分描写,更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门群祥这样一位视贫困群众为家人的党员的高尚风格和动人形象的了解,特别让人感动的是,作者在写到门群祥妻子魏金莲那段近乎“痛说家史”的叙述和“闺女的‘私房钱被他用到修路上”这一部分,把一个女人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把作者所要描写的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地衬托出来,那一句句朴实的家常话让人读得热泪盈眶,情不能已。

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运用的写作方法和表现形式也让我敬佩不已,既有赵黄圈、周建忠、白国志等一些普通老百姓的讲述,又有门听团等村组领导的心声,也有扶贫办主任赵昊龙的评价,更有主人公妻子對丈夫的“和盘托出”。作者先让众多采访对象和一个个感人事例出场,最后才让主人公悠然出场:面对作者提问,主人公敞开心扉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种层层推进、抽丝剥茧般的花瓣拼贴式创作手法,以及运用拍摄影视剧时推、拉、摇、移的多种表现形式,把一个扎身基层的主人公的感人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真正达到了“我手写我心”的创作目的,因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生动感人。最后用主人公那番看似普通平常,其实极富感染力的家常话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门沟群众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就是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已经实现。不足的就是环境。我们就狠抓环境改善,满足群众对生存质量提升和心情心理感受的幸福需求。”这一讲述心里话的升华式结尾,既表明了主人公豁达开朗的一面,又衬托出了他高风亮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整部作品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气息,因而这是一部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作品,也是一部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厚重之作,更是一部情感饱满、意蕴丰沛、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优秀之作。读来荡气回肠,让人赞叹!

猜你喜欢

小标题感人生动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抗“疫”感人瞬间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一个感人的故事
感人的画面
小标题作文格式
淡妆浓抹总相宜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