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探析
2021-07-11唐蕾
唐蕾
〔摘要〕天津市作为第二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城市,已经走入了第四个年头。“六选三”的科目选择、以专业为导向的录取方式均反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研究对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了高中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故提出高一年级生涯规划整体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生涯规划;课程设计;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6-0070-05
新高考旨在“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学科兴趣与特长的发展”。天津市作为第二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城市,已经走入了第四个年头。而“六选三”的搭配,在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权的同时,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不小的挑战。这不仅决定了学生高考后可填报志愿的专业,还影响着将来从事的职业方向。同时也提醒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学校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有必要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程体系。
一、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现实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地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心理与学业的发展。虽未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但相关理念,已渗透于国家政策性文件。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渐被重视,许多学校陆续展开探索。天津自2016年发布《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这届开始不再分文理科,实行“六选三”的选科制度,科目的组合搭配决定了将来所学专业,因此学生在思考如何选科的同时,也需要建立专业与职业的认知、个人与专业和职业之间的联结。
(二)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特点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醒我们,青春期的孩子正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开始思考著名的哲学三问——“我是谁”“我要去哪儿”“我该如何去那儿”。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要求学生需要明确地认识自我、明晰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因此,高中阶段有必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定位、明晰自我价值。
(三)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遇到的现实问题
1.學校需配备专业师资,形成规范、专业的课程体系
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学校的生涯规划教师多是由心理教师、德育教师、班主任来担任,缺乏全面、专业的指导教育,未形成成熟的课程体系,多是利用班会课、社团、讲座等形式,时间、空间有限,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资源,与实践体验出现断层,学生无法在短暂的时间里培养生涯规划的能力。
同时,学校在着手生涯规划教育的同时,也陷入困惑,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性应该如何去评估。
2.家庭指导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
学生在选科与报志愿时,家长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往往依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家庭成员的职业优势,以及家庭可为学生提供的资源。家长自身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也容易影响学生报志愿时大学和专业的选择,比如究竟是选择感兴趣的学科还是学得好的学科,是专业优先还是让专业屈从学校品牌等,这都是学生和家长现实中面临的困惑。
3.学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
受限于年龄特点和经验不足,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自我认识仍不够充分,同时对专业和职业了解不够深入。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生涯意识淡薄,主动规划性差,尤其是在面临选科、填报志愿时,容易陷入迷茫。因此,从高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二、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实践
(一)基本情况调查
为了解我校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发展状况,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本研究展开了问卷调查(见附录)。
调查采用自编问卷,问卷共设置了8个题目,前两题为基本情况,正式题目1-5为选择题,第6题为开放性问题,主要调查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期望得到哪些帮助。
调查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以高中三个年级为调查对象,在同一时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55份。三个年级的基本情况见表1。
对三个年级在问卷选择上的数据进行整体统计,各项均分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生涯规划重要性、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等的平均数都在1和2之间(1=非常重要,5=不重要),对大学专业的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倾向性、是否有职业发展规划等的平均数均接近于3,这说明我校学生均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在高中阶段是非常必要的,他们在自我认知方面发展较好,能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性格所在,认识自己的能力与价值观念。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大学专业和职业的相关知识,这可能影响学生专业与职业的倾向性,进而影响着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生在第6题也表达了期望得到哪些帮助,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并排序,排在前面的三位分别是:选科与大学专业的关系、大学专业与职业的了解、希望开展相关课程帮助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这证实了学生已经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与自己息息相关,并希望接触更多的生涯知识。
(二)高一年级校本课课程设置
高一时期是稳扎稳打的阶段,学生的生涯发展目标是了解自己在学科上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潜力,逐步确定选考科目;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了解自己的梦想。因此课程重点应该在自我认知方面,专业、职业方面为初步探索,生涯规划在于意识启蒙;高二时期是尝试选择的阶段,生涯发展目标是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或进行调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大学、专业、职业等。因此应该侧重专业与职业探索,加强自我认知与专业职业的联结。高三时期是梦想启航的阶段,学生需要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因此需要了解职业、确定大学和专业的填报,同时开展指导性课程和个性化辅导。
因此,本人依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与阶段发展,参考相关资料,开发了高一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校本课程(见表3)。着重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开展生涯规划校本课,结合选科现实,辅以介绍选科、专业与大学,帮助学生做好选科决策。课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成熟的、有体系的校本教材。
三、新高考背景下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立生涯指导中心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能力素养
规范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离不开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因此,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首要就是有专业的师资。这就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我,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学校支持专职教师定期培训,比如外出学习培训或参加专家讲座等。
提高班主任、学科教师的生涯规划教育能力。班主任作为最了解学生的老师,可利用班会课时间引导学生学习生涯规划,也可以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同时,鼓励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学科教师以自身学科为背景,梳理选择本学科对应的大学专业有哪些、本学科的就业去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清晰选考科目与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
2.建立生涯指导中心,促进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发展
为促进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发展,建议学校成立生涯指导中心,并由专人负责,引领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发展,保证专职教师校内校外教研活动,鼓励学生展开实践。
除了课程之外,生涯指导中心可以定期开展生涯规划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二)制定科学的生涯规划制度,建立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形成领导责任机制
领导组织机构是否科学健全,决定了学校的生涯发展规划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建议各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由主管校长直接负责。专业的生涯指导教师是团队的核心,指导教师负责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课程计划的实施与评价、学生个性化生涯咨询、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的生涯培训,等等。学校从领导到专业教师,再到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学生全员参与,上下齐心,形成教育合力。
2.生涯指导中心开发生涯课程,制定课程方案和课程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完善自我认知,探索专业与职业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建立自我与职业的联结,不仅能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选科、高考后的志愿填报任务,还可以形成長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设置课程前,生涯指导中心需要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任务展开教研,有针对性地、有层次地建立课程体系,从授课形式、课堂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规范教案的编写、课程评价等方面规范课程,以达到每个年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3.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体系
建议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体系,这样可以避免选修课因数量有限导致学生受众较少和讲座因时间空间等资源不足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问题。在纳入必修课程体系的同时,学校生涯指导中心可以制作生涯发展指导手册,方便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自学。手册涵盖课程框架相对应的学习内容,例如,手册在编写的过程中可考虑加入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念的测验,既满足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提供了切实的参考。需要注意的是,测量工具需科学使用,若对于测量工具有更为严格和准确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引进相对科学和完善的测量系统,但同样,测量结果仅作参考。
4.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目的不仅是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是自我认知、能力与价值观的建立与调整,甚至是长远的生涯规划,它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当下,更多的是在未来,因此课程评价应改变传统的成绩评价标准,而采用更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如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多元的评价模式,相信并尊重学生的努力,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
(三)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融合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发展。从授课模式上,生涯规划教育的授课模式可结合心理团辅课的形式,通过心理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心理探索帮助学生明晰自我等。从教学内容上,生涯规划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如在合理制定生涯规划之前,学生需要从各个角度正确认识自我,在自我建构的过程中进行认知调整。学生通过心理团辅活动,了解自己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进一步增强规划动力。从学生层次上,可对后进生可展开个别辅导,帮助其自我定位,增强自信。
(四)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凭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与学校配合,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生涯规划的理念。鉴于家长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有限,建议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传递生涯规划的理念,或者通过学校公众号推送生涯规划微课、文章或其他学习资源。
除了向家长输出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还可以邀请家长进校园向学生传达职业经验。因此建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一些领域的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开展其专业领域的讲座,介绍自己工作性质、职责、内容、成功的经验、发展前景,或者向学生提供相应领域的生涯咨询,又或开展面对面的生涯访谈活动,开阔学生视野。
(五)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开展实践体验
除展开家校合作之外,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还可以积极开发社会资源。如本校优秀毕业生,他们曾经在学校学习生活过,更容易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建议学校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以高校与专业为切入点进行宣讲,向学生介绍自己选科与择校的经验,以及对职业规划的思考。
生涯规划教育还可以走出校园,依托地缘优势,与附近企业和单位展开校企合作,学生通过走进相关产业,开展体验式课程与研究性学习,体验相关岗位工作,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及所需岗位职责。如生态城资源丰富:国家动漫园和国家影视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产业,生态城湿地公园、博物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环境治理和生态发展,生态城科技园和环保产业园可以带给学生科技创新、绿色节能的相关职业体验;附近开发区工业园区可以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电子信息和汽车机械、现代医药和港口物流,等等。学生通过校企合作,了解职业所需职责,以及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在体验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除了社会资源,学校图书馆也是很好的职业生涯教育窗口。各校图书馆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增订相关的报刊书籍,增加高等院校、企业单位的网络检索,在不出校门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获取专业、职业信息。
四、展望
新高考不仅仅是科目的选择,更是对学生探索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的检验,生涯规划教育的使命更在于透过当下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规划未来。目前我市已有许多学校陆续开设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形成了自己的课程体系,甚至开发出本校的校本教材,将生涯规划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使生涯规划的意识深入课堂,同时落实于实践。
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希望教育部门积极开展线下或线上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学校成功经验的分享,促进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专业能力。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逐渐从探索走向常态,逐步建立成熟而规范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主动地做好生涯规划,绘制好自己的人生蓝图。
参考文献
[1]胡忠瑜.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青岛××高中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學,2017.
[2]肖玮萍.高考新政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30):17-20.
[3]禹文军.基于新高考下生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思考[J].学周刊,2019(19):77-78.
(作者单位: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天津,30045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 旗
附录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为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发展状况,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校本课,故编制此问卷。
所有调查内容均采用不记名的方式进行,且问题的答案皆无正确错误之分,同学们只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真实作答,在符合的一项打上√,主观问题需要进行书写。感谢大家的配合!
基本情况:
年级:A.高一 B. 高二 C. 高三
性别:A. 男生 B. 女生
1.你认为在高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多大?
A.非常重要 B. 比较重要 C. 不确定
D. 不太重要 E. 不重要
2.我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
A.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确定
D. 不太了解 E. 不了解
3.我对大学专业和职业的了解程度
A.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确定
D. 不太了解 E. 不了解
4.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倾向性和职业倾向性
A.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确定
D. 不太了解 E. 不了解
5.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规划
A.非常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确定
D. 不太符合 E. 不符合
6.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你期望得到哪些帮助,请写下来告诉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