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戏曲“粤剧”教学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有效探究

2021-07-11许筱颖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音乐学科粤剧整合

摘要: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是现代化背景下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粤剧进校园是粤剧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粤剧进校园与音乐学科整合进行的实践与探究。

关键词:粤剧;音乐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R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3-0100-02

0 引言

粤剧,中国传统戏曲的瑰宝,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梧州地方戏剧的代表,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随着侨民散居世界各地,粤剧也随之传播到世界的五大洲,成为在海外拥有最多观众和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地方剧种之一。我校在2017年成为梧州市“粤剧进校园”示范学校,作为音乐教师,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究如何把粤剧艺术传承与音乐学科进行整合。

我校所在地区是广西的东大门——梧州市,是粤语的发源地之一,比邻广东,与广东相似的地域文化曾经让粤剧艺术在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由于地域原因,梧州粤劇代表着广西粤剧的水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薛觉先、司马曾、红线女等都与梧州结下不解之缘。2009年,粤剧成功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随着社会审美整体性的转移,电视电影强力的冲击,商业文艺铺天盖地的袭来,作为岭南文化瑰宝的粤剧传承与发展却遭受到了严重阻碍。在梧州,粤剧的观众越来越少,看粤剧的基本是老年人,而年轻人基本上不看粤剧了,提起粤剧甚至嗤之以鼻。虽然粤剧艺术申遗成功,但是传承与发展从何谈起?

很多致力于粤剧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有志之士已经看到问题所在,纷纷提出了拯救粤剧艺术的措施,梧州市委市政府也把地方戏剧粤剧的传承与发展摆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粤剧要传承与发展,必须要发展粤剧观众和培养粤剧接班人,而校园文化建设恰恰是艺术发展的重要阵地,粤剧进校园可以成为粤剧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措施。音乐学科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是粤剧进校园活动的重要实践基地,因此,笔者专门就非遗艺术“粤剧”进校园的教学与音乐学科教学的整合进行了探究和实践[1]。

1粤剧进校园可行性分析

粤剧在梧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如何使粤剧进校园与音乐学科整合能顺利的进行和开展,我还是进行了一个可行性的分析和调查。

首先,问卷调查。我设计了一份《粤剧调查问卷表》,通过调查,我发现,知道粤剧的学生有60%;30%的学生家里爷爷奶奶等老人家经常听粤剧,但是爸爸妈妈都不听粤剧;70%的学生说不喜欢粤剧,原因是不知道演员在演什么、唱什么;10%的学生说粤剧的服饰、头饰很漂亮;60%的学生说愿意去了解粤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排戏试水。观察发现,刚开始选人排练非常困难,很多学生一副极不情愿的样子,排练时也很抵触,后来跟着老师练习粤剧的身段、唱腔后,开始不抵触了,慢慢的越来越有粤韵粤味,当正式穿上戏服、化完大戏妆,旁观的学生们发出“太美了”“我可不可以也穿这个戏服”,这帮小演员开始骄傲,庆幸自己参与其中。慢慢的,学生都喜欢上粤剧了,课余时间还自己在网上找折子戏学习。到第二次中学生艺术展演选人排戏的时候,通过这帮学生的带动, 有很多学生们主动要求参加排练,选不上的学生还会失望[2]。

由此分析,笔者得出以下结论,学生不是不喜欢粤剧,而是他们对粤剧几乎没有接触,更不能说了解粤剧,当他们亲身参与其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喜欢上粤剧的。因此把音乐学科与粤剧艺术整合在一起是可行的,这也奠定了笔者进一步探究和实践的决心。

2粤剧进校园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探究

为了更好地探究粤剧进校园与音乐学科的整合,笔者制定了以下方案,并定期记录活动开展过程并进行分析。

一是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二是充分运用广泛的音乐资源来扩展接触面。三是结合学生特点创编粤剧校歌、粤剧身段操,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粤剧唱腔美和身段美。四是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定期请专业老师到校辅导。

3粤剧进校园与音乐学科整合的实践过程及体会

3.1兴趣先行,让学生在音乐课上了解粤剧理论知识

根据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粤剧听不懂和不感兴趣的反馈,因此在音乐课上笔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比如,我校初一每年都会进行两个星期的新生课改学习培训,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板书的能力,自我介绍就是属于语言表达能力之一。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选用了戏曲的念白来进行这项训练工作。戏曲界 “千斤念白四两唱”,这是戏曲界的行话,讲的就是念白的重要性。在音乐课堂上,笔者一改平时单调的自我介绍模式,尝试了教学生用粤剧念白中的“散白”来作自我介绍,慢慢的,用念白来读诗歌等等,学生慢慢了解了念白的理论知识。再比如,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传统音乐课上的节奏训练多数以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为基本模式,较少采用中国传统音乐,而粤剧念白属于戏曲中的说唱音乐,节奏丰富多彩,把节奏和语言、表情、动作结合起来,都能给节奏教学提供多种的训练方法。为此,笔者会提供脚本,然后教学生用念白的方式讲述了一段粤剧折子戏《西游记》里面三打白骨精的一段故事情节,学生非常感兴趣,很快就学会了后十六、前十六、附点等节奏型。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粤剧的理论知识,也让学生不再对粤剧产生排斥感,达到了双赢的目的。

3.2充分运用广泛的音乐资源来扩展学生的接触面

单靠一个星期上一次的音乐课想让学生爱上粤剧艺术并且愿意去学习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根据经验,音乐的习惯和兴趣很多都是靠潜移默化,就如小时候我们经常看的动画片的主题曲会记得很牢,小时候唱的歌到老了还能唱,就是因为经常性的听或者唱,科学家们研究也发现婴儿时期经常性让婴儿无意识地听英语录音的也比同期不听英语的以后学起英语来会更快。因此,粤剧艺术的传承也需要这种反复多次无意识的聆听,而校园广播则是最有效的途径,校园广播播放的时间通常是学生休息的时间,这个时候学生是最放松的,哪怕他们正在做着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在校园广播播放粤剧的经典片段或者粤曲小调,久而久之,这种无意识的聆听就会在他们脑海里留下印象,在音乐课堂上再次讲述的时候,就像是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焰火并绽放开来。因此,我们的广播里经常会出现例如《帝女花——香夭》、《游园惊梦》等粤剧经典片段或者经典的粤曲小调等,学校的LED屏幕也会在中午放学以及下午放学的时候播放我校学生排演的粤剧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课间的走道不时还能听见学生嘴里冒出几句粤曲小调呢!

3.3通过音乐课普及通过社团培养苗子也是音乐学科与粤剧艺术进校园整合的一个措施

笔者设定了普及和提高两个教学方向,普及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利用音乐课进行,提高面向的是可以培养的传承苗子。普及方面,专门与梧州粤剧团共同合作研究探讨并创编了一套糅合了粤剧的拉山、功架、台步等粤剧身段特点的、符合中学生身体和心理特点的粤剧身段操,并首先把这套操引进音乐课堂,与音乐课程进行了整合,通过在音乐课的实践,不断改进,并逐步进行全校性的推广,作为学校的特色操在每天的课间操时间师生共同演绎,全校师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从形体和气质上都有所提升。

除了粤剧身段操,通过一段时间音乐课堂的学习,在学生开始了解并会唱一些粤剧经典片段或者粤曲小调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表演能力,教研组也开展了“粤剧片段、粤曲小调班际比赛”,针对我校英语特色一班和二班学生能力相对高一点的情况,这两个班进行粤剧折子戏片段的比赛,而普通班就参加粤曲小调演唱比赛,时间选在学校元旦举行的庆元旦文艺演出。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3]。

除此之外,笔者成立了粤剧(非遗)传习社,通过选拔希望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学生利用每周两次的社团活动学习粤剧表演的知识,并积极参加市、省乃至全国的比赛。校社团排演的多部作品,多次在市、省获得一等奖,其中原創作品《南国小红豆》还获得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这实际上也是音乐教学与粤剧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有效实践的成果。

4结语

通过实践与探究,笔者用行动进一步证明了把粤剧艺术引进校园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把音乐学科与粤剧艺术整合在一起是有效的。在与音乐学科的整合中,也正在逐步创编出符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了粤剧艺术带给学生的影响。看着学生一举手、一投足中初现的韵味,看着学生们愿意去接触去了解粤剧,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究与实践,非遗文化“粤剧”艺术进校园与音乐学科的整合会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宋远侠,黄新德.戏曲进校园的探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1(14):62-65.

[2]梅晓.粤剧向何处去?——谈粤剧的继承和改革创新[J].南国红豆,2004(01):32-34.

[3]余勇.粤剧的生存状况及传承与发展[J].南国红豆,2013 (01):98-99.

(责编:杨梅)

作者简介:许筱颖(1982—),女,广西梧州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

猜你喜欢

音乐学科粤剧整合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情商教育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师生互动实践
“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的优化
浅谈音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