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药菠菜子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2021-07-11谢莉艾买提江阿依甫别克徐鸿于新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薄层色谱含量测定质量标准

谢莉 艾买提江?阿依甫别克 徐鸿 于新兰

【摘 要】 目的: 对菠菜子药材的安全性、有效性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为建立更完善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菠菜子药材的性状进行鉴别;以 β-蜕皮甾酮为对照品对菠菜子药材进行 TLC 鉴别(薄层鉴别);测定25 批菠菜子药材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菜子药材中 β-蜕皮甾酮的含量。结果:对菠菜子药材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制定菠菜子药材中 β-蜕皮甾酮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暂定菠菜子药材水分不得过 11.0%、总灰分不得过 6.0%、浸出物不得少于 8.0%。确定了菠菜子药材中 β-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根据结果暂定 β-蜕皮甾酮含量不得少于 0.07%。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菠菜子药材的质量标准,达到提高菠菜子药材质量标准的目的,并为菠菜子炮制品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和高效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菠菜子;质量标准;薄层色谱: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07-0044-06

Research on Quality Standard Improverment for Ethnomedicine Spinacia Oleracea

XIE Li Amatijang Ayupbek XU Hong YU Xinlan

Xin Jiang Institute of Drug Control, Uumqi 8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improve reference for eastablishing more perfect quality standars for Spinacia oleracea L,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 quality standards.Method To identify the traits; as reference substance with β-ecdysterone on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The 25 batches of Spinacia oleracea L of moisture and total Ash、extractives were determined. Determination of β-ecdysterone of Spinacia oleracea L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Results The characters of Spinacia oleracea L were described and the TLC identification method was formulated; Check in formulating moisture was less than 11.0%、total 1ashes were less than 6.0%、extractives were more than 8.0%.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β-ecdysterone in Spinacia oleracea L was established,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content of-ecdysterone should be more than 0.07% .Conclosion The aim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Spinacia oleracea L medicinal materials was achieved by studying and formulating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spinach seed medicinal materials, which provided the basis and guarantee for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spinach seed processed products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the high-efficient and safe drug use.

Key:words:Spinacia Oleracea L; Quality Standard;TLC Identifica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菠菜來源于藜科菠菜属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为药食同源类植物,别名为波斯菜、赤根菜,系属外来中药资源,一般以其地上部分、果实和根入药,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2]。菠菜子为菠菜的果实,又称菠薐菜子,是维吾尔医常用药材,维吾尔语名为 Palek Urughi。主要用于异常胆液质过剩、热性伤寒、发烧不退、体弱、便秘、热性心痛等疾病[3-4]。目前,菠菜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中[5],但该标准内容简单,仅对菠菜子的性状和显微进行简单描述,质量标准偏低,不足以控制本药材的质量。现有研究报道多为原植物种植方法、组织形态和药理作用等方面[6],目前国内文献未见有关菠菜子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报道。因此,为促进中药民族药产业化发展,推动民族药材标准化提高,故本研究对菠菜子的性状、TLC 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含量测定项目进行研究,以期为菠菜子质量标准的提高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JA 12002 型电子天平(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SK7210LHC 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成像显微镜(日本 OLYMPUS 公司);冷冻切片机( Thermo 公司);GZX-9140MBE 型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DZKW-D-6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KLZ-UP 型艾柯纯水仪(台湾艾柯,成都康宁试验专用纯水设备厂)。

1.2 试药 乙醇(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批号 20171008);甲酸(分析纯,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批号 20170703);甲醇(分析纯,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 2018101012);硅胶 G 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分厂,批号 20170812);乙腈(Fisher 公司,Lot 18356);磷酸(天津永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批号 20160215)β-蜕皮甾酮对照品(批号 H918750)购自于加拿大多伦多 Toronto Research Chemical(TRC) 公司。

菠菜子药材从市场上收集,共计25批,产地分布于新疆和田、安徽亳州、山东临沂、甘肃陇西、河北安国等地,药材基源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苏来曼·哈力克主任药师进行鉴定为圆叶菠菜的果实,样品信息见表1。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菠菜子的外形与中药蒺藜科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干燥的果实外形相似,常被人混用[7],目前常被视为蒺藜的伪品之一。故结合药材实际性状,本文对菠菜子性状进行了规范化的描述。菠菜子呈近或扁圆形,直径 2~4 mm。表面浅绿色或灰白色,略粗糙,侧面有 2~4个纵棱;一端圆形,中部有突起,另一端有稍尖的合点,带有残留的果柄或已脱落;果皮坚硬,种皮深棕色、光滑有光泽,种脐部凹陷,具一环状纵沟;胚乳类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如图1所示。

2.2 定性鉴别 菠菜子中含有黄酮类、甾体类等活性成分,其中甾体类活性成分分为植物甾醇类和昆虫蜕皮激素等,植物甾醇主要含 α-菠菜甾醇、Δ7-豆甾烯醇、β-谷甾醇、蜕皮甾酮、羟基蜕皮激素等[8-10],本试验为菠菜子中 β-蜕皮甾酮进行定性鉴别,并对展开剂、显色剂、展开环境等色谱条件进行了考察。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 3g,加 80% 甲醇 5 mL,超声处理 20 min,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β-蜕皮甾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 1 mL含 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3 薄层色谱条件 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 10 μL,对照品溶液 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选取三氯甲烷-甲醇-水-甲酸(8∶2∶0.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 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 ℃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如图2所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可用于菠菜子中 β-蜕皮甾酮的鉴别。不同采集地样品色谱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可靠稳定。

2.3 检查 水分和总灰分测定分别参照《中国药典》2015 年版四部通则 0832 (第二法)和 2302 进行试验,检验结果见表 2。根据测定结果可得,样品水分在 5.76%~10.06% 范围内,为 (8.37±1.37)%(n=25);样品总灰分在 4.27%~5.41% 范围内,为 (4.65±0.27)%(n=25),在各批次样品测定值的基础上上浮 20%,作为各指标的上限,暂定菠菜子质量标准中水分不得过 11.0%,总灰分不得过 6.0%。

2.4 浸出物 参照《中国药典》 2015 年版四部中“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 0212 )”项下的浸出物测定法试验。选取稀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冷浸法提取菠菜子样品中的浸出测定结果见表3。

由上表可知,样品测定值范围为6.65%~13.25%,实测值 (%) 为 (10.12±2.03)%(n=25),在各批次样品测定值的基础上下浮 20%,作为各指标的下限,暂定菠菜子质量标准中浸出物不得低于 8.0%。

2.5 含量测定[11-14]

2.5.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ODS C18 (250 mm×4. 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02% 磷酸溶液(16∶8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2.5.2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β-蜕皮甾酮对照品 25.81 mg,置 20 mL 容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定容,即得。

2.5.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菠菜子藥材粉末约 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 80% 甲醇 25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 250 W,频率 40 k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 80% 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除加样品外以同法操作,制得空白溶液。结果如图 3所示。

2.5.4 线性关系 从对照品储备液中精密量取各溶液0.5 mL、1.0 mL、1.0 mL、2.0 mL和1.0 mL,分别置于 50 mL、50 mL、25 mL、25 mL和10 mL 量瓶中,加甲醇稀释到刻度,摇匀,依法测定,以溶液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得回归方程:Y=14404×C-28065,r=0.9991。结果表明 β-蜕皮甾酮在 0.1290~1.2905 μg·mL-1(n=2)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2.5.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备 0、2、4、6、8、12、14、18、24 和 32 h后,进样测定,测得 β-蜕皮甾酮含量的平均值为0.12%,RSD 为 0.78%。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 32 h内基本稳定。

2.5.6 加样回收 取已知含量的样品 0.5 g共9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不同量浓度的对照品储备液,按供试品方法处理;在250 nm波长下进行含量测定,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0.16%,RSD为 1.87%,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结果见表 4。

2.5.7 重复性 取同一供试品共 6 份,精密称定,按供试品的处理方法处理,并在 250 nm 波长下进行测定,测得样品平均质量浓度为 0.120%,RSD 1.50%(n=6)。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测定方法可行。

2.5.8 样品测定 取收集到的 25 批菠菜子药材,精密称定,按照“2.5.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5.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供试品中β-蜕皮甾酮的 含量,结果见表5。

根据25批样品的测试结果,暂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 β-蜕皮甾酮(C27H44O7),不得少于0.07%。

3 讨论

3.1TLC鉴别 笔者同时对该方法进行系统耐用性实验,比较不同厂家(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及上海盛亚化工有限公)的 3 种硅胶 G 薄层板进行比较,在不同湿度(25%、30%、40%)、不同温度(18 ℃、25 ℃、30 ℃)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品和对照品斑点均清晰,没有本质区别,说明该方法通用性较好。

3.2 浸出物考察 笔者采用不同浓度的(20%、40%、60%、80%、95%)乙醇溶液,分别用冷浸法和热浸法对菠菜子的浸出物得率进行考察,结果冷浸法得率较热浸法高,且冷浸法中 20%~60% 乙醇提取时,浸出物得率差异不明显。因此,选用稀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冷浸法测菠菜子中浸出物。

3.3 供试品溶液的考察 分别对不同提取溶剂(70%、80%、90%、100%)甲醇和(70%、80%、90%、100% )乙醇、不同提取时间(20 min、3 min、40 min)、不同提取方式(超声提取、回流提取)、不同物料比(1∶25、1∶30、1∶40)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80% 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30 min,物料比为1∶25时,供试品中 β-蜕皮甾酮的含量最高。

3.4 HPLC测定结果 菠菜子中 β-蜕皮甾酮含量范围在 0.073%~0.205%,其中产地为山东临沂、甘肃陇西、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及河南南阳的5批菠菜子中β-蜕皮甾酮含量显著高于产地为新疆和田的菠菜子。说明菠菜子中 β-蜕皮甾酮的含量高低可能与菠菜子的种植地有关,受种植环境的影响,β-蜕皮甾酮的含量会有所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这5批菠菜子采收时间较近,存放时间较短,造成含量有所差异。这为菠菜子的种植环境和存储的要求提供了参考,具体含量差异原因,后期会进一步深入研究。

4 小结

目前,国内对菠菜的研究仅限于种植方法、原植物组织形态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菠菜及其果实中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分析尚未见报道。笔者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牛膝药材项的TLC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建立菠菜子中β-蜕皮甾酮的TLC 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并根据25批样品的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按干燥品计,含β-蜕皮甾酮,不得少于0.07%,用于控制菠菜子药材的质量。本实验研究旨在为菠菜子安全用药和化学成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菠菜子药材标准提高奠定基础,也为更好的控制维药的质量和标准的提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二卷[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477-1479.

[2]孟诜.食疗本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30.

[3]掌禹锡.嘉祐本草辑复本[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279.

[4]李波,张馨元,刘鸿雁,等.菠菜和菠菜子本草考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27(1):9-13.

[5]《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药分册[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1998:18.

[6]刘鸿雁,李波,郝宝成,等.菠菜子水提取物的抗炎活性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4):29-31.

[7]张继,周谧,李冰岚,等.蒺藜与菠菜子的形态组织学比较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7(1):48-51.

[8]EICHENBERGER W,MENKE W. Sterole in blttern und chloroplasten[J]. 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 B,1966,21(9):859-867.

[9]RICHARD F,MODLIN,PATRICIA A,et al. Utilization of temper ature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for the urification of ecdysone and 20-hydroxyecdysone from spinach[J]. J Chromatogr A,1994,668(1): 229-236.

[10]DAWIDAR A M,AMER M A. Sterol content of Spinacia oleracea [J]. Phytochemistry,1973,12(5):1180-1181.

[11]欧阳文轩.HPLC法测定通塞脉片中β-蜕皮甾酮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9):38-41.

[12]黄慧,王曉琴,杜月,等.HPLC法同时测定漏芦花中6个成分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7,37(6):956-961.

[13]俞吉,朱裕林,朱瑞,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骨疏灵颗粒中淫羊藿苷和β-蜕皮甾酮的含量[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3):75-78.

[14]柳欢.鹿草的化学成分研究及活性成分β-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D].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

(收稿日期:2021-09-29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薄层色谱含量测定质量标准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与拓展
消肿止痛膏质量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