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条幅背后的红色记忆

2021-07-11尚祥光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1年4期
关键词:条幅永存总医院

尚祥光

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档案馆,收藏着一张2020年11月26日写成、11月30日就被“永久珍藏”的条幅:在一张A3纸上,“红军精神永存”六个大字引人注目,落款是103岁老红军胡正先。

也是机缘巧合,我有幸走近了这张条幅背后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红色记忆,顿感“永久珍藏”四个字的厚重分量。

“红色马槽”的诞生

2019年12月30日,我被组织安排到北川马槽乡工作,早就听闻乡上有一座“红四方面军总医院”,还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报到后第一时间,就走进了这座医院旧址。

这是一座穿斗式纯木结构四合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重建于同治年间,距今已300多年,原称“邱家大院”。该院子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格局工整,装潢精美,极具观赏和考古价值。

据记载,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强渡嘉陵江,兵分五路从江油、平武等地进入北川,发动了著名的千佛山战役和土门战役,战况惨烈,每天有大量伤员从战场上转移下来。“邱家大院”地处两个战场中间,院落规模宏大,前有河,后有山,周边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是战地医院的理想位置。红军在北川103天,它成为使用时间最长的总医院,也是建制保护最完整的总医院,16间功能用房原样保存至今。

穿越炮火连天的古院子,不仅是一座罕见稀缺的历史古建筑,更是一处饱含红色记忆的珍贵文物。如何让这座医院“活化”起来,让它的故事更生动、内涵更丰富、魅力更亮眼,一时间成了我反复琢磨的问题。

后经与班子深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结合乡上百年古酒马槽酒文化,我们提出打造“红色走廊,马槽酒乡”的总体思路,按“一星一酒一乡愁”的路径来推进。“红色走廊”主要以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为原点,连接红色讲坛、红军小学、红军路一线,挖掘故事,呈现场景,努力建为省内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和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做实做深北川“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让红军精神永存。

老红军的北川记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悉解放军总参三部原副部长胡正先老人到过北川,曾在总医院工作过,他还一直念念不忘北川。“85年了,总想回来看看。”他常常对身边的人说起。2020年11月下旬,他首次携带家人到了北川,住在新县城。

我及时向县上相关同志报告了想请老人回来看看的想法,在征得老人、随行家人和勤务员同意后,2020年11月26日,我去新县城小心翼翼地接老人踏上了回访马槽的路。

85年了,老人103岁,第一次回到曾战斗过的地方,硝烟散尽,沧海桑田,旧貌新颜,老人不禁感慨万千。

在总医院旧址,老人仔细瞻仰每一件文物,认真聆听每一段讲解,深情回忆在总医院工作时的点点滴滴,并不时给随行人员讲述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北川战斗时的英勇故事。在医院的每一间病房里,不管是手术台,还是担架杆,老人一边细细地看,一边慢慢地摸,久久不愿离去。

他说,1930年,12岁的他还是一个放牛娃,也是在那一年,他经一名地下党员介绍加入了共青团,成为特务连里的一名小戰士。1935年春,为了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实现两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战略目标,红四方面军开始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向西北挺进。当年4月,红军兵分五路进入北川县境内,他就走在部队里头。

那时天天行军打仗,从来没有一顿饱饭吃。一路走过的地方都很穷,那时的北川山高林密,交通闭塞,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当时,还有一支民谣流传:“穷人命该死,经常饿肚子,吃的‘冷腚子,住的圈棚子,穿的‘现勾子,脚包粽叶子,睡的树杆子,生在这年月,实难过日子。”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到北川的第一天早上,居然吃到了一小碗糯米饭,里面还加了一点儿白糖。他美美地吃了那一碗饭,连碗里的米粒儿和糖汁儿都舔了个精光。自吃了那一顿饭后,他就一整天没再吃过东西。

那时他们走的路,都是连牲畜也没走过的路,因为马路有敌人枪炮把守,他们只能走没人走过的烂路、险路,临水临崖,真是“一山来了一山迎,只堪入画不堪行”,还常常摸夜急行军,坠崖的连全尸都找不齐,牺牲了很多同志。老人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当年在北川时,老人还因身受重伤差点掉队,但他咬紧牙关跟着部队走,他说:“红军走到哪里,我就要跟到哪里。”说到做到,他一生如此。

“红军精神永存”

当年红军在北川时,有1500多名北川优秀儿女参军,绝大部分在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有名可查的1097人,好多牺牲后连名字都叫不出来,成了无名英雄。

漫漫长征路,英烈万万千。据不完全统计,长征路上牺牲的红军达10万人以上。一位将军在回忆录中曾写道:“在艰苦的革命战争中,有多少生死与共的战友,在我身边倒下,他们往往来不及说完一句话,来不及扔出一个手榴弹,就和我们永别了!”

那一天,听说老红军回来了,我们乡“红军小学”的全体师生和附近村民也都早早地等在校门口争相欢迎。握手、问候,像久别的亲人突然回到了家里。

在教室里,老人看到孩子们朝气蓬勃、健康活泼,他十分高兴。在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后,老人嘱咐孩子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多做贡献。

从新县城到总医院,看到一路上的发展变化,老人很感慨。他说:“北川是我和战友一起战斗过的地方,这一次重回故地,看到北川修了那么多的路,建了那么好的房,人兴业旺,一派繁荣,我心里感到十分欣慰。”他还说:“北川的抗震救灾和你们介绍的‘8·11抗洪抢险,都是在发扬红军精神!了不起!”

就要离开马槽了,我请老人给全乡党员干部题词勉励,他欣然应允,当即写下了“红军精神永存”六个大字。手捧题词,我如获至宝,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收藏,好好传承。

没过几天,县档案馆获悉这一情况,便迅速与我联系,说老红军题词不仅是马槽的精神财富,更是全县的红色珍档,乡上收藏条件有限,建议捐赠给县档案馆“永久珍藏”。我心里对它纵有千般的不舍,但明白的确没有比档案馆收藏更好的方案,便亲自将手稿送到县档案馆,并再三叮嘱工作人员,请一定收藏好。

抚今追昔,这张条幅不仅成了北川“活化”的红色历史证明,也时刻提醒着我们,什么叫听党话,跟党走。

猜你喜欢

条幅永存总医院
难忘“条幅墙”
风格永存
菲律宾总医院院长黎亚士比接种新冠疫苗
房世良
一种内容多变的广告条幅
“二货”拍照欢乐多
巧用旧条幅 玩出新花样
本钢集团公司总医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小魔鱼
“孕味”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