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专业全程产教融合体系初探

2021-07-11吕杰英黄芳

职业·下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

吕杰英 黄芳

摘 要:本文以杭州轻工技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过程为基础,探索通过职业见习、企业课程、生产性实训、学徒制培养等形式开展多方位产教融合,以生产性实训为中心,以职业见习、顶岗实习为首尾框架,以企业课程为内涵输入,以新型学徒制培养为底托,构建多管齐下、循序渐进的全程产教融合体系。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生产性实训    产教融合体系

一、研究背景

“产教融合”一词最早出现于施也频、陈斌在2007年发表的《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一文,该文以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校企深度合作方面的经验。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和技能型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主要的职业教育模式。有关对产教融合的内涵、实施模式、制度管理等方面的阐述,陈年友等人在2014年在《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中表述,“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产教融合模式研究,夏名首在《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研究》指出,电子商务专业实施产教融合的策略有三条:一是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发展计划;二是开发实践教学基地;三是实现课程、专业的全面融合。邓子云在《产教融合创新研究——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为例》一文中,阐述了学院与京东共建生产性实训中心的经验。苏艳玲等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中介绍了该校与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并围绕生产性实训设置岗位所需要的课程,校企共同完善工学交替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在国内的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各职业院校也有不少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的实践,为本研究提供了参考案例。

二、研究意义

(一) 产教融合能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然而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商人才的紧缺却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企业与院校开展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式育人,除了能满足企业的部分用工需求以外,还能为企业节省人才培训的成本和人员管理的精力,并且由于企业在实训期间能向学校输入企业文化,也有利于企业在毕业季招聘到更多的专业人才。因此,校企深度合作,实施产教融合,从短期来看有利于电商企业的经营,从长远来看则能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二)产教融合能促进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全程产教融合是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一个重要途径,能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真实岗位操作技能,能加快校内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速度,促进企业人员与专业教师的双向交流,为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宏观环境上来说,还是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个体需求上来说,本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以杭州轻工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与浙江某公司的合作为例,探索如何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全程产教融合体系。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与该公司启动合作,开展学生“双十一”阶段性实训。通过实训,学生进行了岗位实践,体验了真实的职场,教师也感受了电商企业的工作氛围,加深了对电商行业的认识。然而此次实训停留在校企浅层合作的范畴,在很多领域没有做到深层对接,要让校企合作对专业人才培养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还需要从多个维度对原有的实训进行升级,增加与企业的合作深度,创建多方位全程产教融合体系。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做更多工作:要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建立校外短期实训、校内长期实训的组合式实训教学模式,制定完备的实训方案;深入研究电商岗位需求,根据岗位需求开发企业课程;要根据实际需要修订教学计划,增加职业见习等实践形式,与顶岗实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结合,使产教融合贯穿于技工院校电商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制定短期生产性实训方案

学院与某公司达成协议,每年稳定开展校外短期生产性实训。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与该公司就阿里巴巴业务项目进行合作,包括菜鸟物流、天猫精灵、盒马鲜生等项目。由于电子商务产业的特点,在每年的多个节假日期间,业务单量会突飞猛进,公司在这些特殊时期往往需要大量的临时员工,才能处理好大批量的业务,阶段性实训是一种很好的校企合作方式,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又能让电商学生得到技能实操的机会。在电商大促期间,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入驻企业,企业给学生分配实训岗位,学生在真实的职业场所进行学习,由企业导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学习内容就是工作内容,学生就是员工,工作业绩就是学业成绩,实现教学和生产零距离。要开展好这种短期生产性实训,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合作,建立完善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还要根据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技能要求、素质要求等具体信息来制定完备的短期生产性实训方案,包括流程安排、学生手册、教师指导手册、总结表彰方案等具体内容。

二、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制定长期实训方案

在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目的是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内进行电商岗位的实训,该实训内容不分阶段,平时就能开展。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根据职场标准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提供实习任务和导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开展实训。通过确定实训内容、实训管理方法、划分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制定出校内实训方案。

三、深入研究岗位需求,校内教学中嵌入企业课程

为了让电商人才培养更加契合市场需求,校内教学内容要与岗位工作內容对接,企业工程师参与学校教学就是一种最有效的融合方式。通过校企沟通,开发出一门产教融合企业课程,使课程的实用性更佳、针对性更强,“学”和“工”紧密结合。

四、构建全程产教融合体系框架

生产性实训的开展、企业课程的开发,是产教融合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此基础上,还需充分考虑优化电商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修订教学计划,以生产性实训为中心,以职业见习、顶岗实习为首尾框架,以企业课程为内涵输入,以新型学徒制培养为底托,构建多管齐下、循序渐进的全程产教融合体系。

一年级:职业认知见习。新生到真实的职业岗位进行体验,感受电子商务客服、物流、运营、美工等不同岗位。

二年级:企业课程。校企共同开发产教融合课程,企业师资入校教学,校企师资双向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三、四年级:生产性实训。在电商旺季,学生入驻企业开展短期生产性实训,其他课余时间在校内开展长期生产性实训。

五年级:通过顶岗实习培养企业新型学徒。校企共同致力于企业新型学徒的培养,培养范围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生产安全、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内容。

五、目标效果

(一)学院和企业深度合作,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全程产教融合体系

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面向生产、经营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才能达成目标。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专门针对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五年制高级工开展培养,建立全程产教融合体系,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定位更加准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与企业“亲密接触”,毕业时能实现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 校内教学与岗位对接,企业师资入驻校园,建立“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将与企业共同开发一门符合学院与企业实际特点的产教融合类课程,增补到整体课程体系中,这将使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精准、实用;引入企业导师入校教学,通过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可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整体教学效果。

(三)学生深度体验职场,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做”中“学”

浙江海博公司很多业务来自杭州电子商务龙头商家阿里巴巴,学院的实训项目也是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学生参加实训需要入驻企业,在企业能深刻体会阿里职场氛围,接受阿里体系的严格管理,了解阿里的工作流程,在校就能接受职场的检验。实训过程即生产过程,学生也是企业员工,学习就是工作,工作业绩就是学习成绩,企业导师就是任课教师,校企高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本文是在部分实践的基础上,校企深度交流,设想构建了一个全程产教融合体系的模型,并已有序推进体系的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细节,从而使体系的实用性、有效性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施也频,陈斌. 产教融合特色办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1) .

[2]夏名首.电子商务专业产教融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0).

[3]邓子云.产教融合创新研究——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为例[J].创新创业,2018(34).

(作者单位:杭州轻工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浅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外包
电子商务实践能力的提升探析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基于AS仿真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研究
电子商务人的核心能力
期刊订阅电子商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