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2021-07-11胡学友
胡学友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年来,东丰县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基层治理优势,切实将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与城市基层治理同轴运转、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服务广大居民的新路径,构建“协同联动、共驻共建、精准服务、全域提升”的城市党建新格局。
一、突出提高站位、谋划全局,体系化推动党建责任贯通联动
构建横向责任传导机制。严格落实建立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和议党制度,健全“双包六促”包保体系,选派9名县级党员领导包保社区,结合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建设部门包保情况,由9个牵头驻区部门分别选派1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构建统筹融合、左右协同、横向互动的工作格局。
建立纵向制度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先后出台《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办法》《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配套制定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党建联盟建设、落实街道“五项权利”、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推进“书记一号工程”等系列文件,为推进城市党建筑基垒台、立梁架柱。
完善联动推进网络。聚焦提质增效,完善推进制度。建立“季度调度、半年评估、年度考核”推进机制,召开城市基层党建推进会、办公会11次,开展6轮覆盖社区、学校、医院、机关、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城市基层组织党建调研,强化“大抓党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将城市党建纳入年末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工作成效纳入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切实压紧各级各部门党建责任,着力构建了“书记领航、制度护航、部门启航”的工作网络。
二、聚焦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一体化推动全域党建融合开放
一项工程引领。全面推行“书记一号工程”,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走上前台抓党建、抓治理。创新“三查三清”举措,着力做到底数清、需求清、情况清,为项目立项提供有力支撑。
两个平台求活。用活用好党建联盟、四项清单等2个平台,推动各领域党组织由“条块分割、封闭运行”向“协调联动、相融共生”转变。广泛开展城市基层“党建联盟”建设,广泛开展结盟立约、同建共享、立项服务等行动,全面推行需求、资源、项目、责任“四项清单”制度,设立项目348个。
三项载体抓实。开展以传统文化、企业招聘、普法宣传等为载体的“四联四进”活动407次,参与党员群众14819人次,推进社区与驻区单位各项事务相互融合。全面推进“社区民生服务超市”做法,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落实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进社区“夜访民情”制度,县级领导与群众面对面谈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三、聚力明责赋权、减负扩能,系统化推动街道组织归位统合
扎实推进改革任务。改变传统由城关镇管理社区的不畅体制,新成立3个街道,不再安排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工作任务,确保街道职能落实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按照“4+X”模式设置街道工作机构,独立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选优配强街道专职副书记。高效推进“四平台一张网”建设,推动实现“一个核心管统领、一个窗口管服务、一个中心管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网络全覆盖”。
全面落实“五项权力”。出台细化实施方案,梳理权力运行流程图,全面赋予街道对县直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对街区内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对街道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参与权、对驻区单位创先争优和文明单位创建审核建议权,切实理顺条块关系、加强条块对接,增强街道统筹协调功能。
主动下放管理权限。结合街道改革中党群服务、便民服务、行政执法、综合治理等“四个平台”建设,将人社局等县直部门派驻到街道的10类站所划归街道属地管理,61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沉到街道,街道党组织联结辖区各领域党组织的“轴心”作用不断增强。
四、紧扣核心要素、集聚力量,职业化推动服务力量专业高效
建立“两类三级四岗”管理机制。“两类”,即以面向社会招录的“社工基本岗”为主,以原有社区工作者转入“社工辅助岗”为辅,两套薪酬保障体系,一套教育管理机制,并行存在、互为补充。“三级”,即设置社区“两委”正职、其他“两委”成员、普通社区工作者3个等级。“四岗”,即设置管理岗、党建岗、事务岗、网格岗4个岗位。
健全“双考双述双评”考评机制。研究制定《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全员社工、全科社工,健全以“考日常、考满意度,向群众述职、向社区党组织述职,接受群众评议、接受街道党工委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机制,结果与绩效薪酬直接挂钩。
落实“双培养一输送”培养机制。坚持每年对社区工作者全员轮训,依托长春社区干部培训学院、吉社家园早“八点半”课堂,组织参加培训270人,实现全员参与,督促街道社区开展常态化学习。通过教育培训,将51名优秀社区工作者培养成社工师,将2名优秀党员社工师培养成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将1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输送到街道领导岗位。
五、立足党建引领、增进福祉,差异化推动城市治理精准精细
实行差异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服务社区居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分类别、精细化、针对性提供服务,聚焦社会精英人士群体、个体工商户群体、青少年学生群体、老年人群体、低保户五保户等弱势群体5类群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的建设创新推动社区管理服务创新,大力推进“五类五点五网”建设,构建“三为三全”幸福社区建设新模式。
严格落实“五长制”包保。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推行“五长制”的说明》,县委主要领导率先担任“街长”,引导各级参与城市基层治理,共设置街长、路(巷)长、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五长”4601名,织密城市治理体系网。
全面落实红心物业。探索红色服务,对县域内18户物业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将全县物业企业党组织纳入全县非公企业党委台账管理,根据社区区划和企业情况划分至各社区非公企业联合、派驻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100%。结合全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改造完引进物业的小区,推行“红心物业”管理模式。(作者系中共东丰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艾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