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教研文化促进有效教研
2021-07-11苏芮
苏芮
新时期的教研转型强调从基于经验的教学研究转向基于实证的教育研究,它顺应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学校教研应领悟教研转型的精神,使教学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与教育科研融合,逐步迈向科学化。基于此,建构科学、适性的教研文化十分必要。
一、教研文化展现教研的价值取向
教研文化是基于学科内涵,凝结在实践之中,可被传承的教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创新素养等,是教研组织的思想统领,是开展教研活动所依据的基本意识形态。学校教研基于什么愿景、希望达到怎样的目的,往往以文化为载体传达给教师。
精神文化是教研的价值观。从经验向实证转型的教研精神文化,应该引导教师向质性研究、科学论证的教研方向发展。精神文化可以回答学校或区域教研团队基于什么样的精神开展教研的问题。如,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的教研组秉承“共生、共研、共进、共荣”的价值观,引导教师以团队协作与相互支持的方式进行教研,取得了丰硕成果。
行为文化是教研行动的具体表现,受制度的约束和导向。行为文化可以引导教师从关注知识传承转向关注全面育人,重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行为文化可以回答学校或区域教研团队运用哪些教研方式的问题。例如,福建省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以“打造校本教研文化品牌”为指引,践行阅读专著、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三大教研行为。
环境文化属于物质文化,是文化的外显,是精神的外在表现,也是形成制度的条件。它包括教研技术、设备、人员配置等,能彰显学校对教研的重视程度和实践决心。环境文化可以回答学校或区域教研团队在什么样的氛围下进行教研的问题,如有的学校追求严谨、严肃的氛围,有的学校享受轻松、愉悦的氛围等。
二、教研文化支持学校文化的落实
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下位概念。建构教研文化应该在学校文化下关联教学文化、教研制度。如果学校文化是悦纳,教学文化是适性,那么教研文化应该强调个性化;如果学校文化是融合,教学文化是通融,那么教研文化要突出学科融合、年级融合、科研融合以及技术融合等;如果学校文化是生态,教学文化是和谐,那么教研文化需追求可持续发展;如果学校文化是陶冶,教学文化是怡智,那么教研文化必然要体现修身养性。另外,在强调教研与科研融合的环境下,教研文化的建构还需要与科研精神相关联。
三、教研文化增强群体教研的有效性
教研群体是有效教研的实践者,教研文化所凝结的是教研群体的行为规范。教研文化需要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成为代表教师共性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维系教师群体的一种精神力量。然而,教师群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如果在打造教研组织时不考虑教师之间的差异,那么在专业培训、教学指导、教育科研时就难以保证其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基于此,教研文化的建构要考虑“人本”与“融合”,在形成教研组织和进行教研行为时,要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按照入职经验可以分为新生层、提高层、普通层和精英层。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学校对他们的期待也应不同。例如,新生层教师最需要技能培训,教研重点是引导他们把教育理论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层教师正向职业成熟期发展,一般的教研活动都有利于他们的专业成长;普通层教师参加教学工作的时间长,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展为精英层教师,多半心生职业倦怠;精英层教师需要更大的舞台,可能不关心学校的普通教研。若所有层次的教师一起参加针对提高层教师设计的培训和教研活动,那么新生层的教师听不懂,普通层的教师不想听,精英层的教师“吃不饱”,只有正好处于提高层的教师最适合。实际上,一个学校正好处于提高层的教师比例通常很小,这就大大降低了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学校在构建教研群体时,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特质,从科学分层、专项培训、合理整合以及评价检验等方面关注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根据科学的调研和访谈了解不同专业发展层次教师的实际需求,建构拥有不同教研子文化的小教研群体,形成核心教研组以及组内共同体。运用“小”活动、“小”机制,将统一、整齐的大教研群体转化为个性化、差异化的小教研群体,可以改变团队生态,进一步提升教研的有效性。例如,新生层教师教研群体的子文化应主打“尚学、勤练”,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教学技能,尽快适应教师岗位;提高层教师教研群体的子文化应主打“深研、求精”,引导他们沉心静气、加强研究,以研促教;普通层教师教研群体的子文化应主打“敬业、奋斗”,引导他们消解职业倦怠,保障教学质量,树立职业追求;精英层教师教研群体的子文化应主打“创新、变革”,引导他们走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前列,形成基于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教研成果。
四、教研文化促进评价技术的迭代升级
教研无论以什么形式、什么方法、什么氛围进行,教研对象无论以什么群体、什么层次分类,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随着教学方式从单纯的讲解向强调合作探究转变,学习方式从简单的师生问答向PBL项目式学习转变,如何观课才是科学的、如何判断教研是否有效、如何对复杂的课堂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等成为教学评价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反映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数据从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观察记录中得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观察、记录学生的过程性表现。然而,这么多学生,这么多数据,完全靠人工观察和记录是不现实的。形成性评价技术和策略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教研提出了改革要求。
教研转型下以数据研究为风格的教研文化融入了创新、融合的元素,走在教研改革和发展的前列,必然会促进学校形成人机协同的课堂评价机制。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势必要借助建模和智能计算系统,帮助教师记录学生个人或小组的认知状态、问題解决进度等,进而生成教学辅助信息,支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着眼于追踪学生知识能力的生发,科学地将技术融入课堂,重视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协作,能激发教师教学的创造力。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