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

2021-07-11黄华斌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意文言古人

黄华斌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新增了大量文言文。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受传统经典的熏陶。笔者以为,小学文言文教学应把握五大“要素”——学会朗读、激发兴趣、培养语感、积累常识、感悟价值,注重文言“文”教。

找准关联,一线串珠。《古人谈讀书》一文由两篇经典组成,第一篇选自《论语》,第二篇出自朱熹文集。研究教材后,笔者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不仅仅是内容上的“读书”主题,还在于文意深处的“血肉联系”。关联之一:第二篇比第一篇更接近今天的“白话文”,文字上障碍小,学生易读、易学、易懂。按照“先学后教”的逻辑,第二篇适合安排学生预学和自学。关联之二:单元“导语”选用的是苏轼的一首诗歌中的名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句诗中的两个成语典故“百读不厌”“熟读深思”,正是古人最讲究的读书方法,与《古人谈读书》中的两篇经典正好一脉相承,异曲同工。

基于这样的发现,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结构:①研读一句诗,发现古人“百读不厌”“熟读深思”的读书法。②自学第二篇,把握古人“心到、眼到、嘴到”的读书法。③精读第一篇,以“读书三到”和“熟读深思”的方法,体会孔子的“勤学好问,先学后思”的读书法。这样,看似“形散”的两篇课文,就被前后关联起来,浑然一体。

聚焦文本,落实语文要素。随文识字、疏通文意、掌握浅显的文言知识是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执教《古人谈读书》时,笔者重点打磨了两个细节。①识字理解。“你在朗读的时候,发现哪些字容易出错?”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通假字“知”、多音字“识”、生字“诲”和“岂”;引导学生认识“漫浪”和“浪漫”位置不同,味道迥异;揣摩关键词“尝”“谓”“急”“敏”等,学生发现文言词语的多义和古今差异现象;将“三‘到之中,‘心到最为重要”改成“三‘到之中,最难做到的是……”变换角度让学生理解文意。②诵读教学。笔者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诵读训练:一是男女生相互挑战,一组读大意,一组诵原文。二是师生合作,教师提示,学生诵原文。如“什么是大智慧,孔子说……”“没有生来就懂的人,只有勤勉求知才能懂的人,孔子说……”“空想不如读书,孔子说……”三是运用名句,表达观点。如“如果你有……的态度,你就不用担心学习成绩不会进步了”。

文言“文”教涉及“浅教”“富教”两个方面。所谓“浅”,就是不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不拔高标准,不损害学生对文言经典的阅读兴趣。所谓“富”,就是要以语文素养为核心和主线,让文言的内容和意义丰富起来。

(作者单位:松滋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文意文言古人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借你一双明亮眼,力拨迷雾见阳光——破解文言文文意理解常见设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