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为本

2021-07-11孙珊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鼓琴子期伯牙

孙珊

文言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笔者尝试用“三读法”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伯牙鼓琴》一课为例,做具体阐释。

一、自读跟读,初品文言语味

小学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好奇多于畏难,在翻开文言文时,往往会产生浓厚的朗读兴趣。《伯牙鼓琴》所讲述的故事,学生在五年级时曾接触过,对文章内容有大致了解。笔者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将学生自读作为读的第一步。

1.不加干涉,放手自读

《伯牙鼓琴》短小精炼,文章以锺子期的两次感叹为主,语味绵长,极具可读性。初读时,教师可以不提示,也不作具体要求,放手让学生自由读。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字音、断句方面的错误。在字音方面,学生容易把“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中的“少”(shǎo)误读为“shào”,把“汤汤乎若流水”中的 “汤”(shāng)误读为“tāng”;在断句方面,学生容易把“善哉乎/鼓琴”误读为“善哉/乎鼓琴”,还有“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句,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断句。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纠正。

2.给出词义,正音再读

自读中暴露出的问题,在自读结束后要进行纠正。但此时的纠正不是直接纠错,而是给出一些依据,让学生自己判断。以“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中的“少”字为例。学生初读时误读为“shào”,笔者并不急于直接出示正确读音,而是出示“少”字的各种读音及其解释,让学生自行判断。“少”有两种读音,一种读作“shǎo”,有三个含义:数量小(跟“多”相对);不够原来或应有的数目(缺少);暂时,稍微。另一种读音读作“shào”,有两个含义:年纪轻;姓氏。“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承接上文“伯牙鼓琴志在太山”,整句话表示的是时间转换,即“一会儿”。学生根据出示的读音及其释意明白了这句话中“少”的意思后,就能自主判断该字读为“shǎo”。

二、文白比读,理解文言语义

文言文教学绕不开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如何做到既不刻板地逐句翻译,又让学生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文白互联读

在对照阅读白话故事之后,笔者出示了相关词句的意思,让学生进行具体文言语句的选择。如,出示“锺子期因病去世后,伯牙扯断琴弦,将琴摔碎,从此以后再不弹琴了,因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后,请学生朗读文言文,读后从文中选择与之对应的文言语句。学生很快就找出“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一句也是文章的难点所在。“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出示现代文,引导学生进行文白比读,使学生基本明白了这一句的意思。接着,教師在白话文中画出“值得”一词,让学生在文言文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字词。学生通过反复比读,找出“值得”对应“足”。

2.结合注释读

学习文言文,教师要善于借助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志”“善哉”“少选”“汤汤乎若流水”等关键词句在课下都有注解。将注解代入文中读,是学生进行文言文自主阅读的关键步骤。

通过读课下注释,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翻译,增进理解。结合注解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理解“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时,学生通过课下注释知道“志”是心志、情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心中想到”,于是就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了泰山”。利用好课后注释,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会更轻松。

三、情境诵读,深化文言情感

情境化的诵读有助于学生深入文本,体会文章的情感。《伯牙鼓琴》的意蕴之美、情义之浓,需要在读中沉淀。

1.语言引导,营造情感氛围

教师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文章情感、能够调动学生情绪的教师语言可以为课堂增效。《伯牙鼓琴》情感起伏波动,沉郁动人。笔者在课堂语言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设计——采用诗化的过渡语、饱含情感的引导语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在学习子期对伯牙的两次称赞时,笔者用“伯牙拨动了琴弦,琴声悠然而起,他的心声也随着琴声一起流露出来。层峦叠嶂,山高入云,山顶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子期静静地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仿佛看见了……”引导学生想象伯牙的琴声,体会子期的感受,用“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伯牙于千万人中得遇子期,于伯牙而言,又该是怎样的一件幸事呀!”引导学生体会伯牙对子期的知音情深。

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学生结合感悟进行诵读。情感融入文字,体悟深入语言,学生的读不再是字句的认读,而是情感的体现和输出。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情境化的模式能促进小学生理解微妙的情感。在诵读环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文章内容的情境,是增强学生阅读感受的有效途径。

图片的直观展示可以让学生感受诵读时的情感。当学生诵读“巍巍乎若太山”时,教师用图片展现巍峨的泰山,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明白了“巍巍乎”的雄伟,在诵读时直接将这种气势代入;诵读“汤汤乎若流水”时,教师出示奔腾不息的江河,这种波澜壮阔也能被学生代入诵读之中。同时,教师以深沉哀郁的音乐作为背景,创设沉郁动人的氛围,学生在诵读时也就有了情感的推动力。

3.角色代入,沉淀情感

这一环节,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潜入文本,使学生成为情感表达的主体而非情感体悟的客体。如:学生诵读时,将自己代入为子期,想象琴声,感悟琴声;将自己代入为伯牙,体会深情,领悟知音;等等。角色代入式的朗读,让读与悟相交融,学在悟中读,在读中感受,对情感把握就更进一步了。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五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鼓琴子期伯牙
重逢
读,文言文教学的一张好牌
伯牙鼓琴
问世间,“琴”为何物
知 音
泉水滴答
高山流水
香 樟
临街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