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滋养心灵

2021-07-11刘辉平吴洁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孝亲菲尔丛书

刘辉平 吴洁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选取了大量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情感浓郁的阅读材料,学生能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与思想的升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触摸亲情,树立“孝亲敬长”观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引导学生树立“孝亲敬长”观,能培养学生向善、向美的心理品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非常注重这一点。如,九年级上册“人间温情”单元选编了司玉笙的《孝心》,文中的“他”心中有满满的孝心:“上学时候他就想,等以后有了条件,一定将二老接到身边,让老人家好好享享清福。父母养育之恩,当儿女的一生一世也报不完哪!”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他就想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但父母执意要在农村家里住。当他被补选为主抓科技的副县长,被“分配”了小车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家看看”,他回家后亲自为父亲拉车,想为父亲换一辆电动三轮车,却被父亲拒绝,最后,父亲要求他:“百姓是父母,你把百姓的事办好,就是对大和娘的最大孝敬。”如此,“孝亲敬长”就有了新的内涵: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把百姓当作父母来敬重。

通过这样的阅读,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儿子对父母的拳拳孝心,还受到了“对他人,对百姓”要有“大爱”的教育。

再如,《父爱的高度》一文叙述了儿子与父亲一起看露天电影、父亲关爱儿子的故事,表现了父亲深沉的爱。儿子长大后,看露天电影时触景生情:“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与父亲一起看露天电影的时光可能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我们渐行渐远,但父爱一直会陪伴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感受爱、享受爱的同时,也会懂得感恩爱、回报爱。

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很容易得到启迪:行孝重要,及时行孝更重要。从而让“孝心”根植于学生的灵魂深处。

二、感受“案例”,培养环保意识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选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文章,系列文章旨在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拥抱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与真谛,从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八年级下册“善待大自然”单元的《海狗菲尔丹》讲述了海狗菲尔丹的故事,海狗菲尔丹的重情重义令人感动,但在文章最后,人类通过菲尔丹的双眼看到俄国人对海狗王国的“一场大屠杀”:“那些俄国人前堵后截,疯狂得像一群野兽,顷刻间就有几十只海狗暴死棒下,菲尔丹清楚地看见那个撵走他的维茨刚跑出几步,就被一棒打倒,趴在滩上,一动不动……”“俄国人大概觉得棒子打得不够狠,便动用了枪支,一时间,岛上枪声大作,硝烟弥漫。菲尔丹怕危及自己,赶忙带着妻子、孩子向远海游去……”这场俄国人对海狗的大屠杀,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及对自然的掠夺,暴露了人类的贪婪、愚昧。

本单元的《村庄与古树》中有这样一段话:“华栎树被砍的时候,几百、几千只鸟在天空盘旋,哀鸣长达几个小时,后来,它们便不知去向。”这句话很值得回味与思考:一片原始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多么令人痛心疾首啊!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就不知不觉地对毁灭古树、破坏自然的行径产生憎恨之情,从而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感悟“故事”,培养道德素养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遵从“育人先育德”的理念,精编了一系列“立德修身”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立德养心。如,七年级上册“高风亮节”单元选编了《大医仁心》,文中讲述了90岁高龄的老人吴孟超的故事,他用赤子之爱和责任担当诠释了医者仁心的丰厚内涵:“按平均每天两台算,他得连续工作7000多天,换算一下,是得连续工作20年呀!”“他,吴孟超,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过中央军委授予的‘模范医学专家称号,为何还要让自己如此辛苦?为何不歇息歇息,享享晚年之乐?”他说:“只要我还能干,就坚持到最后,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在手术室里,倒在工作岗位上,那我会感到幸福……”这是何等境界,又是怎样的情怀啊!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内心一定会涌起感动,产生强烈的震撼,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悄然立起道德行为的标杆。

八年级下册整本书的主题就是“修身立德”,这本书由“智慧哲思”“实践求知”“心系苍生”“中国精神”等组成,启迪学生如何立德做人。“心系苍生”选编了《缺陷者的鲜花》,文章介绍了贝多芬:“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如此严重缺陷、几乎完全听不到任何普通声响的人,却陆续写下了那么多美妙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群众的耳朵!”贝多芬“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到的!”學生从文章中可以汲取身残志坚、不惧困难、顽强奋斗的智慧与力量。

四、体悟民族之痛,培养家国情怀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七年级下册以“爱国情怀”为编写主题,特意安排了“赤心报国”单元,本单元的《第一堂课》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当了亡国奴后,祁瑞宣内心非常痛苦,以致于上课时一言不发。“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字里行间充满了亡国之痛与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心灵就会受到洗礼,从而树立起爱国、报国的志向。本单元的第二课是《最后一课》,文章叙述了国立暨南大学被日本占领后师生上“最后一课”的情景。在这堂课上,老师很用心,学生很认真,“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眷恋”。在这堂课的最后一刻,“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着异常地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第一堂课》与《最后一课》都是对日本侵略者暴行的聚焦,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会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一起体验民族之痛,这样,学生的爱国、报国的豪情与斗志就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丛书选编的《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记录了抗战开始后,千百万东北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过起了流亡生活。作者在文章中发出了“东北流亡的同胞们,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大豆、高粱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土地上的年老的母亲,努力吧!为了失去的地面上的痛心的一切记忆,努力吧”的呐喊,此呐喊充满了作者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对故乡的怀念、对胜利的期盼。阅读这样的文章,学生心灵自然会与作者情感同振共鸣,爱国情感自然也会流露出来。

猜你喜欢

孝亲菲尔丛书
最终,菲尔兹奖二次花落女得主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康菲尔科技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在厦金胞张爱华孝亲牵起两岸情
赡养孤老不为钱孝亲奉献整八年
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