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烛照下的语文素养提升

2021-07-11李作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天门市课题小学生

李作芳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精神原创性、源泉性的东西,它是先民们探索自然、感悟生命的结果,也是先民们创造文化、奠基文明的有形载体。典章文物、经史子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下来的瑰宝,值得华夏子孙薪火相传。

据笔者了解,天门市一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次组织有品位的“经典诵读”和“诗词大会”活动,致力于打造“诵读之乡”“书香校园”的教育特色。后恰逢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教学研究室)立项的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研究开题,在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郭东娥老师的主持下,天门市有超过半数的学校、近5万名小学生参与了该课题的子课题——“经典诵读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在血液里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拥有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拥有的精神家园。

顾名思义,“经典诵读”肯定要求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但课题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读读背背、诵诵写写层面上,那只是对经典诗文的机械记忆和肤浅认知。探究其文化内核,挖掘其精神内涵,从经典中汲取育人价值,显然是课题研究的重点所在。经典给予我们的人生意义和教学价值是多个方面的,郭东娥老师选取“经典诵读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这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切入点小,现实意义大。“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经典与学生,古典与现代,让现代小学生走进古代经典,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便在互动中注入了新生的活力,学生在传承中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近几年,“语文素养”成了语文教学领域的热点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素养落到实处是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郭东娥老师的《以经典诵读促素养提升》,是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以语文课堂教学为阵地,寻求经典中的价值内涵与语文素养的同频共振点,探究其进行有效转化的途径和方法的一次有益的尝试。文章选取不同的角度,用翔实的案例,阐释在经典诵读中怎样落实文化传承、语言运用、思维提升、审美情趣等语文素养。郭东娥老师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程海霞老师则聚焦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临终之作《示儿》一诗来开发课程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章《让古诗文教学散发独有的活力》是一则教学例谈,行文中还原了部分教学场景,传达出了教学设计意图,铺陈了清晰的教学脉络,达成了课标对古诗文教学设置的提升学生朗读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标。在教学这首古诗时,程老师始终抓住情感主线加强诵读,运用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结合时代背景,通过想象,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使学生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時,程老师抓住诗句的语言特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最后,教师通过创设话题情境,让学生写出想对陆游说的话,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情感储备,让学生恣意地表达,升华主题。

两位老师,两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探求经典诵读与语文素养提升的最佳契合点,或许不足以说明什么,但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

值得欣慰的是,湖北省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导的“经典诵读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课题实验研究从未止步。相反,经典诵读在天门市已常态化、课程化,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在诵读中明显提升。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研规划课题“小学生经典诵读实验研究”结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JB205]

责任编辑  孙爱蓉

猜你喜欢

天门市课题小学生
探春
湖北天门市6667公顷(10万亩)“多宝萝卜”助农增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天门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对策研究
争创文明乡镇 建设魅力岳口——天门市岳口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掠影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