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经典诵读促素养提升

2021-07-11郭东娥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刘姥姥枫桥体悟

郭东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博大精深。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先贤的智慧,语言精粹且极富哲理,既发人深省又极富情趣。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丰富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一、积累经典名句,丰富写作素材

诵读经典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就是感性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有128篇,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教材资源,结合主题,以一篇带多篇,进行群读类学,以拓展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如:执教《枫桥夜泊》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传达的心境,教师可以结合陆游的《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高启的《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等诗句,以及陈小奇《涛声依旧》中的“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等歌词,从宋代到明代,再到清代,以至当代,让学生感受“愁眠”的钟声不绝于耳,感受“夜半钟声”的意境描写其实是想表达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并告诉学生今后想表达这种意境和心情时,可以引用这些诗句或运用这种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二、体悟语言表达,提升语用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本体目标。学生在作文中常犯的毛病是写人时特点不够鲜明、个性不够突出、语言不够丰富。改变这种状况,可从经典里取“经”。

学生品读《红楼梦》后,笔者引导:《红楼梦》里人物众多,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有名字的或没名字的,每个人都活灵活现,如宠溺儿孙的贾母、泼辣张扬的王熙凤、风流痴狂的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就连刘姥姥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也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为什么这些经典里塑造的人物都个性鲜明而又栩栩如生呢?学生通过研读文本发现:主要原因是作家让他们各自有自己的相貌,各自都穿自己的衣服、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动作。随后,笔者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了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红楼梦》中提到刘姥姥的次数并不多,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曹雪芹是如何刻画的?学生讨论后得出作者是通过对刘姥姥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让一个趋炎附势、为求财而不顾尊严的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老太太每次都出尽洋相,令人捧腹。

三、感悟语言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国学经典是一个巨大的宝藏,不仅蕴含着人文智慧,还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情趣。诵读经典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悟经典中语言的结构之美、描摹的画面之美、呈现的意境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执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很多教师从诗句“写了什么”的角度进行赏析,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用“黄、翠、白、青”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景色之美,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表现画面之美。这样教学没有错,但如果从“怎么写”这个角度来看这首诗,可能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如:将第一句诗中的“黄鹂”换成“麻雀”,体会意境有什么不同;体悟第二句诗营造了立体感,扩大了视角;体悟第三句诗推远了镜头,构筑了新格局;体悟第四句诗引入了人文因素,情趣陡增。教师引导学生以这样的视角去探究,学生会發现这首诗别样的美。另外,学生不难发现:“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天,“窗含西岭千秋雪”写的是地,“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人。天、地、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座,诗歌触摸到的是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天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刘姥姥枫桥体悟
枫桥夜泊
刘姥姥吃鸽子蛋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刘姥姥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枫桥警务模式
———记诸暨市公安局枫桥派出所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枫桥夜泊
刘姥姥的爱情故事
“政经分开”的“枫桥探索”
体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