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2021-07-11胡国华
胡国华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校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课程是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对劳动教育进行了课程体系化的探索。
一、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
一是保证劳动教育时间。劳动教育进入课程,必须有时间保证。新洲区教育局将劳动教育课时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课程中,保证劳动教育课时每周不少于1课时。同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每月设立劳动日,用于开展集体劳动实践。另外,要求寄宿学校将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在保证体育锻炼的同时,上好特色劳动课程。
二是创新劳动实践形式。教育局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严禁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劳动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要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教育局非常重视家庭劳动,号召并引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教育。
二、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建设
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师资是关键。有鉴于此,新洲区教育局加强了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
一是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不足是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教育局在现有条件下,在培训专职教师的基础上,要求各学校依据实际,聘请能工巧匠、劳动能手、家长志愿者担任兼职教师。
二是稳定教师队伍。对于校内师资,教育局要求各学校重视劳动教育教师的诉求,要求各校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劳动教育教师倾斜,保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校外兼职教师,既要保证他们的经济待遇,更要让他们在学校有归属感,在教学上有成就感,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加学校的其他活动,并对他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表彰。
三、构建劳动教育学校课程
无可否认,当前的劳动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构建有地域特色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让劳动教育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
一是编写《新洲区劳动教育实施纲要》。教育局组织专家和骨干教师团队,在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编写《新洲区劳动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以《纲要》为依据,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实现学校劳动日常化、学校劳动序列化、社会劳动多样化。
二是开发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教育局立足于区内大部分学校地处乡村的实际,开发具有适应乡村学生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以课程化的方式开发乡村种植课程,如蔬菜种植、花卉种植、水产养殖等;以课程化的方式开发劳动技艺课程,在技术制作中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剪纸、编织、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形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群。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育局根据劳动课程的需要,打造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群、社会体验式基地群和合作共建式基地群三大基地群,充分发挥不同基地群的育人功能:突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群的综合功能,强化学生劳动实践过程;突出社会体验式基地群的体验功能,培养学生劳动情感;突出合作共建式基地群的合作功能,提升学生劳动合作意识。通过劳动实践基地激活课程资源,新洲区各校既让劳动教育课程扎根于课堂,又延伸到校外。
除了显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之外,教育局还非常注重隐性劳动教育课程,要求各校营造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如劳动教育宣传栏,与劳动相关的道路名、亭台楼阁名等。隐性课程不仅丰富了劳动文化的内容,而且丰富了劳动文化的内涵;不仅充分发挥了隐性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而且增强了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是劳动教育课程有效、持续实施的保障。教育局制订了不同层面的评价标准,确保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的地位,确保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
一是建立区域劳动教育督导体系。教育局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将督导结果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将专项督导与综合督导相结合,促使学校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以创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推介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带动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二是建立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教育局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標将劳动教育成效的评价分解为四个维度:对基本劳动常识的知晓度、对劳动情感的认同度、对劳动意志和信念的内化度以及劳动行为的稳定度。各校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学生劳动评价制度,将劳动评价结果计入学生评价档案;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活动。
在具体实践中,教育局要求各校借助激励评价机制来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形成劳动素养,如建立劳动教育银行积分制度,动态考核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建立劳动教育星级评价制度,对学生劳动素养进行动态认定和奖励,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