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体育》记录下的百年光辉

2021-07-11

新体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运动队游泳同志

红一军团五一运动大会超越障碍比赛

回忆苏区体育生活

林恺

苏区的人们,环境虽然艰苦,人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革命热情。当时苏区的物质条件如此艰难,在体育活动方面,根本谈不到正规的场地和设备。大家想些土办法,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到处开辟运动场,自制土器材,开展了多样体育活动。有篮球、排球、田径和体操等各种运动小组,夏天还有游泳,各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自由报名参加。篮球场就在附近的山沟里,虽说是山区,也总还能找块平整地,自己平一平,用竹子编两个圆绑在两根竹竿或木桩上,埋在合乎球场规定尺寸的两端,就成了球场了。织布厂工人用废料帮助“制造”了篮球,活动就搞起来了。

排球也是一样,织个简单的网子,往两根棍上一挂,同样土造的排球,打起来也非常尽兴。踢足球不用足球鞋,穿草鞋或光脚也一样能踢。跳远容易搞,找块地,平一平、挖一挖就行了。

同志们还喜欢练习过独木桥,利用自然条件就可以进行。南方山地的小河流、山沟特别多,外出工作一天不知要过多少个小桥,雨水又多,走路过桥一不小心就会滑下沟去,因此学习过独木桥的本领十分需要,对一些北方人来说更是如此。当时我们听说军事体育中也有这个项目,练起来劲头更足了。后来在长征途中,通过的独木小桥和小铁索桥很多,由于大家学会了过这种小桥,减少了很多困难。

工厂里多是年轻工人,每天天一亮,就都起来做操、跑步,大家都参加了民兵,按照民兵组织进行活动。晚饭以后,工人们以及一般干部都有个把小时的休息时间,出了饭棚,三三两两地就走向了运动场。在苏区这样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人们为了更好地进行劳动生产和准备直接参加战斗,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锻炼身体,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烽火年间的体育活动

李志宽 张凤儒

1940年前后,八路军总部直属的各个部队驻在山西武乡县的砖壁、王家峪附近。当时,八路军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能坚持体育活动,是与党的重视、提倡和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八路军一来到这些山村里时,什么体育设备都没有,但是在上级领导和号召下,从首长到战士一齐动手克服困难,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就陆续出现了。当时总部供给部部长杨立三同志就常对大家讲:只要勤动手,无中能生有。他还曾领着大家到处找材料想办法,制作运动器材。

篮球、排球和足球,只靠从延安带来的几个破球,当然是不够用的,买又买不到,曾经费了很大力气通过封锁线从敌区弄来一个新篮球,但非到过节或举办较大的运动会时,才肯拿出来用。大家只好自力更生,各显神通。有的用几层破布片把旧球胆包起来做成“布球”,更多的人则是用羊皮包一团羊毛或旧棉絮来顶球用。赛球时,没有运动服,就指定一方戴帽子,一方光头;碰上比较隆重的比赛,就让双方队员分别挎红白布条子作标志,虽然设备是这样简陋,但大家锻炼起来一样热火朝天,兴趣盎然。

回忆当时八路军的体育活动和领导对体育的重视,人们总会想起在反扫荡中壮烈牺牲的左权将军。左权将军当时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在武乡县砖壁村的一所小庙院里住过两年多时间。他对部队的文体活动是很关心的。繁忙的工作中,常常要抽出点时间来谈一下各直属机关和连队的体育工作。在提到体育活动时,他总要问当前开展着哪些项目,战士们不花钱自制哪几种“土器材”。然后以强调的口气说,“好,好好锻炼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为党为人民多作点贡献。”偶尔遇到一些年纪较大的马夫、炊事员不爱活动时,他还给讲革命领袖重视和参加体育运动的故事,劝导他们参加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

左权将军不只倡导和关心部队体育活动,而且经常以身作则参加体育锻炼。他工作刻苦和爱好学习,在总部是尽人皆知的,很多业余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但是他也常适当安排一些时间和战士们一块儿活动一下。他会打网球和排球,特别喜爱踢足球,跑得快,传得准,带球时两三个人上去也常抢不到,不过他很少老是一个人带球。他常向别人说,做什么事都要集体力量,踢球也是一样。他常穿着一身几乎褪成白色的灰粗布军装,两个膝盖上补着两块补丁,脚上穿一双太行式的爬山鞋,素不相识的人到了运动场里,根本看不出他是首长还是战士。后来前方战事紧张,工作十分繁忙时,他每天也要抓点零碎时间,和通讯班、警卫连的战士们一块儿作作体操和原地跑步,用力伸伸胳膊踢踢腿,弯弯腰屈屈背,活动活动身体,也常和战士们练习从延安学来的“八段锦”。

烽火年间开展体育活动的这些情景,依然流传在我们太行山区老根据地人民中间,难以忘怀。

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同志们在闲暇打排球

回忆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文体活动

管平

十八集團军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是在1939年“五·四”大轰炸之后,由城里机房街搬到城外化龙桥红岩新村的。

虽然环境很艰苦,工作异常紧张,但我们的文体活动却十分活跃。恩来同志和董老经常指示大家,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保证工作,并责成党支部负责。

在球场上,大家打得很起劲,可也有个伤脑筋的事,那就是最怕球出界。因为球场小,又是在山坡上。球一出界就滚下山了。只好暂停去拣球,有时跑到半山腰把球抛上来,还得叫着问:“球来了没有?”因为树多有时看不见球,就得漫山去找。后来有几个同志想出个好办法,并且自告奋勇地跑到半山下去站岗,等着拣球。这一来打球的同志就痛快多了,球赛进度才快了一些。每次球赛多半是在晚饭前后,正是厨房工作十分忙碌的时间。但炊事员同志们对看球赛的兴趣却很高,一听到外面热闹的赛球,就抽空跑出来看上几眼,球赛中间还给准备些凉开水或绿豆汤,大声招呼大家:“快来喝点‘特别的汽水吧!”

1942年冬,在红岩还举行了一次运动大会。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跳高、跳远、单杠、双杠、石锁、石杠、爬山、竞走等。场地不够,就利用后面山坡上农民的一块收割后空着的麦田,我们把它平整好了。这次运动会可称是“全”运会了,办事处所有的同志几乎都参加了,就连星期日也没空的炊事员同志们都轮班插空子来参加比赛。那次运动会整整开了一天多。很多同志既是运动员,又是啦啦队,既是裁判员,也是评奖人。像董老、邓颖超同志,也都参加作评判员,最后还由董老给发奖。

篮球“战斗队”

黄烈

抗战开始,贺龙师长就常对司、政机关的同志们说:“体育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后应好好搞一搞。”一九三八年初,师直属队的机关干部,组织了一个业余篮球队,得到贺师长的支持。

当时的晋西北,敌人封镇,交通不便,体育器材根本买不到。再加上战斗频繁、时间少,打球就成了新鲜事。“战斗队”每次打球,干部、战士、群众,都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球场看热闹。那时候,有些队员是刚参军不久的青年学生,喜欢在球场上出个风头,玩个花枪,表现表现自己。这个毛病,在球队第一次打球时,就被贺、关首长看出来了。打完球之后,贺师长当场把大家召集起来,说:“我们打球,绝不是为了自己痛快痛快。我们是为了锻炼身体,使自己能适应各种各样的艰苦环境,也是为了培养团结协作、勇敢顽强、不怕艰苦、严守纪律和机智灵活的战斗作风,是为战斗的胜利服务的。我们要提倡朴实的作风,那种想借打球的机会显露显露自己,让观众叫两声好,拍几下巴掌,和流里流气的作风,是资产阶级的一套,要不得。”

一九四二年九月,延安举行了空前盛大的“九一”运动大会。大会闭幕之后,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接见了我们。贺师长简单地向主席作了介绍,主席亲切地向我们说:“我每天看报,总要看看体育消息。你们的比赛,我差不多都在报纸上看到了。你们打得很好。你们在贺师长领导下,一面打仗,一面开展体育运动,很好。我们军队是很需要体育的。”

忆延河上的游泳活动

吴江平

延河以它美丽的景色和一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吸引着延安的游泳爱好者们。每到夏季,持别是逢到星期日,总有很多人来这里进行游泳和跳水锻炼,甚至住处离延河有一二十里的,也不辞辛苦地徒步而来。游泳的人在水里游累了,就爬到西岸的沙滩上,坐着或躺着晒太阳、休息;有的吃着自己劳动生产出来的西红柿,有的哼着抗日和生产劳动的歌曲,在这里度过他们紧张战斗间隙中的愉快的假日。

当时延安的人们热爱游泳活动,和党的重视、提倡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朱德总司令就曾明确指示过,普及体育运动,改进军民体力,以坚强结实的身体,担负抗战建国的艰巨任务。并指示要适时适地地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如体操、游泳等,务求使之普及在军民中间,造成风气,养成习惯,经常进行。为了帮助很快学会游泳和保证安全,各单位都由俱乐部负费组织活动,并公推出游泳好手担任技术指导和进行安全保护工作。

延安几位技术出色的名手,如延安大学体育系的游泳教员李导,“鲁艺”的崔嵬,延安青年艺术剧院的周莱和“侨联”的章露等同志,就都是延河上的义务教练。我在“鲁艺”学习时,戏剧系教师崔嵬同志,就常常在业余时间领着我们成群的男女同学,到延河里去游泳,他除对同学们进行安全教育外,还想了不少办法在技术上给以指导,我记得他在教同学们游仰泳时,常常说这么一句话:“梗挺脖,梗挺脖,露肚子不露脖。”根据我的体会,这确实是易于学会仰泳的一句点出动作要领的话,因为露肚子就要放松腹部肌肉,易于漂浮不沉。不少单位的领导同志还带头参加活动,大家所熟知的徐特立同志,就常来游泳。“鲁艺”的沙可夫、徐一新等领导同志,也常在工作之余和同学们一起到延河里来锻炼身体。

本文原始版面

紅旗运动队

王杰 传惠

这支“红旗”运动队1960年4月初建立。那还是铁道部的部长、局长集中学习的时候。有一天,部长、局长们刚做完广播操,刘建章副部长从人群中走出来,倡议说:“同志们,我们不仅要做广播操,还要打球;我们应该经常上运动场,少上医院,这样,我们的精力会更充沛,更好地工作和学习。”话声刚落,办公厅副主任陈冲同志首先响应了这个号召,他说:“我拥护这个倡议!”并且用手指着周围的人:“咱们都在这里,现在就报名,我负责组织工作!”不到一会功夫,同志们都纷纷报了名,他们中间,年纪最大的是56岁的刘建章副部长,年纪最小的是41岁的韩统武秘书长,打这天起,红旗运动队就正式建立了。

建队的第二天,队员们就开始了活动。那天,太阳刚露头,文教局长孟华同志就穿着背心、短裤到操场上来。他是来得最早的一个队员,接着,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铁路工会主席王志杰同志都陆续来了,他们有的做广播操、有的练球、有的打太极拳,根据他们自己的体力和喜好开始了锻炼。“红旗运动队”这个名字起得很好,提起这个名字,还有它的原由哩!红旗运动队队员都是四十岁以上的部长、局长级干部,他们都是老干部,都是共产党员,他们要高举红旗更好地为党工作,因此积极练好身体,就给这个运动队命名叫“红旗”运动队。

这个队所以叫“红旗运动队”,不叫红旗篮球队或者红旗排球队,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爱好,不同情况,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因此,这个队里有坚持经常做操的,打球的,也有天天跑步的;还有打太极拳的,打篮球的,也有打排球的,还有打网球的。有一人参加一项的,还有一人参加两项或几项的。铁道部滕代远部长天天打太极拳,吕正操副部长经常打网球,刘建章副部长出差在外也坚持经常锻炼,基建总局副局长布克同志天天跑步,办公厅副主任陈冲同志常年洗冷水浴,文教局长孟华同志早上锻炼,晚上写日记,已坚持十年之久,他说:运动可使生活规律化,到时候就起床,起来就锻炼,不锻炼,周身不舒服,不写日记,好像事还没办完。

习主席在观看山里娃与德国少年进行足球比赛。

习主席看好志丹足球队

汪大昭

2014年3月29日,正在德国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正在德国集训的志丹县少年足球队相会于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的足球场。习近平观看了孩子们进行的中德友谊比赛,关切地与他们交谈。这是对外友协民间外交公益项目“彩虹桥工程”中的一项活动,由德国大众汽车集团赞助,帮扶中国贫困革命老区的体育和职业教育,陕西省志丹县少年足球队有幸成行,来到狼堡中德少年足球训练营。

队伍出发前,已经得知可能会有国家领导人去观看训练。有人算了算,那正是习近平主席访问德国的日子。3月28日晚,球队接到通知,明天习主席要来看比赛。因为担心太紧张,没敢告诉孩子们。第二天与沃尔夫斯堡同年龄组球队的比赛要打三节,每节10分钟。第一节,志丹队虽然身高比对手矮了不少,但踢得很积极,几次反击都造成了威胁,只是没能破门,踢成0比0。

习近平主席看得很认真,夫人彭丽媛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间歇的时候,习近平来到小球员们中间,询问他们的训练和生活情况。孩子们兴奋地讲述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来德训练的收获。习近平说:“我希望你们通过这次来德国培训,在中国青少年足球方面发挥带动作用,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投身中国足球事业。我看好你们,看好你们这一代。我希望将来你们能够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

猜你喜欢

运动队游泳同志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FOR YOU, O DEMOCRACY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向雷锋同志学习
过招
运动队管理中人际内耗问题与对策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一句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