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1-07-11杨战国

消防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

杨战国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正案在2019年正式落地,其明确了消防执法改革的相关内容以及措施,是对新形势下消防行政执法工作的创新,是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感以及满意度的重要方式。通过消防行政执法可以有效避免消防安全问题,保障社会稳定。但是就目前的消防行政执法环节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影响了消防行政执法的质量。本文就消防行政执法进行概述,分析消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消防行政执法的策略。

关键词:消防行政执法;问题;策略

经济在不断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此时各种高楼大厦也拔地而起,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却增加了火灾隐患。为了保证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开展消防行政执法工作,该项工作属于消防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消防机构对相关人员实施检查的一种方式,是促进消防法制建立提升的重要措施。通过对目前消防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进行探究,不断优化当下消防行政执法的质量。

一、消防行政执法的概述

消防行政执法是基于法律对消防领域的实施主体进行监督,或者是消防行政部门在进行执法时的一种过程,这是一种规范性执法的行为。规范性具体体现在法律范围之内,根据法律的相关标准执行相应的管理以及程序,同时是为了达到一种较为公平的执法目标的行为。消防行政执法具有自由裁量权,该权利体现在其可以在某个范围内自由使用权利,如在进行行政处罚中,对于处罚的力度和形式可以自由选择。从消防行政执法的概述可以看出,它具有一定的法律性质的。但是在法律性质之下,又有过多的自由权,这种自由權就使得行政执法环节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影响了消防行政执法的质量[1]。

二、消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规范的消防行政行为

消防行政执法是对消防工作的一种保障,但是具体人员在进行消防行政执法环节,走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并未依据改革的相关内容严格执行。有些监督员自身对于消防相关的法律法规就不明确,在执法的过程中缺乏规定性,比如未规范填写文书,没有充分地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取证,在不了解技术适用范围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监督执法环节的松懈。在具体执法的过程中还停留在原有的重数据轻效能,重惩罚轻教育领域。除此之外目前各个地区的执法体量在不断增加,人均监管的数量较大,但是监督执法人员的数量却较少。甚至在该岗位中存在频繁调岗、换岗的情况,也影响了整体消防行政执法工作的质量。

(二)未有效落实消防执法的责任制

在消防机构内部未准确的划分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范围、权限,导致消防执法者在工作环节出现侥幸心理。比如有些消防安全重点管理单位目前还没有落实三级管理,这也使得监督环节效率堪忧。而随着消防安全管理的改革,重点单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对其漏管,必然会使得各种问题频出。很多重大的隐患难以被监管、被排查。除此之外,对于重大隐患的排查以及监管力度也不够,并没有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对相关单位进行检查。通常对一些消防的违法行为,需要进行行政处罚,比如向当地人民政府反应,责令其停产,但是具体在执行环节往往并未执行,甚至出现了违规收费、越权行政等一些不良现象[2]。

(三)消防执法改革的进度和上层配套法规政策不相适应

就目前而言,消防行政执法环节除了应用新修订的消防法修正案之外,其余还是使用改制之前公安部门所出台的法规。比如在公众场所开业,相关消防执法内容规定需要向其进行消防的安全检查,并对其进行承诺管理,但并未规定如何承诺,这也导致基层在实施的环节随意性较大。其次根据相关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承担救援机构的审核以及验收工作,这也就使得一些新的工程项目,消防部门无法了解,更不能够进行监管。除此之外在执法环节,派出所、消防机构以及监督管理部门权责划分不明,甚至存在权力交叉的情况,这也造成了整个责任的追究变得更加困难。

三、优化消防行政执法的策略

(一)规范、细化消防法中的相关条例,为消防执法提供依据

消防法修正案的深入以及集体转制的实施,必然会使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需要重新修订,避免出现执法过程中的空白现象。首先要以消防执法改革意见作为主体,对现有的消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保证整个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公平性和高效性,继而推动整个消防执法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其次对现有的消防联勤机制进行完善,对基层监督执法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进行缓解。比如在当下社会高楼建筑较多,企业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火灾的覆盖层面却较少,这也必然会影响居民的安全。因此,必须实现消防执法的全面覆盖,不断地提升业主的防火意识和能力。另外基于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权责不明的情况,则需要建立沟通机制,将各自双方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在验收相关工程时,必须将验收的相关内容同步到消防部门,保证消防部门能够对新的单位及时监管,避免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对于重点单位的管理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需要管理的范围和标准,要在实际现状下深化标准。如根据单位面积、类型等设置管理的方法,像面积较小、隐患也少的单位,则可以建设微型站,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单位人员的消防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只有明确好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才能够保证消防行政执法人员能够认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个消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质量。首先需要对现有的消防组织结构进行优化,为建立责任体系提供保障。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中,融入消防工作的相关绩效考核,将消防行政执法工作当成一种政府的基础工程,提升其重要度。通过制定评价体系,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主体中,保证责任主体能够不缺位。其次发挥出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建立安全问责制,从传统相关部门的“要我干”转变为“我必须干”,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责任主体模式。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单位的配合度,也可以融入消防安全绩效,将消防安全绩效作为企业信用的一种评估内容,促进企业提升自我的责任感。像一些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鼓励其买火灾事故保险。最后还要加强消防文化教育,将知识的培训转变为企业文化、社会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地提升社会各个行业对消防安全的认知[3]。

(三)加强培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以及道德意识

行政执法人员是在整个消防行政执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个主体,其是保证消防行政执法监督效率的载体,也是提升整个行政执法规范性的保障。因此必须通过培训,提升执法人员工作的规范性以及道德素质。首先需要加强信念教育,引导消防执法人员坚定信念,提升职业操守。可以通过讲座、案例法等方式,培养消防执法者的法治思维,提升执法者的基本素质,保证执法的规范性。其次营造良好的升职以及学习渠道,通过大规模的培训以及比赛,训练出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消防监督员,可以通过实体培训班进行轮岗训练。最后建立资格考试制度,保证每一个工作者都具备法律的意识,了解消防执法的规定。如在招聘环节,提高要求,必然需要参与资格考试,且考试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已经在岗的人员,也需要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不断地优化消防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提升整个行政执法的规范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下社会人员流动的频率在增加。尤其是城市内部涌入了大量的工作者,各种新型的建筑物也开始出现。人员密集、建筑物功能较为复杂,也使得火灾发生的概率增加。作为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必须优化行政执法工作,提升行政执法的规范性,保证人民日常生活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洋.浅谈新形势下消防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20(6):120.

[2]王兆堃.当前我国消防行政执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0):192.

[3]钟小璇.浅谈深化消防执法改革背景下消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化工,2020(6)127.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