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紫砂陶刻的美学维度
——以紫砂陶刻作品“正气千秋瓶”为例

2021-07-10殷悦呈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紫砂陶陶刻千秋

殷悦呈

维度基本可以分为三层,事物的存在本身是一个点,两个事物的存在就会形成第一维度,这时的维度只是两个点之间的宽度,第二维度是增加了一个或多个平行的点,连接成了平面形状,这时的维度就有了高度,第三维度是平面体形成了立方体,这时的维度就有了深度。从第一维度到第三维度,是事物从宽度、高度到深度成长、发展的过程,是美学从客体本身、主客体共存到主客体与受众产生共情的过程。本文以紫砂陶刻作品“正气千秋瓶”为例,从上述三个维度,剖析此作品构成的美学维度,进而探讨紫砂陶刻的创作方式及艺术性与价值。

一、陶刻内容是陶刻美学的第一维度

书、画,是我们常见的陶刻内容,也是紫砂陶刻这门艺术起源并得以长久发展的主因素。陶刻内容一般通过两种形式呈现,其一是陶刻者自身的美术能力足以在没有任何底稿的情况下进行空刻;其二是书画名家在紫砂载体上写书作画,由从事紫砂陶刻的师傅以刀代笔临刻。即使是后者的临摹,也需要陶刻师傅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才能理解并呈现题笔者作品的神韵。紫砂陶刻的形成,离不开初期文人墨客的推动,其发展离不开后期书画名家的参与,“字随壶传,壶随字贵”是在长期的美学实践过程中被市场证实的潜在规则。作品“正气千秋瓶”以四方兽耳瓶为载体,前有书法,后有绘画。书法涵盖了篆书“金石养寿,书画陶情”,草书“岁在丁酉之秋悦呈书并鎸于古阳羡之丁蜀成校”, 大篆均匀齐整、瘦劲挺拔;小草纵任奔逸,气脉流畅。大篆表达了生活态度,小草交代了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后面绘画“钟馗捉鬼”,并草书“岁在丁酉之秋(悦呈书画)陶刻于古阳羡之蜀山”。 “钟馗捉鬼”是我国有名的民俗故事,起源于唐玄宗邀吴道子画钟馗捉鬼,并广告天下,此后每逢岁末,家家户户张贴此画以驱鬼避邪。此瓶上的“钟馗捉鬼”,写意气旺神畅、厚实灵动。这样的书、画自身就是艺术,以砂为纸,在紫砂载体上写诗作画,这个行为本身有了关联,产生了一定的宽度,具备了美学的第一维度。

二、陶刻技法是陶刻美学的第二维度

紫砂陶刻虽渊源于金石篆刻,均以表现书法“笔味”为原则,却因载体质地的大不同,在刀具、刀法上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换言之,金石篆刻家未必能直接上手紫砂胚体,而紫砂陶刻者未必能刻好金石篆刻,紫砂陶刻技法已经是一门成熟完整独立的手工艺。紫砂陶刻的刀法一般有两种,即单刀侧入法和双刀正入法。作品“正气千秋瓶”上的篆书以双刀正入法刻制,规整有力;草书以单刀侧入法刻制,在书法的运笔转折处自然流畅;绘画则以单、双刀交替使用,提升了画作的立体感,游刃有余。此作中,无论是单刀还是双刀,都遵循着书画自身的“笔味”,呈现了陶刻技法的韵味。以刀代笔,将画作刻出来,这是艺术的叠加,产生了一定的深度,具备了美学的第二维度。

三、布局章法是陶刻美学的第三维度

当代紫砂陶刻泰斗徐秀棠先生谈论紫砂陶刻的时候说:“我在饰壶时要随壶撰写切茗、切壶、切情的铭文和寻求逸趣横生的款识以外,还得考虑入壶、入铭、入格的画面铺排。”这就是强调紫砂陶刻布局章法的重要性。布局章法涵盖了陶刻内容与载体的匹配、内容间的关系、画面的安排等等,是创作者的美学素养的直接体现。作品“正气千秋瓶”以大四方兽耳瓶为载体,为“正气”奠定了刚毅的氛围基调,如选用秀润的圆器,显然是不匹配的。内容上以大篆为主,小草为辅,绘画为主,草书为辅,主次分明、远近得当,浩瀚之气跃然瓶上。

总结,通过对作品“正气千秋瓶”的维度剖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独立的艺术作品,紫砂陶刻的存在形式是极为特殊的,其创作涉及了紫砂文化、金石篆刻、书法、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领域,它们虽分属于不同的艺术体系却在紫砂载体的方寸之间环环相扣,以紫砂陶刻之力和谐共生,构成了独属于紫砂陶刻的美学维度。这种美学维度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这也是紫砂陶刻的艺术性与艺术价值所在。

猜你喜欢

紫砂陶陶刻千秋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从《陶刻人物对瓶》看紫砂陶刻的工艺特征与人文精神
论陶刻作品“逍遥游”的艺术审美以及人文内涵
浅析国画与陶刻之间的关系
——以“梅兰竹菊四君子陶板”为例
盘山行旅,山店风簾
——浅谈陶刻作品“山店风簾图”的陶刻艺术以及寓意内涵
卷韵千秋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论紫砂陶刻的连续性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最难办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