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熟悉的一条街
2021-07-09邓怡萱
邓怡萱
那是一条短短的街,却承载着我很长很长的童年。
街口的枣树依然在原地,孩子依然轮流爬上树摘枣,一大篮子,每家每户都有份。
那口老井被封了,不然枣儿搭井水才是最配的。到了夏天,用盆把枣儿放到水里去冷却,拿起来欢喜地吃。清清凉凉的,甜甜香香的。
围墙上尽是不懂事孩子的涂鸦,随意任性,却显稚拙可爱,有时看着竟恍然有看漫画的那般欢愉。中间那一张白花花的通告,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因担心人们不慎掉入深不见底的老井,现已将老井封口。”
再往前走点,听见人们都在讨论拆迁。
“哎,你看看咱这大房子要是拆了,政府得补偿一个多大的新房啊?”
“可不嘛,不下200平哟,真是的,去年就不该装修,说不定过几天就拆迁住新房了。”
“对了,井封了晓得不?”
“哎哟,封了好哇,真怕哪天我那爱喝酒的大儿子半夜掉进去哦。”
“您老人家思想真开放啊,说起来我还挺怀念那口井哦!”
“哈哈。”爽朗的笑声,飞上老枣树的树梢。
还真是“物是人非”,他们聊的好像不是老街,而是一件无关自己的大事,我不懂,只觉伤感。
镜头回到很多很多年前。那年,我5岁。
妈妈牵着我的手,我一個劲儿地跟每户人打招呼。那时的天很蓝,地上有些松动的青石板踩得“哐哐”响,树上的金黄落叶,在余晖中又黄了几分,飘飘摇摇地从树上飞下。我不亦乐乎地打着招呼,因为问个好就能拿到一大堆米团子或糖果零食。我在一旁吃着,那些爷爷奶奶和我妈一阵唠嗑,全是妈妈儿时的趣事。
那时的夕阳很漂亮,仿佛伸出手就可以抓住。老井也好看,周围排满了一边打水一边唠家常的妇女。枣树下抢梯子的孩子们争论不休,殊不知已经有人爬上树了……
是街变了吗?
也许是。封了的老井,走远的小贩,散落各处的邻里,掉落的屋顶……像是遗落在时光里的老散文。
又也许不是。它一直在那里,只是模样有着些许改变。
老街的人们呢,他们渴望新的生活,仰望一座城的高度,而渐渐忘记了老街曾经的深度。
我最熟悉的那条老街,好像少了什么,丢了什么,并且是我找不回来的。
【作者系福建厦门市思明区滨东小学六·2班学生,指导老师: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