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艺术
2021-07-09
民以食为天,吃的第一个层次是要饱腹,而吃出艺术,就是另一种境界了。看看下面美文中的吃食,你会发现饮食中原来蕴藏着这样的文化。
【选文一】
吃喝小引(节选)
◎陆文夫
朱自冶起得很早,睡懒觉倒是与他无缘,因为他的肠胃到时便会蠕动,准确得和闹钟差不多。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这句话需要作一点讲解,否则的话只有苏州人,或者是只有苏州的中老年人才懂,其余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诱惑力。
那时候,苏州有一家出名的面店叫作朱鸿兴,如今还开设在怡园的对面。至于朱鸿兴都有哪许多花式面点,如何美味等等我都不交代了,食谱里都有,算不了稀奇,只想把其中的吃法交代几笔。吃还有什么吃法吗?有的。同样的一碗面,各自都有不同的吃法,美食家对此是颇有研究的。比如说你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喂!(那时不叫同志)来一碗XX面。”跑堂的稍许一顿,跟着便大声叫喊:“来哉,XX面一碗。”那跑堂的为什么要稍许一顿呢,他是在等待你吩咐做法的——硬面,烂面,寬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夹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大片:“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过桥,硬点!”
一碗面的吃法已经叫人眼花缭乱了,朱自冶却认为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要吃“头汤面”。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朱自冶如果吃下一碗有面汤气的面,他会整天精神不振,总觉得有点什么事儿不如意。所以他不能像奥勃洛摩夫那样躺着不起来,必须擦黑起身,匆匆盥洗,赶上朱鸿兴的头汤面。吃的艺术和其他艺术相同,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时空关系。
心语点点
文章中弥漫着浓浓的苏州生活气息,作者对朱自冶吃面的描写,意在点出苏州人对吃的讲究,对美食的热爱。
【选文二】
京城小吃第一怪
◎郑启五
由于时间正处于中午和晚上的两个高峰之间,小吃街部分店家打烊,但烧烤、面茶、糖葫芦、爆肚、臭豆腐等依旧红火,有一店家门口悬着“老胡同豆汁”的三角旗,店门有点暧昧地虚掩着,推门一问,无人搭理。再问,再问,终于在第三只“豆汁”的旗帜下,赢得了一声“请坐”!
尽管早就有了“不好吃”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端上桌面的这一大圆碗的“泔水”给镇住了:颜色灰绿,有点像刷墙的石灰水,浓稠的浆汁中斑斑点点的豆渣细沫若沉若浮,一股汗酸味扑鼻而来,可谓色香味俱全。另外配有一个小碟,置有一只手镯状的油炸面点,名曰“焦圈”,圈中又有萝卜丝些许。姑且把这配套的两小件当成是压惊的灵丹,于是我先嚼了几口,然后端起大碗就喝,汗酸味入口后成了酸菜味汤了,就是那种有点发馊的酸菜汤,也是可以忍受的馊腐味,喝着喝着,渐渐觉得还可以,于是就再接再厉,咕噜咕噜,终于喝得个一干二净!
梁实秋称:“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大口猛灌。三在咸菜的辣,辣得舌尖发麻。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是满头大汗。”如果他老人家没有误导的话,我喝的豆汁肯定是不烫的,“咕噜骨碌”离那“吸溜吸溜”的境界还功亏一篑,于是我萌生了下回再试的愿望。
据说豆汁,还是一种营养食品。它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含有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糖等多种营养成分;中医认为它有祛暑止渴、清热解毒、消食开胃等功效。这诸多赞美到底有多少不实的成分,还有待探究,但“消食开胃”确实是有的。当天我晚上参加会议的盛宴时胃口特别好,出筷迅猛,如饿虎下山,光是肥大的烤猪手就吃下了一双,其他的海鲜和山珍自然就更不在话下了!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心语点点
作者对北京名吃——豆汁儿,好奇之极,决心要品尝一次,“看”——“颜色灰绿”;“闻”——“一股汗酸味扑鼻而来”;“尝”——“有点发馊的酸菜汤”,浓浓的豆汁味在文章字里行间弥漫。
【选文三】
故乡的野菜(节选)
◎汪曾祺
荠菜。荠菜是野菜,但在我家乡是可以上席的。我们那里,一般的酒席,开头都有八个凉碟,在客人入席前即已摆好,通常是火腿、变蛋(松花蛋)、风鸡、酱鸭、油爆虾(或呛虾)、蚶子(是从外面运来的,我们那里不产)、咸鸭蛋之类。若是春天,就会有两样应时凉拌小菜:杨花萝卜(即北京的小水萝卜)切细丝拌海蜇,和拌荠菜。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酱油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吃个新鲜。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荠菜大都是凉拌,炒荠菜很少人吃。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团)。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亦作“大馄饨”。我们那里没有用荠菜包馄饨的。我们那里的面店中所卖的馄饨都是纯肉馅的馄饨,即江南所说的“小馄饨”。没有“大馄饨”。我在北京的一家有名的家庭餐馆吃过这一家的一道名菜:翡翠蛋羹。一个汤碗里一边是蛋羹,一边是荠菜,一边嫩黄,一边碧绿,绝不混淆,吃时搅在一起。这种讲究的吃法,我们家乡没有。
枸杞头。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近村的女孩子,声音很脆,“卖枸杞头来!”枸杞头放在一个竹篮子里,一种长圆形的竹篮,叫作元宝篮子,枸杞头带着雨水,女孩子的声音也带着雨水。枸杞头不值什么钱,也从不用秤约,给几个钱,她们就能把整篮子倒给你……
自己去摘,也不费事。一会儿工夫,就能摘一堆。枸杞到处都是。我的小学的操场原是祭天地的空地,叫作“天地坛”。天地坛的四边围墙的墙根,长的都是这东西。枸杞夏天开小白花,秋天结很多小红果子,即枸杞子,我们小时候叫它“狗奶子”,因为很像狗的奶子。
枸杞头也都是凉拌,清香似尤甚于荠菜。
心语点点
文章通过对故乡的几种野菜以及吃法的介绍,使每一样野菜都联系着家乡的四时之景,凝聚着“我”的人生记忆,钩沉出过往岁月的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