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小说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2021-07-09韩雪
韩雪
【摘 要】 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问题一直是小说作品热烈探讨的社会问题之一。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当代女作家,荣获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描述女性生活、启发女性意识、引导女性成长而闻名于世;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荣获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通过一系列的女性角色塑造,表现出对美国南方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引领美国当时的女性意识觉醒风潮。本文对爱丽丝·门罗和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讨论,从而揭示两位作家在女性意识觉醒方面的文学贡献。
【关键词】 爱丽丝·门罗;威廉·福克纳;女性意识;女权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2-0077-03
一、女性意识是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小说的中心
(一)爱丽丝·门罗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都是以觉醒女性意识、宣扬女权主义为核心思想的小说创作者。人们通常认为,爱丽丝·门罗是一位女权主义思想作家。现今文学界判定小说作品或者作者是否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条件包含以下四个:小说主角是否为女性;小说场景是否为女性生活;小说内涵是否能启迪女性读者的思想;小说主旨是否以宣扬男女平等为基础。只有小说作品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时,才能认为该小说具有女权主义思想。以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作品《我如何遇见我的丈夫》为例,该小说从女主人公伊迪的角度讲述了其日常生活、恋爱经历、情感挫折和女性意识觉醒;同时,该小说通过对比女主和女配之间的不同性格、思想、对男性的看法以及主动行为等,表达出男女平等的思想态度,该小说的女性读者也会因此而产生思想共鸣,从而改变自身的态度、思想、行为和男女观念。由此可见,爱丽丝·门罗是一位女权主义作家。
(二)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威廉·福克纳所在的时期是美国南北对抗时期,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同时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初期,因此,虽然威廉·福克纳小说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命运是悲惨的,甚至女性角色最后的叛逆行为和思想都突破了道德底线,但是这种极端的叛逆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女性在男权主义环境中顽强生存的意志表现。以凯蒂为例,童年时期的她要帮助母亲照顾兄弟,少女时期的她要体谅哥哥昆丁,成年之后的她在经历了背叛、敲诈、欺骗等事件后,还要顽强地生存;因此,最后她的堕落,对传统观念而言是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但对她而言,是当时女性顽强生存的意志体现。当时的女性,没有身份、地位、自我意识,其一生都由男性所束缚,包括地位高贵的凯蒂和艾米丽,以及地位卑微的迪尔西。一方面,女性必须遵守道德约束,拥有贞洁,重视家族荣耀,具有为家族牺牲的觉悟;另一方面,女性是罪恶之源,是所有丑陋事件的起因。而这一切,都体现出男权至上、女性地位卑微的社会本质。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威廉·福克纳用具有鲜明反叛特征的女性文学角色,用鲜活的南方命运悲惨的女性代表,表达出对女性意识觉醒和男女平等社会地位的期盼。
(三)小说女性意识表达的激烈程度
虽然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处于两个不同的时期,也在不同的时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思想是两位作者进行小说作品创作的核心思想。根据小说作品中女权主义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将女权主义作家分为激进派和温和派,如果说威廉·福克纳是激进派的代表,那爱丽丝·门罗则属于温和派的代表。对众多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男性和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是该类小说会讨论的唯一对象,同时小说会在女主聚会中通过激烈的言论表达出对男性和男女不平等的看法,并希望以此让女性读者觉醒女性意识,消除男女不平等现象;这种具有激烈言论或思想冲击的小说作者被分类为激进派。威廉·福克纳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小说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或百折不挠,或大胆叛逆,或人生悲苦,但这一系列特点鲜明的女性角色既表现出对女性顽强品质的赞美,也表现出对女性弱势地位的批判。因此,威廉·福克纳的小说作品成为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女性意识覺醒的主阵地,是一位激进派女权主义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小说虽然从女性角色的角度对男女不平等关系进行描述,但是相比于激进派,她言辞温和,态度平和,并且更加注重于引导女性读者去思考生活的正确方式和态度。爱丽丝·门罗在采访中表示,她只是站在女性的角度,对女性生活的艰难进行表述,同时,她并不是完全确定男性在生活重压下对女性的想法和态度,因此,她只是希望通过她的作品,可以让人们认识到生活中女性的不易,并以此引导女性读者觉醒女性意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总而言之,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的小说都是以激发女性意识觉醒为目的的女权主义思想小说。
二、爱丽丝·门罗与威廉·福克纳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演变
(一)自我认知——女性意识的萌芽
“认识你自己”是从古希腊传播出来的哲学思想,对人类的意识觉醒和思想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女性意识萌芽初期,爱丽丝·门罗小说作品也从自我认识的角度对女性生活进行描述,并重新定义了女性自我认知意识的内涵。《男孩子和女孩子》是爱丽丝·门罗描述女性自我认知意识的代表作品,小说的空间背景设定在安大略湖,女主出生于农户家庭,而女主的家庭环境与爱丽丝·门罗颇为相似。《男孩子和女孩子》是通过女主姐姐的视角,比较和突出父母、姐弟之间男女的地位不平等,体现出姐姐女性自我认知意识的觉醒,而爱丽丝·门罗也借此成功地将女主姐姐塑造成新时期的女性代表,希望以此帮助女性读者觉醒自我认知意识。
《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小说作品中女性认知意识觉醒的典型代表,凯蒂是该小说塑造的逐渐萌生叛逆心理、觉醒女性意识的典型美国南方女性角色。凯蒂小时候充满爱心,包容和同情弱者,但从她做游戏也要当国王等领袖人物的描述就可以发现,她还拥有着高远抱负和极强的求胜心理。通过对凯蒂童年时期生活的描写,威廉·福克纳向人们展现出童年时期人性的美好。随着凯蒂的不断成长,她的想法、观念和追求与南方的男权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这让她逐渐萌生叛逆心理。但是在南方男权为主的社会背景下,凯蒂心里的追求难以实现,这成为她痛苦和压抑的根源。为了反抗当时南方的传统男权主义,凯蒂逐渐打破南方约束女子的道德规范,但因为缺少必要的引导和底线,她最终成为一个堕落放荡的妓女。凯蒂这个人生悲苦但又充满叛逆心理的女性角色,既是威廉·福克纳对美国南方女性意识觉醒者悲惨命运的同情,也是对美国南方不平等男女社会地位的控诉,也因此,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成为呼唤女性意识觉醒的经典小说。
(二)自我追求——女性意识的发展
以女性自我认知意识为基础,爱丽丝·门罗进一步对女性自我追求意识进行描述,这是爱丽丝·门罗小说作品思想的进步,也是爱丽丝·门罗自身思想的进步。在《男孩子和女孩子》这部小说作品的结尾,女主姐姐在认识到父母、姐弟之间男女不平等关系之后,还坚持自己的追求,希望实现自身价值,这就是女性自我追求意识的体现。如果说《男孩子和女孩子》中女性自我认知意识占据主导,女性自我追求意识只是最后的美好期盼,那《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就是以女性自我追求意识为中心对女性的生活状态进行重点描述。女主和周边女性伙伴思想的强烈的对比恰好凸显出女主的女性自我追求意识,而女主强烈的孤独在表现出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彰显出女主坚持自我追求的伟大。
如果说凯蒂代表着女性自我认知意识的觉醒,那小昆丁就代表着女性自我追求意识的萌芽,尤其是小昆丁的逃离意识和行为,是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的体现。小昆丁是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小说中凯蒂的女儿,小昆丁小时候寄居在叔叔家,既要承受叔叔家人的苛责,还要忍受叔叔家的嘈杂,她缺少关怀,缺少欢乐,缺少陪伴。在这种童年生活环境下,小昆丁的内心也逐渐形成了逃离意识。与南方传统女性不同,小昆丁并不遵守南方女性约定俗成的“淑女”规矩,她放纵自我,肆意享受,成长为一个在周围人眼里的“堕落女人”。最后,小昆丁在复活节逃离了她寄居的叔叔家,逃离了这个让她感到压抑、痛苦的房子,踏上追求自由的人生新道路。如果说凯蒂逃离后最终彻底的堕落,是威廉·福克纳对南方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男权主义的控诉,那小昆丁的逃离,就是对南方女性意识觉醒和男女平等社会地位的期望。
(三)自我实现——女性意识的延续
如前文所说,爱丽丝·门罗致力于引导女性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后期的小说作品中,以表达女性自我实现意识为主。女性自我追求意识只能让女性产生坚持追求的想法,而女性自我实现意识可以帮助女性实现自身的追求,这是一种认知的深入和思想的升华。这种思想的转变与社会环境的转变息息相关。在《机缘》一文中,女主朱丽叶与父母之间关系紧张,比如,女主对母亲的关爱置之不理,女主不顾父母反对执意嫁给渔夫等等,都表现出家庭关系对女性自我追求实现的约束。同样,《沉寂》中,女主朱丽叶的女儿突然离家出走,远嫁他乡,女主只能在家苦苦思念,由此可见,僵化的家庭关系对女性追求的自我实现具有强大的禁锢作用。爱丽丝·门罗后期的小说作品以女性成长经历为叙事主线,通过对家庭压力和社会歧视的细节描述,凸显社会中深层次的男女不平等观念,并且以此为基础探讨女性的自我实现意识,引导女性觉醒自我实现意识。
艾米丽是威廉·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女性角色。虽然威廉·福克纳在该小说中表达的是美国内战后他对南方家乡的思念,但小说中艾米丽的经历也是对当时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控诉。艾米丽的父亲非常专横,他用蛮横的态度控制着艾米丽的生活,剥夺了艾米丽接触异性、享受爱情的机会,因此,艾米丽在父亲去世后,就迫不及待地通过剪短头发等行为开始新的生活。然后,当她与赫默·伯隆相爱后,她再次感受到来自社会、宗教、亲友等势力的约束,这让她刚刚开始的美好生活再次被剥夺。从此以后,艾米丽逐渐成为一个行为诡异、思想反叛的女人,比如,艾米丽毒杀情人并与尸体同床而眠。相比于凯蒂和小昆丁,艾米丽的行为和思想具有更加强烈的反叛精神,这既是她对自由而幸福生活的期盼,也是对当时女性不平等社会现状的呐喊。
三、结语
威廉·福克纳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而爱丽丝·门罗代表着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发展。威廉·福克納笔下的女性角色都拥有着或强或弱的反叛心理,也因此而形成了悲惨的人生经历,但恰好是这种反叛心理与悲惨经历的融合,让威廉·福克纳想要表达的小说思想更加深刻。叛逆心理代表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悲惨经历代表着南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因此,威廉·福克纳小说既有对美国南方没落封建制度的披露,也有对南方女性悲惨命运的控诉,还有对南方女性不平等地位的批判,但同时,他也在对南方女性的尊重与敬仰中,让读者看到女性意识觉醒后实现自我追求的希望。如果说威廉·福克纳笔下的女性角色只有自我认知意识的觉醒,那爱丽丝·门罗笔下的女性角色就经历了女性自我认知意识觉醒、自我追求意识觉醒和自我实现意识觉醒三个阶段。爱丽丝·门罗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此时女性意识觉醒成为常态,而实现女性追求成为爱丽丝·门罗关注的问题。因此,爱丽丝·门罗更加注重于对女性生活细节的客观描述,并且引导女性在现有基础上改变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当然,男女之间关系的改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本文研究威廉·福克纳和爱丽丝·门罗小说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目的,希望以此让人们了解两位作家思想,引发人们对男女平等地位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徐妹妍,王艾莎.门罗《逃离》中的女性意识研究[J].名作欣赏,2018(21):89-90.
[2]李秀林.解读爱丽丝·门罗《逃离》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J].语文建设,2016(8):35-36.
[3]王冬梅.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威廉·福克纳和莫言[J].中美人文学刊,2018(2):101-111.
[4]杜军.逃离之旅:爱丽丝·门罗的《姑娘们及女人们的生活》中的女性意识[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25(1):71-74.
[5]吴永红.她的形,他的手:论威廉·福克纳《去吧,摩西》中美国黑人女性的空间[J].名作欣赏,2018(35):100-103.
[6]林玉蓉.没落贵族的挽歌: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身体叙述[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3(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