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历案—让深度学习真发生

2021-07-09冯源

教育界·中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历案感悟深度学习

冯源

【摘要】近几年,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学习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深度学习”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词。什么是“学历案”?何谓深度学习?如何以“学历案”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带着这些疑问,笔者阅读了《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一书,这本书从分析深度学习与学历案的关系入手,以内容结构为行文框架,具体对学历案、深度学习以及学历案促进深度学习、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转型、学历案的编制指南、学历案范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阐述。笔者读后,感悟多多,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实践,在本文中浅谈了对《学历案与深度学习》这本书一部分内容的读后感悟。

【关键词】学历案;深度学习;感悟

近几年,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深度学习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实现深度学习?笔者偶然发现了由南京市第一中学校长尤小平主编的《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一书,根据本书介绍说明,感觉这是一本通过作者和同事的研究体会与实践相结合而得的书,自己定会在书中找到合理的答案。本书以学历案为对象,以深度学习为目的,从学理探索、编制指南、学科示例三个层面就相关问题做了有理有据的描述,对如何提升教学方案的专业性、如何利用学历案促进深度学习等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它以清晰的结构让我感到学历案不仅能让教学更精准,同时也能让教师在编制和使用学历案的过程中更专业。一书读罢,感触良多。本书立足学历案的探索,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为有效减少差异的产生提供了两个途径:让学生经历“真学习”,减少“差”的产生;让学生经历“在学习”,实现“异”的学习。可以说,这本《学历案与深度学习》就是提升教师专业编制和使用学历案的GPS,有了“GPS”的导航,教师基于学生立场、指向深度学习而设计出来的学历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真学习”“在学习”,从而实现深度学习。

什么是“学历案”?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具体来说,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背景下,围绕一个具体的学习单位,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于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它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自己设计学生通过什么路径学会东西,并有相应的评价任务。何谓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学生对核心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以及在真实的问题和情境中应用这种理解的能力。那么,学历案与深度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学历案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责任,它体现了学生立场,其行为主体是学生,学历案的使用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历程。学历案提供了专业化设计的深度学习机会。通过一系列目标、主题、情境、任务、进阶活动、表现评价、反思路径的设计,让学生们经历深度学习的过程。学历案追求课堂中每位学生的“真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学历案,是帮助学生加工信息的过程,也是促进每位学生“真学习”的过程。

首先,通过阅读本书的推荐序,让我知道崔允漷教授对学历案、深度学习以及学历案如何促进深度学习开出了一剂良方——让学生“有过程”的学习。教师要适时引领、控制、检查、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一是指向学生的“学”案,不是教案;二是强调“经历”过程,不是简单教学内容的罗列与预设;三是基于学情,如病历中的病情分析与诊断;四是强调对“学习历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习“增值”。学历案包括学习主题/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六个要素,立足于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着力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真学习”两大难题,体现了以一个主题/问题/项目/观念/技能的学习为单位,以“何以学会”为中心,以形成性评价为指引,分解目标达成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或有指导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模式和理念是非常有效的,在续写学历案之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精准掌握课程标准,细化解读、规范续写学习目标的本领,做到目标明确、可测。

其次,通过阅读本书的学理探索部分,让我明白了有意义的学习建构过程是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使学习者主动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要经历一种有指导的学习过程。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过程互动探究,学习内容开放生成,学习场域丰富多元,学习氛围民主平等。通过呈现核心素养背景下课堂教学转型的理论思考与深度学习的学理依据,指出基于学生立场的教学必须实现四大转型,即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素养培养为主转变,实现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实现从单一的机械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实现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其核心是阐述了学习的问题。具体到课堂,即学习的课堂;具体到方案,即体现学习历程的方案;具体到教学程序,即信息的传递与精加工;具体到教师专业关注,即帮助学生“学会、明白”;具体到学习方式,即具身学习;具体到学习的不同层面,即反思学习、累积学习与深度学习;具体到班级教学,即“差”与“异”的探索博弈;最后,基于这一系列的论述,抵达从“教案”到“学历案”的必然性与积极意义。从课堂信息传递来看,教学过程需要经过两次信息转换,学生才能学会,即从教到学再到学会。第二次转换便是学生对信息的精加工,如长时记忆转换、知识结构化(顺应与同化)、新知识形成(信息整合)等。只有如此,学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信息储存量并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转化和创造,从而形成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从现实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时候“教了”并不等于“学了”,更不等于“学会了”。鉴于此,在教学方案上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与改进呢?改进后的教学方案应该体现学生立场,为学生“学会”搭建支架,以促进学习为目标。 “学会”不是“传递”,也不仅仅是“认知”,它同时是一种“内化”、一种“实践”、一种“反思”、一种“生成”。教学是一种有意向性的行为,它需要指向任务的达成。教师要知道:“学生应当到哪里?”“学生原来在哪里?”“学生当前状态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什么差距?如何更好地弥合这种差距?”努力做到“教、学、评、致”。通过阅读本书的学历案编制指南部分,让我清楚了改进后的教学方案——学历案的编制方法。从学习单元的设计、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评价任务的撰写、学法建议的撰写、“学习过程”的设计、作业与检测设计、学后反思指导、学历案使用管理、教—学—评一致性体现和学历案评估等十个方面在教学方案上做了调整。在具体使用学历案中,根据具身学习理论强调的学习过程的知、情、意的统一原则,在学习中还需要做到多感官的参与,在此过程中感受体悟、反思创造、认知事物、理解知识、获得灵感、抵达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类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是不一样的,是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的,每一次学习都是以此前学习过的知识为基础的。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追寻知识生长的轨迹,我们教师需要引导他们种下这样一棵“知识树”,看着它们不断成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实现自己专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按照编制指南认真编制并使用好学历案。

课堂变革的实践首先可以从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真正能够帮助其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案开始。通过阅读本书中的学历案范例可以看出,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包括学习主题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检测与作业、学后反思等六个要素,其中最考证教师能力的是解读教材、资源与建议等部分的续写。“学历案”与以往的教学方案所不同的是将评价前置的逆向教学设计,即从“学习目标”到“指向目标的相应评价任务”,从“教师教的活动”再到“学生学的活动”。其中镶嵌在学习活动后的“评价任务”主要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去判定学生是否学会了。如果没有实现目标,那么偏差在哪里?进而如何去改进?通过这些信息反馈,教师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或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但在具体课堂演绎中,还是从“教师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再到“相应的及时评价活动”,然后再从“教师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再到“相应的及时评价活动”,依此将课堂进行下去,从而在课堂中逐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总之,实現学习方式的变革要从课堂出发,转变从教师做起,落地从编制和使用学历案开始。追求“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的学历案是一种趋向并呈现学生学习“经历”的教学新设计,其以基于教材、学情及课标的学习目标为教学导向,以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为教学标尺,以目标引领与评价前置下的学习活动为教学主旋律,依据这些核心要素共谱课堂学习新乐章。“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发生真实的、深度的学习,学历案为教师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学历案不是教师告诉自己或别人“我要做什么”,而是让学生了解“我是怎样学会的”——这正是一个主动的、真实的深度学习的开端。面对学习方式的变革,面对教学形式的转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寻找好的切入点?这本《学历案与深度学习》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南,我们不妨试一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历案[J].人民教育,2017(20):43-48.

[2]夏季云.学历案与深度学习[J].江苏教育研究,2017(S1):87-90.

猜你喜欢

学历案感悟深度学习
“学历案”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学历案”学习目标的确定与叙写
“学历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学习文本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