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文化的新变与大湾区的未来

2021-07-09陈平原

人民画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大湾粤港澳

陈平原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古村。大旗头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村中自成体系,民居、祠堂、家庙、府第、文塔、晒坪、广场、池塘等各种景观齐备,布局协调,风格统一。摄影 刘世辉

唐宋前僻居一隅的广东,明代以后方才急起直追,其逐渐崛起的身姿,可作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象征来解读。很长一段时间里,岭南在经济与文化上远不及中原地区,可晚清以降,广东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可圈可点。梁启超写过一篇《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大意是说:就中国史观之,僻居岭南的广东有如鸡肋;就世界史观之,地处交通要道的广东至关重要。正因与海外交通的便利,广东人养成了剽悍活泼、进取冒险的性格。

岭南文化的特质是什么?我自己更倾向于感性的描述——如注重实用,少讲排场,理性低调,灵活机动,不欣赏吊死在一棵树上,也不追求“不到黄河心不死”。

端午香港龙舟竞渡。粤语“河涌”,河汊的意思。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习俗,每逢龙舟节,村民集体划龙舟沿河涌一村接一村地巡游,向沿岸村民致敬问候。关系密切的村,龙舟手会上岸与村民一起吃顿“龙船饭”。摄影李敬伟

在十年前,我写的《“三足”能否“鼎立”——都市文化的竞争与对话》文章中,曾谈到穗深港三大城。单就人口规模而言,广州1270万,深圳1035万,香港710万,都是特大型城市;金融实力及人均产值,香港遥遥领先,可三城问的差距正日渐缩小。广深港高铁建成后,从广州经深圳到香港,全长142公里,只需48分钟。集中三座同样有岭南文化基因的国际性大都市,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如此壮观景象,令人满心期待——三城问如何通力合作、携手前行,好戏连台。今天看来,此设想必须修正,加上澳门,这大湾区的图画方才更完美。

春节期间,市民和游客在广州逛花市。迎春花市是独具特色的岭南民俗,也是一种源于花卉的文化遗产。迎春花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广州,市民爱花、赏花、养花之风由来已久。摄影陈冲

所谓共同的方言、习俗与文化记忆,大致指向其同属传统意义上的“岭南文化”。对于岭南文化的特质,我相信十个人会有十种说法,且都有其道理。我自己更倾向于感性的描述——如注重实用,少讲排场,理性低调,灵活机动,不欣赏“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追求“不到黄河心不死”。广州在大一统时代从来不曾做过帝都,对日常生活、经济运作、文化创造起决定性影响的,往往是民间的立场、民间的力量、民间的趣味。

广州人的自信與从容,使其敢于肯定“粤语”作为一种方言的“正能量”。当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都已退出课堂乃至文坛,而只在日常生活中流通的方言,无法参与到日新月异的学术、思想、文化建设中。因为香港、澳门的存在,加上珠三角强大的经济实力,粤语至今还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保持其鲜活的状态。从长远来看,这是巨大的财富——“开眼看世界”的同时,能不能“低头思故乡”,这是判断一个城市的文化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这里所说的“故乡”,既包括典籍文化、衣食住行,也包括语言表达、精神状态等。

岭南文化并非活化石,而是在不断蜕变中获取新生。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移民进入广东,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位彝族朋友说,在珠三角打工的来自四川和云南的彝族人有30万,他们基本保留原先的文化及生活方式,还举行了火把节,这真让我大吃一惊。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6亿人,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人口总量8.93%。广东的流动人口数量也最为庞大,达5206.62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有纯正的岭南文化吗?或者说,所谓的“岭南文化”还能不受其他区域文化的影响吗?不说移民城市深圳,普通话早就成了主流语言;以前在大城市广州或我的家乡小城潮州,很多人都不会讲普通话,现在最少也是“识听唔识讲”。至于饮食,更是五花八门,吃辣椒、喝茅台,这些原本不是我们的习惯。名满天下的粤菜、潮菜等,也都在与时俱进——离家几十年,发现家乡人的口味已有很大变化。不能要求家乡成为某一地域文化的博物馆,移步变形中,最好既保留某种基因,又不断增长活力。

学者谈论地域文化时,大都喜欢从远古说起。可在我看来,相对于古代的基因,近代以降的历史进程更值得重视。任何有生命力的“传统”,都具有自我修正、自我更新的能力。

若谈学术研究及文化创造,身处高台却不一定是好事。因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与挑剔,缺少革新的动力与方向感,更容易因循守旧。回顾晚清以降一百多年历史,广州(及广东)曾多次扮演此类引领风气的关键角色。为何广东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能“杀出一条血路”,除了中央的精彩布局,也与此地历来条条框框较少,故可“放手一搏”有关。

神功戏《妈祖诞》即将在澳门妈阁庙上演,粤剧演员龙贯天在后台准备出场。粤剧的包容性极强,以“拿来主义”精神见长,同时又深受岭南本土文化的浸润。摄影陈显耀

1956年,人们在茶楼听粤曲是广州早茶的老传统。广州人好茶,可以说饮茶是广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文化可以称得上广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民国时期,广州就已经发展出了以茶楼业为代表的高度繁荣的茶文化。摄影 吕向全/人民画报

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若能取长补短,可成為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高地。

时代变了,任何区域文化都不可能墨守成规。外来文化引进,移民大量加入,岭南文化只能是“苟日新,日日新”——这就说到衣食住行之外,学术文化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谈岭南文化,饮食、服饰、工艺、建筑、方言及地方戏曲都很重要,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必须上去,才能有足够的学术视野与话语权。教育是百年大计,对政治、经济、科技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分开来看,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各有长处,也各有短板,若能取长补短,可成为中国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的高地。不要说国内,放在国际上,也很有竞争力。鉴于此,若能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联盟,联合三地优质教育资源,注重沟通与对话,强调合作与良性竞争,便能整体提升大湾区的教育水准。若能在此过程中,逐步消弭意识形态隔阂,促进三地的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则功莫大焉。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高瞻远瞩大战略,不仅瞩目于当下三地的经济互补、政制对话、文化融合,更是代表中华民族参与国际竞争。比起以经济协作为主的“京津冀一体化”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来,粤港澳大湾区因体制不同,政情复杂,文化多元,操作难度更大,发展蓝图也更宏伟。因此,应着眼长远,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思考与落笔。

(本报道撰文者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大湾粤港澳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石的鉴赏与收藏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