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视域下陶瓷设计教学隐性知识转化模型构建
2021-07-09包钰
包钰
(长沙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陶瓷工艺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其中蕴含深厚的造物智慧与工艺文化。当人们身处工业制品繁盛后现代社会,人们对陶瓷产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关注于功能,而对于情感、体验、个性化等自我实现、价值体现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陶瓷工艺在当代语境下不再仅仅作为一种物质输出的生产方式,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方式[1]。这体现在传统陶瓷工艺制作中的“手工艺”特性,工艺美学家瑞萨提(Howard Risatti)提出了手工艺的独特之处,便在于“与功能结合的,表现人类价值的能力”。在西方,对于手工艺理解范畴拓展到了其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研究,并为传统造物智慧的当代设计提供重要的视角和哲学思考。以此促进当代人对手工艺及手工艺价值认识的积极转变[2]132。
因此,当代陶瓷设计教学应立足于传统手工的技术性,在理解陶瓷工艺技术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再进行设计性教育,如此会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陶瓷工艺的表层与深层内涵知识。然而,在陶瓷工艺的教学中手工艺技艺的隐性知识是学生理解工艺的关键因素。因手工艺中包含了非常多无法用显性方式表达的知识与内容,因此如何使教师所熟知的“隐形知识”转化成可以解释传授的“显性知识”是陶瓷设计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1 工艺视角下的技术性体现
从工艺的层面看,传统陶瓷制造和现代陶瓷设计生产过程中都有着“重复性工作”的特点。传统陶瓷工艺技术,从文化角度来看其展现的不仅是古人智慧也是重要的工艺文化价值观。从工艺角度来看其包含传统工匠个人化的“身体性”技术系统。身体性技术系统建立初期,它可能会产生人们身体很难去习惯的动作,但在不断的、反复的“重复性工作”下会产生无意识的运动,这种无意识运动包含了工匠“身体性”机能的无意识运动、偶发性动作和创新性行为,逐渐产生技术性。工业化生产下的“重复性工作”更像是一种肌肉记忆性动作,需要去技术性,以保证统一与标准。
1.1 工艺性视角下的“重复性工作”
传统陶瓷制造业的设计者与制作者一般是同一人,具有“心(认知)身(行为)一体”的系统性实践特点[3]。工匠会基于当地泥料特性,根据自身技艺以及审美进行小规模的、手工的陶瓷器物的设计与制作。工匠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会产生身体难以适应的动作或无意识的运动。工匠通过这种反复的身体行为获得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成果。
陶瓷设计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机械”的介入而产生的有别于传统陶瓷制造方式的行业,其主要特点是设计者与制作者的分离。设计者主要就特定人群的需求以及行为等方面,对陶瓷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进行设计。制作者主要集中在现代陶瓷工厂,根据设计师所绘的图纸进行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工作。制作者会被放置在制模、注浆、利坯、施釉、烧制流程性工作中的某一个环节进行重复性、机械性的工作。这种设计者与制作者的分离,较传统陶瓷生产方式来说,实则是“认知”与“行动”的分离。
1.2 实践性视角下的“重复性工作”
对比传统与现代陶瓷设计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特点能发现,传统工匠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具有“身体性”特点,工匠在身体的无意识动作中会产生偶发的“新知识”;工匠在自我形成的“身体性”技术系统中逐渐形成习惯,完成个人风格的建构。其“身体性”技术系统构建的方式是将其个人感官经验、思维系统和身体机能、肢体动作、操作手法的动作统合起来,系统的构建依赖于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激活新的知识。森尼特(Sennett)认为,伦理思维可以在手工艺制作的“实验”被找到[2]133。而现代陶瓷设计生产中陶瓷工厂制作者的重复性工作是片段性、机械性的重复。这种“人工机械生产”的方式,使得传统工匠原本的“身体性”技术系统被“去技术”化(De-skilled)。在这种情况下,工匠变为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单向操控现代机械化,这种方式易上手,但很难产生高质量的创造行为和新知识,而作为传统智慧的“身体性”技术系统也将会被机械化的理性逐渐同化。
当代人们对于陶瓷产品的需求已从功能性需求转向情感性需求,由于手工艺本身具有探究性的特点,因此具有倾覆性、革新性的特征,并与人文价值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手工艺”因素在陶瓷设计教学中对创新性有着启发作用。
2 陶瓷设计教学中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式
2.1 隐性知识的特征与模式
隐性知识又称为“默会知识”,是传统手工艺教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部分。1958年,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提出“隐性知识”,他根据知识是否能有效地传达和转移,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4]。斯宾德(1998)指出“隐性知识是还未表现出显性特征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可以被编码的”,显性知识主要指文字、数据等,这些知识的共性是能够有效传达与传播。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语言、文字等结构化的方式直接清楚表达的知识,其主要特征在于难以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和难以用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4]。有文章[4]指出:“隐性知识通常由技能、诀窍、习惯、信念、个人特技、洞察力、直觉、群体成员的默契、企业文化和共同愿景等形式得以呈现。”隐性知识传递是使用手段、工具、方式、方法等进行知识传递的统称。
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提出隐性知识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二是“认知”层面。他与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于1995年在他们合作的《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提出SECI模型。他们认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会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隐化(Internalization)过程相互转化。”[5]通过这种螺旋上升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创造与管理。
2.2 “社会化”转化模式
“社会化转化模式也叫潜移默化,指的是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社会化转化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这种模式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6]”这种模式可适用于陶瓷设计教学中的工艺技法教学,陶瓷工艺技法与技巧的传授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就能习得的,必须让学生经过观察、模仿和反复实践的过程获得。森尼特认为,手工艺的制作过程蕴含了难以用语言表述、传达的知识。他认为这些类似技术、技巧、技能的知识不能完全通过语言的形式获得,而必须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和内化,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手工制作过程获得[2]133。
2.3 “外在化”转化模式
“外在化转化模式又叫外部明示,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其转化手法有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6]”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一部分需要学生利用可辨识的语言符号将隐性内容外显,学生可以利用想象力与创造力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表达他们的直觉与灵感。野中郁次郎指出外显结果会基于人的理解不同产生不同形式,但是这却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5]。正是因为差异化而产生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2.4 “组合化”转化模式
“组合化转化模式又指汇总组合,指的是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形式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6]”在陶瓷设计教学中,学生要为设计主题进行各类信息的搜集,需要对从各类媒体上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增添、结合、分类处理,以此形成新的知识整体。这一部分最重要的作用是把个体或者群体的知识变为组织的知识,把散乱的知识变成系统的知识,总体来说是信息整合的过程。
2.5 “内隐化”转化模式
“内隐化转化模式又指内部升华,即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是从组织的知识储备到个人的知识创造的转化。[6]”尼姆库拉德(Nimkulrat)提出:“基于感性的程序性的和经验性的知识可以通过文字或者视觉表现的形式成为显性知识。”这种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反过来可以提出以经验为主的实践过程中对概念思维认知的不足。弗利特和瓦伦丁(Follett和Valentine)称这种手工制作的思维叫“系统性思维”。他们认为手工艺制作中复杂的思维过程和真实存在的物质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无形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再以有形的制作实体传达和实现[6]。
3 陶瓷设计教学隐性知识转化模型构建
在设计隐性知识传递视角下陶瓷工艺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与思路时,首先要保证陶瓷工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传递的结合性,其次要保障陶瓷工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性,要关注陶瓷工艺教学理念、手段、方式、路径的整体性,实现陶瓷工艺相关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联性。“在陶瓷创意课程主题和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利用其交互性强、探索性强、表现性强、成就感强等特点可以充分进行形态和概念的创作,有效提升创造力。[7]”
根据隐性知识特性,文章尝试将陶瓷设计教学分为“技术层教学”和“认知层教学”。其中技术层教学是认知层教学的基础。根据SECI模型中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过程,可细分为与之对应的4个主要模块,即技术认知教学模块、思维发散教学模块、抽象转化教学模块、综合主观转化实践模块(图1)。
图1 转化模式图
3.1 技术认知教学模块
技术认知教学模块是陶瓷设计教学的基础板块。在陶瓷设计教学中,社会化转化模式一般用于技艺实践的知识转化,因为技艺实践的过程充满了需要感性的体验,需要教师与学生共享经历建立的隐性知识。比如拉坯时的身体姿势、手指的位置、提拉的方向、动作与技艺实践的协调性,手控制工具的角度、力度,对材料软硬、粗细、大小的判断。这部分技巧需要通过社会化转化模式获得,一方面源于前人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是亲身实践。技艺实践隐性的技巧、技能、技术必须依托亲身实践才能获得和表现。
3.2 思维发散教学模块
思维发散教学模块在陶瓷设计教学中利用外在化转化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在情感化导向的陶瓷设计语境下,需要启动创造性思维,在众多情况、现象的关联中,找寻到化解问题的契机。比如,在思维发散的部分可以通过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的方式展现对泥料特性(柔、绵、韧等)、质感(光洁、磨砂、粗糙等)以及情绪(忧郁、欢快等)的了解。让学生将显性词语与隐性的感受相联系,以此将材料特性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在化转化。
以长沙师范学院“陶瓷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课程以“关系的媒介”为主题将生活陶瓷作为一种媒介,尝试探索作为物质媒介的生活陶瓷如何展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首先学生针对主题进行思维发散与设计思考,以《忘却力》作品为例,学生的设计思考以生命为主题,考虑生活器物及环境相结合,运用形态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对画面点线面的处理、高低起伏不一的修饰、用肌理感和上釉等进行区分,进一步结合陶瓷的有机设计理念和几何体造型,具有灵活性与适应性。作品圆润光滑的区分,在结合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创新,作品定位为有压力、迷茫的人物群体,应用于家居生活等场景,实现情感的诉求。
3.3 抽象转化教学模块
抽象转化教学模块在陶瓷设计教学中,利用组合化转化模式进行设计方案的建立。陶瓷产品设计方案建立的过程一般需要经过提出设计问题、分析设计问题、解决设计问题三大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产品的功能和形式与社会、环境、人视为一个整体,并从更细致入微的角度去研究、体察和尝试,通过特定的功能效应,来传递设计者体贴人、关怀人、爱护人的真切意图[8]。这个过程是隐性信息和显性信息的搜集与组合。例如特定人群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行为过程等显性信息的搜集,根据某一设计主题(显性概念)将信息或知识进行系统化组合化的处理。以《忘却力》作品为例,围绕主题学生进行文本的逻辑思维转化以及视觉图像的转化。
3.4 综合主观转化教学模块
综合主观转化实践模块在陶瓷设计教学中,学生在这一部分以手工实践为主可以促进之前所习得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内部升华,个体主要是调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隐性背景知识,与目前的任务(新的隐性认识)进行充分融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解与分析。综合主观转化部分是以创新为目的的环节,这部分围绕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倡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组织教学内容[9]。通过这种模式让个体对生成的隐性知识及其系统进行深刻理解,并将其转换成可操作的外显技能或语言,以此达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检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陶瓷工艺技法和陶瓷设计过程的深层理解。以《忘却力》作品为例,学生根据思维导向进行实物制作,从陶瓷工艺里面的生活摆件壁饰入手,提取元素是日本作家平井正修著作中的“忘却力”,从发散思维、定好主题方向,绘制设计草图,展现效果图,诠释设计理念等,锻炼了设计思维[10]。从学习陶艺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工艺技法上手熟练,最终形成有逻辑性的作品(图2)。
图2 《忘却力》完成效果
4 结语
当今社会,知识传递不仅对学校教学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社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在多元化设计需求日益增长的后现代社会,对于当代的陶瓷设计领域来说“手工艺”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手工艺的当地角色不再仅仅作为物质输出存在,而因其具备探索性、真实性,被理解为一种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现的方式。由此,文章提出在陶瓷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手工实践过程,鼓励学生在大量实践中获得创新性启发。根据隐性知识的特点,提出了技术层教学和认知层教学模式,根据SECI模型中隐性知识转化模式的过程分为与之对应的4个主要模块,即技术认知教学模块、思维发散教学模块、抽象转化教学模块、综合主观转化实践模块4个阶段。在陶瓷设计教学中通过显性与隐性知识融合、技术教学与认知教学交叠的方式,使学生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转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