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高职院校“媒体传播技术”专业群建设探析
——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7-09黄文均姚瑞玲张永鹤唐勇

湖南包装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企数字专业

黄文均 姚瑞玲 张永鹤 唐勇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都江堰 611837)

2015年,为加快建设职业教育,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正式提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旨在通过重点建设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及骨干专业,全面系统布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201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名单,认定了200所优质高职院校和2 920个骨干专业[1]。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示范性高职培育院校、教育部200所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承担着建设一流特色专业群,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如何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专业群建设,提高印刷媒体类专业群的竞争力,打造专业群的品牌与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1 专业群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如与笔者所在专业群在办学方向、历史沿革相似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天津职业大学包装工程技术专业群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经过调研分析,这类专业群建设大都具有相似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群建设现状

师资水平方面,近年来尽管媒体传播类院校师资水平大幅提高,但相对于专业群而言,专业教师队伍缺少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队伍比例不高,专兼职教师比例有待提升;课程建设方面,对标国际标准不足,课程内容不能适应专业群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模块的科学性、实用性与一流专业标准还有差距;实训条件方面,缺乏实训室顶层规划,存在实训室共享率低、设置分散、使用率低等问题,未能构建专业群共享共建的实训场地;应用型科研方面,由于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不高,应用型科研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理论轻应用的问题,对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科研成果转化等支撑不够;社会服务方面,仍然侧重于技术教育和培训,服务范围偏窄。

1.2 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1.2.1 组群逻辑不够清晰 专业群建设要在对行业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的原则对专业进行整合,才能产生专业集群效应。专业群的打造容易出现组群逻辑不清晰的问题,会把一些不匹配的专业生硬地组合到同一专业群中,无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难以实现各专业真正融合。

1.2.2 群内专业各自为政 传统的专业建设造成各专业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局面。专业方向不协同,资源投入不均衡,发展水平不同步,导致专业间融合度低,难以形成集群效应。专业群建设需要在集群理念、融合理念和统筹理念的指导下,转变专业建设的思维。

1.2.3 建设方案缺乏前瞻性 推动专业群建设的根本目标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因此需要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和媒体传播产业的建设规划,瞄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职业、新岗位,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联合行业优势企业,深化产教融合,充分调查研究,持续调整建设方案。

2 专业群组群逻辑

2.1 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关联性

专业群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媒体传播产业,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融媒体建设,立足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培育智慧教育、创意设计、数字印刷、个性化定制、包装创意设计、包装策划与研发、数字出版、区块链等新兴业态的需求(图1)。

图1 专业群组群逻辑

专业群整合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包装策划与设计3个专业的技术优势,覆盖数字媒体策划、数字内容生产制作、数字媒体展示、包装设计与策划、数字印刷、印刷工艺与设计等领域,面向数字新技术与创意设计相融合的创意设计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与产业技术中的大数据分析、策划、设计、制作、输出等岗位群高度吻合。

2.2 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

立足成都,面向成渝双城经济圈,辐射西南,精准对接数字媒体产业,服务融媒体、文创设计、数字产品开发、智能包装、数字媒体传播等相关企业,能胜任平面媒体、交互式设计、数字媒体、包装策划与设计等技术岗位,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思想素质高。具有坚定信念、团队精神、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较强的协作沟通能力。

(2)技术技能强。具有媒体应用技术、数字产品创意设计、包装策划与技术、平面装潢设计、交互式设计等技术技能;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设计意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较强解决专业群岗位难题和创新创意能力。

(3)实用复合型。能设计、懂技术、会操作、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2.3 群内专业的逻辑性

2.3.1 群内专业与媒体传播产业紧密对接 群内专业按数字产品策划、制作生产、传播推广、包装品策划与设计的数字媒体产业链构建媒体传播技术专业群,实现“数字新技术支撑数字内容设计生产,延伸到融媒体综合生产传播”一体化的专业群建设路径。群内各专业与数字媒体企业共生同源,服务区域文化产业集群,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协调发展。

2.3.2 群内专业的各要素实现相互依存和共享 专业群按“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组建。群内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与专业技术领域相匹配,按不同的应用领域有所侧重地展开;群内各专业技术领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相通、相近,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都涵盖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后期输出与推广、数字衍生品设计等岗位,教学项目与企业岗位项目可相互转化,有利于资源集成和共享,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

3 专业群的建设路径

3.1 以内涵建设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1 创新“校企合作、多证融合、互通共享”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媒体传播产业岗位群,以工作室为平台、真实项目为载体,构建“校企合作、多证融合、互通共享”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达到培养媒体传播产业急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一是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大师和教师联合传授,组成群内不同专业的多模块大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二是开展“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推进“赛证融通”和“书证融通”,根据媒体传播产业的实际,制订相关岗位的技术技能标准。三是实现专业群内平台课程的共享和技术技能平台的互通。构建“数字技术+创意设计”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开设共享平台课、分立核心课和互选拓展课,实现专业群内平台课程互通,优化群内课程资源。“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与企业岗位接轨,达到教学、科研和实践的一体化,搭建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2]。

3.1.2 试点“1+X”证书制度,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 参照行业职业标准,与行业优势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开发职业技能标准,在专业群内开展“1+X”证书制度的试点。通过证书衔接,形成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专业群的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要求考取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既可考取本专业的证书,也可考取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证书,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3]。

3.2 重构课程体系,加快教学资源建设

3.2.1 根据媒体传播产业人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 围绕工作室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以工作室为平台、真实项目为载体,以多模块形式,按照行业标准,联合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将工作流程和岗位技能转化为课程内容,根据学生能力确定模块课程,进入不同专业的工作室学习,由教师和大师组成教学团队实施项目教学。一是教师通过讲授共享平台课和分立核心课,让学生进入基础模块学习;二是名师以高水平项目、校市级创新创业项目和国内竞赛项目进入进阶模块学习。通过多模块、分类别的培养,使学生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优势岗位进行精准提升,满足岗位的就业能力,提升学生进入工作角色的适应力。

根据“平台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的模式,建设“数字技术+创意设计”相结合课程体系(图2)。依托智慧职教、超星等线上平台,建设多模块、多层次在线教学课程资源,音、视频素材等。利用智慧校园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支撑,助推专业群“三教”改革,扩大优质教学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教学资源校企共建共享,使职业教育能服务于各类各层次学习群体,以及满足个性化、自主化学习的需求。

图2 “数字技术+创意设计”层级式课程体系图

专业群基础共享平台共建设6门课程,包括装潢美术基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色彩基础、艺术鉴赏、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基础,培养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通识能力,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专业核心课依托工作室,建设包装结构设计、H5交互融媒体制作、数字印前工艺等共计14门课程,对接生产链各环节,精准提升专业岗位能力;互选实践课程引入名师、教师项目资源,建设工作室课程,分难度分层次对学生进行递进式培养。同时,建设创新创业实训模块和竞赛课程模块,生产性实训对接个性化定制培养,通过重视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自主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专业内X证书或专业外X证书,使学生在产业链上找到自己的优势岗位,提升就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3.2.2 根据行业标准,建设数字化优质资源库 加大资源库的校企共建力度,根据行业标准制定教学资源标准,将新项目、新方法、新技术更新到教学资源库,整理统筹实物、图片、音视频、项目案例等素材,做到教学资源及时更新。引入虚拟仿真、增强现实等技术,建设一批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

3.2.3 以纸质教材为核心,建设以数字资源为补充的新型教材 建立教材的多元化与动态更新机制,及时将行业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规范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材内容中,建设立体式、活页式、“1+X”证书试点特色培训教材。建设“纸质教材+数字资源”融合的立体化教材,实施项目教学和情景教学应用在教学设计中,课程中的知识点、技能点、重难点都有相应数字资源。学生在学习实训中线上线下、课前课后都可及时获取相关的学习资源,实现可视化、个性化、自主化教学。依托专业群课程资源平台,规范化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课件、试题库、教学视频等数字信息资源,实施信息化教学。开发以纸质教材为核心,以数字资源为补充的新型教材,建设可在多种终端应用的新形态立体化教材。建立“1+X”证书试点跨专业特色培训教材,满足专业群学生“1+X”证书试点、就业创业、专业对外培训交流及学历提升的需求,建设具有互通共享的特色培训教材[4]。

3.3 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建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3.1 引进高水平带头人,发挥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落实专业群高水平带头人领衔制度,引进博士或者高学历海归,制定专业群带头人培养规划,采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专业技术培训、企业研修等方式,提升专业群带头人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引领作用,组建项目团队,校企联合开展学术研究、教学改革、科技研发、技术推广、社会服务项目,引领教学团队创新发展。

3.3.2 建立校企互培共享机制,培养高水平专兼职骨干教师 通过系统培训,发挥专业群带头人传帮带作用,引入企业技术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等方式,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生产实践、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建立校企互培共享机制,实现校企专业人才双向流动、相互兼职,骨干教师每年至少企业实践一个月,每三年企业挂职至少半年,校企共建课程,激励教师团队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横向课题和社会服务项目。

3.3.3 专兼协同,建设高水平团队 引入企业高技术技能人才,聘用行业企业领军人物、大师名匠,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组建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专兼协同合作,攻关教学改革、教学成果项目,引领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建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3.4 通过产教深度融合,建设校企协同、专业集成的实践教学场所

3.4.1 整合实训室资源,建立专业群综合性实训中心 在各专业原有实训室基础上,建设专业群综合性实训中心。该中心将专业群对应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联系的实训室进行重组,根据企业真实环境,整合各专业优质实训课程和核心技能,重构综合性实训项目,实现各专业实践场所的共建共管、技能复合、理实一体[5]。不仅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训室利用率,也整合各专业的实训室,便于集中管理。

3.4.2 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升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按照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模块,对标国际大赛技术标准,在优化原有实训项目基础上,新建3D打印实训室、虚拟仿真数字艺术实训室,新增相关技能水平鉴定项目,升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共建的方式,按照先进性、共享性和服务性原则,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建设集“产、学、研、训、赛、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6]。

3.5 建设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及大师工作室,打造技术技能平台

3.5.1 创新区域文化特色与产品,建设数字化产品设计研发中心将特色文化、非遗文化和成都地区乡镇经济中的经典形象提炼为具备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传播符号,进而衍生创作为工业产品。运用数字化分析技术实现衍生产品的个性化与定制化设计,创新并推出区域文化特色与产品。

3.5.2 与省新闻出版局合作,共建包装印刷品检测中心 与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共建省级包装印刷品检测中心,提升中心功能,中心独立运营,采用公司化运作,建成立足四川,辐射西南的权威检测机构,服务行业企业。

3.5.3 组建研发创新团队,校企共同开展应用型科研 由工作室大师领衔,凝聚专业群科研型专兼职教师,组成研发创新团队。与企业联合开展工艺研发和科研攻关等工作,积极申报校级或省级纵向科研课题。

3.6 完善各项制度,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平台,提高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3.6.1 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从合作育人到联合科研 加强与企业深入开展教学和课程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充分对接,同时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加科研与社会服务,围绕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开展人才培养、技术改进与创新、资格考证(认证)、技术协作等,助力行业人才转岗升级[7]。

3.6.2 校企共建区域技术服务平台,拓宽科研与社会服务视野 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平台,依托本专业群教学资源和优质企业资源,搭建多样化的培训与学习平台,面向成都各市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退役军人等社会人员,以及有学历和提升技能水平意愿的企业员工,培训摄影摄像、图形图像处理、印刷包装等技能,完善专业群成人学历教育,促进社会人员就业创业[8]。

3.6.3 采用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快科研实体改革和成果转化 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奖励、职务职称晋升等制度,将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作为教师晋升的依据,同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充分调动教师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提升科研成果质量,促进企业技术改造。

猜你喜欢

校企数字专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答数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数字看G20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