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贵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2021-07-09胡瑞波徐本丽

湖南包装 2021年3期
关键词:挑花贵阳文创

胡瑞波 徐本丽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在新时代下背景下,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当前百余所高校开展的非遗研培工作卓见成效,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库贵阳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数字化保护服务项目、非遗数据资源著录等工作已完成。贵安新区也以文旅融合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在景区规划建设了一批非遗展示馆,组织传统歌舞、工艺展演,建设非遗小镇、推出特色旅游产品,这些已经取得的成果都将成为贵州非遗保护、发展的坚实基础。但非遗与现代社会和大众生活之间仍然保持着距离,尚未实现活态传承的终极目的。文章以贵阳贵安非遗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以期在探索非遗融合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当前,文化强国战略和非遗的活态传承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由此,各级政府、高校、企业等社会团体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起来展开了非遗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促进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贵阳贵安非遗融合发展路径探索理论的形成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非遗融合发展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当前将非遗与数字技术、高等教育、旅游业、文创产业融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阳贵安非遗融合发展的4条路径,分别是非遗+数字化、非遗+高等教育、非遗+旅游、非遗+文化产业。如图1所示,一方面,这4条融合路径满足了非遗保护的诉求:首先,非遗需要利用现代的数字化技术进行资料整理,使其保持原有的面貌,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让从来没有读过大学的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让非遗文化走进青年一代的学习、生活当中,增强非遗的传承后劲,为其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再次,以旅游为载体,通过旅游活动传播非遗,增强游客对于非遗的认识和了解;最后,将非遗与产业相结合,才能使其走向大众视野,通过提取时尚元素和按照当代人的审美方式来进行创作,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与非遗的融合也分别满足了这4条路径的发展诉求:首先,数字技术通过对现存的非遗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等方式实现了信息的资源化,体现了数字技术的社会效益和价值;其次,非遗的融入能够充实高校的校园文化,使高校更具地方特色,同时也有助于青年对民族文化的习得、建立文化自信;再次,非遗融入旅游业能够丰富旅游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丰富旅游产品的供给,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最后,非遗元素的注入,能够鉴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产品,彰显本民族特色,帮助文创产业创新创业发展。

图1 贵阳贵安非遗融合发展路径

2 贵阳贵安文化创意产业与非遗融合发展实施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业态,它可以打破产业边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1]。文创产品本身就是非遗的一种载体,如能将非遗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让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创意的形式与当下生活重新发生关联,就能够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说过:“我们现在不光要发展经济,也要重新认识人文资源,要回头看到这种资源给我们带来的影响。[2]”将非遗融合于文创当中,充分利用资源,实现整合跨界资源,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成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缩短非遗与大众间的距离。

2.1 建立非遗素材资源库

目前,贵阳市政府投资1 050万元组织实施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贵阳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数字化保护服务项目,对近百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以保护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并将其纳入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截至目前,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贵阳市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数字化保护服务项目已完成非遗项目110个,非遗视频60个、非遗短视频52个。在此基础上,贵阳贵安的非遗类文创产品设计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数字化资源,在其中筛选出适合的非遗元素进行文创产品开发,建立非遗类文创产品资料库,为非遗文创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2.2 建立“传承人+设计师”的合作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指在有重要价值的非遗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3]。他们的优势就是充分了解非遗项目,可以为非遗类文创产品提供资源和素材,但他们的劣势就是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年龄偏大,很难根据当代社会的审美需求设计出受欢迎的文创产品。设计师的优势就是有美术功底、设计技能和市场意识,但在非遗类文创产品方面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所以建立“传承人+设计师”的合作开发模式,两者取长补短,共同推出好的非遗类文创产品。

2.3 金字塔式的非遗类文创产品研发模式

以花溪苗绣为例,伴随现代化发展,苗绣制作的服饰已不再是人们的日常服饰,更多的是做成展览品、收藏品,受众因此大大缩小,也不利于这项非遗的传播。如果采用金字塔式的产品定位,将非遗类文创产品置于塔基,将传统的服务于大众的苗绣日常用品作为金字塔的中坚力量,将用于展览、收藏的苗绣置于塔尖。在产品生产的数量上由上到下逐渐增高,在产品的价格上由上到下逐渐降低。

2.4 新媒体推广模式

目前,非遗产品相关人员都关注非遗的生产、设计问题,忽视了非遗产品的营销,导致很多优秀的非遗产品被生产出来之后却鲜少受到关注。现在已经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当主播,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宣传平台也非常丰富,各种短视频层出不穷。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门的非遗产品营销团队,对非遗文创产品的生产者、非遗传承人进行帮扶,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直播间、线上销售平台,通过抖音、快手、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非遗文创产品的理念、文化内涵、制作过程进行展示宣传并销售,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增加产品的销售量,缩小产品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3 贵阳贵安高等教育与非遗融合实施路径

高校作为教育人才、传播知识的主体,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作用,还具有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功能[4]。贵阳贵安新区是贵州的高校聚集区,由14所高校和职业院校组成,拥有丰富的学术和教学资源。这一背景和条件使得贵阳贵安非遗与高校融合发展成为趋势和必然。

3.1 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

在贵州省文化厅和省非遗中心的支持下,贵州省目前有15所非遗研培单位,经过2年来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培训经验,已逐步探索了一条适合贵州本土化的研培道路。目前贵阳贵安非遗研培除了安排贵州师范大学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大学资源有待充分利用。

3.2 高校非遗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方向。将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是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5]。通过将非遗融入校园的建筑、设施当中,建立非遗或单项的刺绣、蜡染、侗族大歌社团、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展主题讲座等方式,营造极具地方特色、充满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

3.3 高校非遗教育教学体系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是对传承人的培养,高校的核心职能是培养人才,教育教学体系直接联系师生、联通知识、对接地方文化,是二者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6]。因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运而生的就业岗位有非遗普查、认定、建档、保存和传播等,高校人才培养成果应与市场接轨,培养非遗保护的专业人才,实现专业化、学科化和规范化[7]。高校可通过成立相关专业,培养非遗职业型和研究型人才、针对非遗相关专业开设必修课程、针对全校学生开设非遗选修课程、开展非遗讲座、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活动等方式,让非遗和学生全面地接触,鼓励学生把保护非遗作为自己的职业,喜欢非遗、传承非遗。

3.4 高校图书馆非遗数据库建设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具有人杰地灵的优势,有责任和义务开展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工作。一方面能够丰富图书馆的内容和功能,增加图书馆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地方文化建设,帮助高校、师生建立文化自信。目前,国家在大力发展非遗的数字化保护,高校图书馆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互助互利,共同为地方的非遗保护奉献力量。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举办非遗展览,将非遗以物品、图片、文字等不同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拉近非遗与全校师生的距离。

4 贵阳贵安数字技术与非遗融合实施路径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承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传播和数据库建设,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科学实践保护工作,提供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培训和相关咨询服务工作的重要平台。但目前该平台仅能通过文字、图片来介绍贵州非遗项目,缺少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数字化展示,目前完成的非遗数字化成果也没有在该平台进行展示。贵阳数字博物馆APP是一个线上博物馆展示平台,市民可以在上面查看贵阳所有的博物馆资讯或直接看3D模型,这个APP于2016年就在PC端和移动端同时上线,但至今移动端仍不能使用。“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是目前贵阳非遗数字化展示最全面、完善的平台,但没有推广开来,让这些数字化成果束之高阁,未达到非遗数字化的真正目的。虽然目前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进一步完善。

4.1 完善非遗数字化相关法律法规,推进非遗数字化保护项目

非遗的数字化保护是一个新的技术手段,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利于工作的开展。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非遗数字化工作更加规范,也让各级各部门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指导。其次,非遗数字化工作有关部门在现有成果、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非遗数字化项目的发展进程,将更多的非遗项目纳入数字化保护当中,并建立部门之间的沟通平台,节约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2 丰富非遗数字化展示和传播形式

首先,完善数字化展示平台。相关部门应重视这些平台在非遗数字化保护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增加平台建设资金等方式让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贵阳数字博物馆等平台更新、完善起来,增添非遗资源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就贵阳数字博物馆而言,目前移动端还不能正常使用,而现在相对于电脑而言,手机的普及率高得多,人们使用起来也更加便利,尽快完善手机端的功能,让市民享受到数字博物馆的服务。其次,创新数字化展示形式。目前贵阳非遗数字化展示方式还停留在网站展示阶段,缺乏非遗数字化成果与大众的互动功能,缺乏体验感。用VR、AR等技术手段增强非遗传播的真实感、互动感或非遗数字化资源应用于文化传媒当中,将非遗融入影视作品或开发相关目标游戏等,让大众在休闲娱乐过程中与非遗互动。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冗长的文字介绍和单调的图片不能对他们产生吸引力,制作动画片、动漫等让非遗融入他们的生活,建立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意识[8]。数字已占据人们的大部分生活,这给传播和推广非遗数字化提供了很好的时代机遇,但目前还需要认识并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创新传播形式,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5 贵阳贵安旅游业与非遗融合实施路径

5.1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的前提是非遗要具有吸引力,但非遗之所以具有吸引力除了某种客观属性之外,还往往是人为建构主观因素。简而言之就是要讲好故事,使旅游者产生相应的身份认同,并由此产生出游动机,进而促使非遗和旅游融合得以实现。例如,一个好的非遗产品,除了其本身的客观属性之外,应该还要讲好五大故事:造型、色彩、材料、工艺、文化,要把这些故事讲出来,强化非遗的旅游吸引力。以贵阳市花溪刺绣为例,在造型上:花溪苗绣中常见的挑花图案有猪蹄杈、牛蹄杈、牛头、羊头、荷花、稻穗、田园、铜鼓、太阳、苗王印等,这些图案代表着苗族同胞们追念祖先、记录历史、表达爱情、记录生活场景、美化自己等。在色彩上:随着时代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时期苗族同胞们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偏好。在1900年以前,苗族挑花以自织青麻布为底布,色彩单纯雅致,挑花上以银色为主,白色为辅,加以少量彩色,图案呈几何化。1900—1966年,挑花底布仍以青色麻布为主,出现少量青色土棉布,颜色逐渐多彩华丽,以红绸为主,黄、绿、白等为辅,图案更加丰富。1967年之后,挑花的底布色彩开始多样化,有红、蓝、黄、白、黑等,挑花用的彩线从材质到颜色都丰富多彩,构图更加自由,并开始模仿现代纺织的图案。在材料上,花溪区位于贵州高原的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为花溪苗绣挑花的原料“麻”和用于提取染料的“蓝草”提供了生长条件。勤劳的苗族妇女用人工种植的火麻提取麻,将麻纺成纱、织成布,再用蓝草制成染料给布染色,就得到了当地常用的服饰面料。在工艺上,花溪苗绣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与此同时穿插其他的工艺手法,如挑中带绣、染中带绣、织绣结合,从而实现服饰图案的花团锦簇、流光溢彩。在文化上,由于苗族没有文字,花溪苗族挑花成为了本民族历史和传说的载体,广泛运用于苗族的日常生活如节庆、择偶、婚丧、宗教仪式的服饰中,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在苗族人眼里,苗绣挑花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女子聪明才智的标准,不会挑花的女子很难找到婆家。因此,苗族姑娘们从七八岁开始,就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下学习挑花。

5.2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性和可参观性

当非遗成为旅游吸引物之后,让文化外显,使其具备“参观性”,让旅游者能够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这就成了非遗与旅游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目前的实践当中,非遗的可参观性有3种模式:①博物馆模式。针对可以移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放于固定的场所,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集中展示,再赋予相应讲解,给游客文化体验。而对于不可移动的非遗就采用就地保护的方式,展示其原生性。②节庆演艺模式。这种展示模式起源于传统节庆活动,现已发展为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表演相融合的文化展示模式。③历史古镇模式。将非遗与当地人的生活融为一体,通过烟火气息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6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创产业、高等教育、数字化技术、旅游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也解决了相互之间的发展需要。在融合过程中积极采用多条路径、方法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非遗传承的数字化,非遗、高校、旅游和产业的融合,不断地提炼时尚元素和当代人的审美特征相结合,不断地为非遗的旧有模式赋予新的生命力,使其融入现代社会和大众生活,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猜你喜欢

挑花贵阳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浅析雪峰山地区花瑶挑花的历史及传承现状
高速通到我的家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找朋友
挑花看“妹”
贵阳城乡“三变”了不得
贵阳数据共享开放条例亮点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