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色题材雕塑艺术的当代性表现

2021-07-09郑先觉孙兰

湖南包装 2021年3期
关键词:题材雕塑革命

郑先觉 孙兰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国红色题材雕塑是红色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红色雕塑创作最根本的目的是用生动形象的艺术作品缅怀先烈。它用直观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特定的内容穿越时空,成为沟通交流的实体。雕塑作品通过在象征性的结构上、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表现,体现当代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的生存方式的价值判断、人文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1 “红色”与红色题材的含义

红色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喜事、喜悦和吉祥。红色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象征热情、进步、革命和胜利。红旗、红头巾、红色政权、红心等都暗示着它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高举“红旗”,组成“红军”,建设“红区”,实现了社会主义。红色是“无产阶级”“共产党”的代名词,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象征。红色文化在当下被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定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发展融合出来的特色文化[1]。红色文化确立了几代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形成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等观念;形成了追求自由、思想解放等意识,影响和重塑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道德和审美情趣。

“红色题材”概念的出现有着特定的时代语境,其代表性内容是革命题材。因此,当代人们看待革命历史的视角、立场、价值观与过去完全不同,今天所涉及的红色题材不再完全是过去革命题材的范畴,它涵盖的内容多针对后革命时代,有着消费时代的趣味,通过逻辑和意识形态再现了当今革命时代的人和事。红色是从现有的革命性历史物品的意义转换成红色素材概念,当人们从世俗的、大众的消费主义的眼光来看待那些革命的人和事就会发现和革命对立面不同的非革命性[1]。红色题材内容实际上指代中国红色文艺作品,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独特文艺形式。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的当代意义,在于通过戏剧、曲艺、音乐、美术、文学等文艺形式把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改革置于现实基础上创造性地赋予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元素及政治意义,创作者以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于现实题材的创作。红色题材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起来的现代文艺形态,从其诞生之日起,它就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

2 红色题材雕塑的当代价值

2.1 当代性含义与特点

当代性在艺术史和社会发展史上被描绘成不断发展变化的时间概念,它是指具有特殊意图的一种艺术和理论结构,它的意图是通过作品本身建构表现出独特的历史性。当代性指向当下,就是指一种处于进行时态的不断发展着的现在。艺术家和理论家们通过自觉思考“现在”的情况和局限性,通过以个性化的观点、语言和参考将“现在”这一长时间概念本质化。根据海德格尔的意见,“当代和未来、现在”和“过去”需要放到同一语境一起来思考,当代既包含过去,又蕴藏着未来,当代性的本身粘合着过去的痕迹,它的多样性不容许人们放弃或简单继承。从精神意义上讲,“当代性”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人文、社会意识和人类生存状态采取更加革新、激进的姿态的“当下思考”[2]。在表现形式上,“当代性”让艺术创作摆脱传统的美学经验,不断地探寻表达形式的新可能性,启发人们对原来的艺术形式和固有的经验产生疑问,人们的思想表达也需要在颠覆与构建的双重语境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当代性”是一种新的时间意识,这种时间意识总是在传统的对立中指向无限进步的未来,呈现出直线性时间意识,正是这种对“现代”的感知状态,使中国当代红色素材的雕刻艺术从兴起至今都保持着积极的反思社会功能和创造热情要求。在综合性的艺术媒介和新兴的技术形式影响下,艺术家将所有可能的语言符号和载体更广泛地融合到对“当代”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中。人们在对以红色为题材的雕塑“当代性”的理解上,从相对复杂的表述逐渐形成共识,使当代红色雕塑艺术持续、健康发展。当然,“当代”只有以“固态化”的形式呈现在历史状态中,它才是永恒的,但“固态化的现在”是不断地被打破、生成、固化的循环,才会成为“永恒的当下”。

2.2 红色题材雕塑创作的当代价值

艺术的力量贯穿于社会各个领域,雕塑的本质在于确认它所表现事物的真实性。雕塑艺术的发展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都是时代精神体现,它与时代背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当代红色题材雕塑艺术创作的意义就是要弘扬时代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精髓,坚守“本土化”和时代性,弘扬人的“真、善、美”。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为了更好地转变和重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和价值体系,人们需要建立起有益的文化资源基础。基于当代红色题材雕塑艺术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充满了新的活力。无论是素材选择,还是艺术手法表现,都必须丰富多彩。经典红色题材雕塑从其诞生就具有了不可替代性,雕塑所蕴含的自强不息、不断向上的民族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即使在今天,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那些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仍能激励着年轻一代[3]。所以,红色题材雕塑创作既是对经典红色文化的传播,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历史传承。红色题材雕塑作为一门表现艺术,其创作的目的就是再一次将红色经典的人物和场景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从而使大众更直接地领悟中国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

红色雕塑题材的创作是借助视觉语言这个媒介为对象,实现对历史远景和历史形象再现。它的意义与价值既是对公民深刻铭记民族历史记忆的体现,也是唤醒民众对其持续和觉醒的表现。历史的深刻记忆是民族希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个不牢记过去的民族,未来也将是一片迷茫,红色题材雕塑的艺术创作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4]。相比过去,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其时代旋律有所不同,根据其区别化的历史背景,即使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与评价观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红色题材雕塑创作是以真实历史环境为主体的客观化再现,雕塑创作内容在必须符合雕塑艺术创作的视觉表现要求的同时,必须以时代发展需要为背景,这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坚守的底线。

3 红色题材雕塑艺术的当代性表现

中国当代红色题材雕塑艺术的当代性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在以形写意、形神结合方式;另一种是以观念性、符号化形式为主的内在精神传达方式。

3.1 以形写意、形神结合

现代中国红色题材雕塑当代性以表现普世救国、服务政治和社会建设为主要内容,赋予作品典型形象和纪念性、政治性。主题选择和形式表达方式比任何时候都自由自在。不再过度注重作品对政治的反映,把现实主义的范畴构想与现实主义的内容、观念结合流行艺术消解了对艺术的政治标签和加强对人类生命的关心,不再强调作品过剩的空间、体积感、成熟感和永久性。对雕塑的价值意义不再过分强调内容而放弃形式,为艺术家追求个人的语言符号和风格创造了机会。在雕塑的形体语言或文化内涵表现上都打破了雄伟叙事形式化,文化内涵表现都突破以往只针对一个仪式化的、理想主义光环笼罩的、宏大叙事的社会现实表现出来的程式化、单一化样式。例如《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塑作品(图1),由于雕塑与中国革命史、文化史乃至各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毛泽东形象和历史意义一直是艺术家创作中的选择题材,青年毛泽东雕塑作为人文审美对象,它的意义作用已经从过去政治上含义转移到了文化上。艺术家为了平衡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和追求新的变化,把历史人物雕塑的形式、观念、技能等结合起来。简明扼要,注重人物形象气质塑造,把人物的“气”塑造成人物的“势”,把人物精神的“意义”通过简化方法巧妙地表达出来。特别是雕刻家对胸部的处理更加精彩,有着简单的线性轮廓和大块面的团块效果。因此,使物像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在简单的处理中,还适当保留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传统雕刻语言,适当地加以夸张和强调,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效果。正是这种简明的手法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故事”[5]。作者通过特写突出毛泽东的表情和动态有明显视觉冲击的特殊画面效果,增强艺术表现力,同时开拓了红色题材雕刻艺术的新表现方式。这座雕像在肃静中,在平和中,表现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理解,作者更加注重形体配色,用独特雕塑语言和表现力,大力表现毛泽东的丰功伟绩和英雄气概,追求高度的感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雕塑以隐喻的形式,向观众一一讲述背后的故事,主题创作的核心内容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以红色精神为支柱,强调以爱国心理、改革精神、创新能力为内容的客观存在。雕塑创作背后蕴藏着丰富的中国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精神提炼、综合、推广,为广大人民群众有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感召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号召力,增强了人民的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图1 《长沙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雕塑作品

3.2 观念性、符号化内在形式表现

观念性和符号化成为中国雕塑艺术追求“当代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艺术家们在观念上彻底地解构了传统雕塑的造型规则。表现内容由原来的政治服从转化成对政治的反思和对人性的觉醒。雕刻家试图通过观念性和符号化的作品传达思想,并打破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界限,突出颠覆性和先锋性,追求艺术创作的新鲜感和变化。例如,红色题材雕塑作品《井冈红旗》(图2),一件可以被视为近现代集观念性、符号化较为突出的代表性红色题材雕塑作品。该作品高19.27 m,跨度27 m,造型简练、概括,寓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材质为内钢骨架,外喷氟碳漆。高高飘扬的红旗中刻有五角星、镰刀和“井冈山”3个字,闪闪发光。它摆脱了对真实革命红旗的模仿形式,而是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藏着作者对革命精神气质、思想、心理等方面因素的理解,以符号化形式巧妙地表现出作品的形式美感。雄伟壮观的“井冈红旗”,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如屹立不倒的巨石,它就像烈火一样在井冈山熊熊燃烧。寓意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从井冈山燎原;它像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矗立在四面环山的平畴之上,刺向苍穹,昭示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向胜利的3层寓意。作品以解构、颠覆、挪用等方式消解具象人物雕塑在内容表现上的单一性,从形式、观念方面进行了反思和突破,改变了以往传统雕塑构图处理上习惯采用的非叙事性的表现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将历史与事实、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让世人感受到中国革命先烈奋发的意识和民族崛起精神[5]。在《井冈红旗》雕塑艺术创作中,雕塑者通过对红旗的描写,一种与中国革命主题有直接关联的事物,予以间接的某种暗示,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精神,这是一种典型象征性创作手法。通过红旗的象征意义,让人们在无意识描写和有意识联想中国革命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这种通过借助红旗的原型,通过意识性的思维转化,传达出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含义,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表达,使整个雕塑作品在平衡、平和的结构中,以线条为主的造型创造了雕塑的扩张感,而有强度的线条则塑造出一种革命的坚定性格和崇高人格,深沉的红色和谐显示出沉郁的古典境界,整个画面庄严、辉煌、崇高。作品以隐喻的方式承载了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的斗争精神,铭记着革命先驱的伟大功绩。艺术家以写意性的手法不断重复一些历史事件、片断,把这些历史经验形成集体意识的核心部分,向中国观众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

图2 《井冈红旗》

4 结语

红色题材雕塑艺术是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和生动人生的光辉结晶。它以雕塑的外在形式充分发挥中国革命文化内在的发散力和穿透力,增强中国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它让人们不会忘记、忽略或割断与这种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增强人文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因此,以红色为题材的雕刻艺术的当代表现,应该建立在以中华民族复兴,爱国主义精神建设为内容的基础上[6]。红色题材雕塑文化的当代性表达和传播对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蕴含着独特优势,其文化的凝聚力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题材雕塑革命
巨型雕塑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我的破烂雕塑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写实雕塑
中国的出行革命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