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钟南山 大医精诚①

2021-07-08路玉美

连环画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钟南山医院研究

路玉美

在医疗卫生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医者,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他的名字与生命、与国家、与人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显示出了科学家严谨的工作作风与高度的责任感。

他就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之一——钟南山。

1 1936年10月20日,南京中央医院,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哭声响亮。父母为他取名钟南山。一则孩子在南京中央医院出生,医院就在南京钟山的南面;二则山之刚毅、沉稳、胸襟广阔,亦契合父亲心中男子汉的品性。

2 钟南山的父母均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父亲钟世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儿科医生。母亲廖月琴也是位优秀的医生,曾担任华南肿瘤医院 (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副院长,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3 抗战结束后,时任中央医院副院长的钟世藩,带着一家人,坐着汽车,随医院从贵州迁至广州。1949年,钟世藩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从事病毒研究工作。

4 18岁时,钟南山为自己的人生做了第一个关键的选择——报考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当年广东省考上北京医学院的仅有五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

5 在北京医学院读书期间,钟南山不仅品学兼优,而且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各项文体活动中都非常活跃。

6 他在体育竞技方面的特长尤为突出,曾在高校运动会上获得冠军。经过集训,1959年,钟南山在首届全运会比赛测验上以54.4秒的成绩打破了400米跨栏全国纪录。1961年,钟南山获得北京市运动会男子十项全能亚军。

7 毕业后,钟南山留校做辅导员。他在北京的姨婆家认识了一位姑娘,叫李少芬,是当时中国女篮主力队员。他们相恋了。1963年底,钟南山和李少芬在北京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8 在行医路上,钟南山却历经坎坷。1964年底,他下放山东乳山,1966年才回到北京。“文革”开始后,远在广州的父母受到严重冲击,父亲钟世藩被下放,母亲廖月琴在“文革”中去世。1968年,鐘南山成为学院的锅炉工。

9 1971年,妻子李少芬重新披挂,进入部队篮球队。为了解决她的后顾之忧,一纸调函将钟南山从北京调回广州,他终于回到了父亲、妻子和儿子身边,成为广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医生。

10 一天,钟世藩忽然问钟南山:“南山,你今年几岁了?”钟南山不假思索地回答:“35岁。”“35岁了,真可怕……”钟世藩若有所思,若有所失。钟南山如被重拳一击。从1960年毕业到现在,已经过去11年了。

11 到院后,钟南山开始在门诊、急诊工作。八个月后,他瘦得脱了形,人也变得沉默、严肃了。他记录了四大本医疗笔记,处理病患游刃有余。同事们都认为,他的水平已经相当于主治医生了。

12 1972年,医院接到了中央号召全国医疗系统开展“慢性支气管炎群防群治”工作的指示,决定成立一个防治小组。大家都知道,研究慢性支气管炎难出成果,染病的风险也高,没人愿意去。领导找到钟南山,他没推托。

13 钟南山由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渐渐进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领域。1974年和1975年,慢性支气管炎防治小组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填补了广州地区多年来在国家一级医学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空白。

14 1978年,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钟南山作为广东省代表参加这次盛会。他与人合作撰写的论文《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被评为国家科委全国科学大会成果一等奖。

15 1979年,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正式成立。钟南山出任副所长。教育部组织公费出国留学考试,选拔人才走出国门。1979年9月,钟南山入选公费出国人员名单,获得了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深造的机会。

16 钟南山千里迢迢来到英国,刚到便给导师弗兰里教授去信,表达了对导师的敬仰,期待见面。不料,一个多月后,他才收到导师弗兰里的信,信中语气冷淡。弗兰里对中国人的医学研究水平充满质疑,根本不欢迎他。

17 钟南山并没有气馁,他为自己在爱丁堡大学附属皇家医院的学习设定了研究方向:研究一氧化碳对血液氧气运输的影响。这个研究方向既符合自己在国内进行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也和导师弗兰里期待开展的项目相契合。

18 实验正进行到紧要关头,研究血液氧气运输影响所必备的仪器突然出了故障,购置新仪器又需要时间。只有两年学习时间的钟南山等不及,他决定亲自动手修理。维修时需要进行血液检测,钟南山毫不犹豫从自己身上抽血。终于,30次,800毫升鲜血,“唤醒”了这台仪器。

19 仪器修好后,钟南山开始自己的实验研究。用什么做实验品?他决定自己当“小白鼠”。他一边吸入一氧化碳,一边让同行从自己身上抽血监测。当血液里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时,他感到天旋地转,极度难受,但心里却无比欢喜。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实验结果。

20 两个月之后,钟南山向导师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证实了弗兰里之前得出的推导公式不完整。弗兰里非常高兴地说:“我一定要尽全力将你的研究推荐给全英医学研究会。”弗兰里的眼中再无质疑。

21 弗兰里为钟南山安排了一次“啤酒讨论会”。钟南山的报告《一氧化碳对血液氧气运输的影响》获得了皇家医院呼吸科、麻醉科、内分泌科全体医务人员的一致认可。

22 钟南山在全英医学研究会上做的精彩报告,让他得到了10月赴奧地利参加欧洲免疫学会议的邀请。会上他又认识了伦敦大学附属圣·巴弗勒姆医院胸科主任戴维。戴维发出邀请,希望和钟南山一起研究哮喘病介质。

23 1981年,钟南山离开了爱丁堡大学,赴伦敦继续进修。离别前夕,弗兰里夫人专门为他安排了道别酒会。一声声祝福、一个个惜别的拥抱、一件件离别的礼物,将钟南山淹没在友爱的海洋里。

24 钟南山在做“人工呼吸对肺部氧气运输的影响”实验时,发现自己的实验结果与英国学术权威克尔教授的一篇论文结论相反,他就此写了《关于氧气对呼吸衰竭病人肺部分流的影响》的论文,并在爱丁堡皇家医院麻醉科做了报告。

25 另外一位学术权威杜鲁门被钟南山严谨治学、坚持真理的精神折服,认为此文很有价值,马上推荐给了全英麻醉学术研究会。钟南山应邀参加9月在剑桥大学举行的全英麻醉学术研究会并做报告。钟南山一下车,就看见前来欢迎他的杜鲁门。两位惺惺相惜的朋友相见,格外高兴。

26 钟南山报告完毕,台下的学者们惊呆了。这位黄皮肤的亚洲人居然胆敢挑战学术界赫赫有名的克尔!但是,他的发言逻辑严谨、数据确凿。克尔教授的跟随者一连向钟南山提出了12个问题,都被钟南山有力驳回。

27 会议常委一致举手通过了这篇论文。会议主持人、英国临床研究中心麻醉科主任勒恩教授,衷心祝贺钟南山的成功。他说,来自中国的钟南山的研究是创造性的。钟南山心头一热,自豪感与成就感涌上心头。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钟南山医院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礼赞钟南山
礼赞钟南山
钟南山:胡吃胡喝要遭殃
钟南山,谁人不从少年来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