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支架前后家属该做什么
2021-07-08刘健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病,由其导致的死亡也排在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对该病的预防,但在这个过程中,重点预防哪些风险因素能有效保护心脑血管,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有些做法也不太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刘健教授,就大家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
目前,冠脉支架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从患者出现症状开始,照顾者就要承担起陪伴、决策、护理,甚至抢救等责任。但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照顾者的角色和需求并不同。
诊断期:全面考虑,作出决策。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常面临一系列问题,比如是否接受支架手术,放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去哪家医院手术……此时就需要一位冷静、理智的家属了解和沟通情况,并作出决策。如果患者是突发心梗,冠状动脉完全闭塞,需要尽快开通动脉,若所在医院具备介入手术的条件,应马上手术,否则应考虑由120转院或接受溶栓治疗;如果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检查发现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此时需要评估动脉狭窄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
对于是放国产支架还是进口支架,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家庭经济情况来定。支架技术源于西方,进口支架完成的研究更早更全面,但国产支架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质量和疗效均不逊于进口支架,且费用相对低廉。另外,家属要与医生沟通植入支架的数量,评估术后长期用药的费用,从而做好思想和资金准备。
在医院选择方面,要考量两个因素:一是医院是否擁有先进的诊疗技术、完备的硬件设施、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以及著名专家和团队;二是医院是否有多年开展冠脉介入治疗的经验,若两个条件都满足,可成为首选。
围手术期:术前疏导,术后护理。手术前后称为围手术期,此时照顾者转换为陪护角色。手术前,除了陪同患者做术前检查、熟悉术后护理方式外,更重要的是疏导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情绪,家人的陪伴和安慰对于手术成败至关重要。
术后,家属需要提醒患者制动患肢,帮其变换体位,从药物治疗、饮水、膳食、心理、运动等方面进行护理。需要注意,介入治疗只是开通了血管,并不能治愈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仍需接受治疗,预防再次发病。患者应坚持服药,同时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康复期:支持患者回归社会。患者出院后,更多问题将纷至沓来,照顾者需要了解术后的治疗方案、复诊计划、康复方式和日常护理等。
支架术后,患者至少需要服用1年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家人要提醒患者规律服药,并帮助监测病情,比如血压、血糖,留意是否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如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黑便等。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要到医院复查,如果有特殊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复诊。
康复方面,运动康复和心理康复都应重视。不少患者植入支架后,总担心支架移位,剧烈运动后会掉下来,甚至连穿衣服都小心翼翼。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支架植入操作顺利,术中支架贴壁良好,是完全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的。一般建议,体育锻炼可在术后1个月后开始,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可选择中低强度的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但千万不要太剧烈。另外,大部分心脏支架术后患者都能回归社会,家属要帮他们建立自信,支持其重新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康复初期,照顾者的压力最大,患者治疗、康复和护理重担都落在他们身上。因此,照顾者除了掌握陪护技能外,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照顾好身体。
日常护理方面,患者要做到均衡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切忌卧床过多或久坐。照顾者还应了解一些急救知识,以防患者出现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