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成公主张廷芳的旷世之爱

2021-07-08石榴子

百姓生活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成公主西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石榴子

1972年,北京姑娘张廷芳,沿着跟文成公主几乎一样的路线进藏,并在雪域高原安家,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她说,这一切的起点,都是因为爱情。

文艺青年,喜结连理

1965年,张廷芳与西藏藏族小伙次旺俊美同时考进了北京师范大学。196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宣传队,两个文艺青年相识了。次旺俊美会吹笛子,会打扬琴,能歌善舞,普通话说得好,特别阳光。尽管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提到次旺俊美时,张廷芳的眼睛里仍然掩饰不住少女般的欣赏和钦慕。

1971年那个秋天,次旺俊美向张廷芳表白,得知张廷芳是家里唯一的女孩,次旺俊美觉得自己的表白过于自私。次旺俊美向张廷芳透露了毕业后的想法:“我很可能要回西藏,毕竟西藏还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

次旺俊美的单纯、善良和才华,让张廷芳决定和次旺俊美携手一生。1971年12月31日,张廷芳与次旺俊美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间教室里,在老师、同学和亲友的祝福声中,举行了庄重而热烈的婚礼。

结婚后,张廷芳与次旺俊美主动向组织申请,要求去西藏工作。两人也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献身西藏的教育事业。尽管张廷芳的父母有些不舍,但还是尊重了张廷芳与次旺俊美的决定。

15天才到拉萨,这一路很艰难

尽管有着近乎莽撞的勇气,进藏这一路,还是让张廷芳受了不少罪。

1972年,张廷芳与次旺俊美先从北京到西安,然后沿着跟文成公主几乎一样的路线进藏,硬座火车转汽车,走了15天。

当时进藏,远比现在艰难得多。因为旅途的颠簸劳顿和严重的高原反应,张廷芳吃不下饭,甚至躺都没办法躺。

到拉萨后,张廷芳与次旺俊美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师范学校当老师。张廷芳在汉语教研组,次旺俊美在藏文教研组。

当时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藏族,只懂藏语,不懂汉语。一开始,学生说什么张廷芳听不懂,学生也听不懂张廷芳在讲什么。学生说:“这个北京姑娘说话好听,但我们什么也不明白。”

张廷芳与次旺俊美商量了解决方法。次旺俊美把汉语生词翻译成藏语,张廷芳上课时再让学生抄在黑板上。此外,张廷芳与次旺俊美还编写了一套汉语拼音、汉字、藏文三对照的《汉语文》教材,学生的汉语水平也终于慢慢提高了上去。

天各一方,根在拉萨

1983年,张廷芳与次旺俊美迎来了新的任务,参与筹建青藏高原第一所大学——西藏大学。当时条件落后,处处都是困难,张廷芳与次旺俊美整天废寝忘食地工作。1985年,西藏大学成立,当时40岁的次旺俊美担任了第一任校长,张廷芳担任汉语系副主任。“这是建在西藏本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向世界宣告了这里可以办大学。”张廷芳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1992年,次旺俊美被调到西藏民族学院担任院长,学院在陕西咸阳,而张廷芳没有与次旺俊美“比翼双飞”。

张廷芳说:“我到西藏,不能给父母尽孝。但我不能两边都不管不顾,所以我决定留在拉萨,照顾次旺俊美70岁的母亲。而且我觉得,我留在拉萨,根就扎在了拉萨,次旺俊美就一定能回来。”

花朵无言,道尽一往深情

2006年,张廷芳与次旺俊美都已退居二线,不过这并没有让两人停下忙碌的脚步。张廷芳忙于西藏大学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工作,次旺俊美则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西藏贝叶经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中,编纂贝叶经总目录、影印大全,参与制定相关保护法律法规……次旺俊美也被学术界称为“西藏贝叶经的掌门人”。

青藏铁路通车后,张廷芳与次旺俊美约定,等退休了,坐着火车重新走一次当年进藏的路线。两人还有好些愿望:一起看遍北京城,一起去一次海南……只是,这些愿望最终变成了遗憾。

2013年10月,有关西藏贝叶经的工作告一段落,张廷芳与次旺俊美终于有了属于两人的时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2014年初,次旺俊美被查出癌症晚期,12月5日,便匆匆离开了人世。

现在,张廷芳的微信头像是一把勿忘我和白玫瑰,这是次旺俊美去世100天时,张廷芳为次旺俊美摆的花束。花朵无言,却道尽一往深情。

如今的西藏,以各种魅力吸引着人们踏足这片神奇的土地。在将近半个世纪前,一位年轻女子翻山越岭,为的是爱情。而在1300多年前,另一位年轻女子长途跋涉,为的是民族大义。或许缘由迥异,但又殊途同归。

猜你喜欢

文成公主西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西藏大学2022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新时代“文成公主”
——西北民族大学于洪志教授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西藏大学2014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