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7-08许爱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慢性病病情研究组

许爱芳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据数据统计,我国慢性病的发生率约为17.5%,至2020年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将占我国死亡人数的70%[1-2]。社区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及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对预防及减少慢性病具有积极作用。针对老年慢性病除了临床对症治疗外还需配合有效的疾病管理来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通过症状认识疾病,提高自身遵医行为以保证治疗效果[3-4]。本研究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健康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病区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自愿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且排除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伴有严重并发症、精神疾患、认知及沟通障碍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受试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83岁,平均(71.65±3.53)岁;病程4~20年,平均(13.23±3.56)年,高血压11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8例,其他慢性疾病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平均(71.82±3.63)岁;病程4~20年,平均(13.61±3.96)年,高血压12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7例,其他慢性疾病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管理模式,口头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科学饮食、定期监测病情等。研究组患者接受健康管理模式,具体为:(1)建立健康档案:患者就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为患者建立详细的个人健康管理档案,全面评估疾病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的干预方案。(2)健康教育:定期举办慢性病健康管理知识讲座,全面向患者讲解各类慢性病的病因病机、危险或诱发因素、防治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知晓度。同时发放健康管理手册,做好社区宣传,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自身遵医行为。(3)针对性护理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检查结果、自我健康管理及随访结果给予针对性的饮食及运动指导,向患者讲解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病情监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帮助患者掌握康复指导及风险防护方面相关知识,促进病情康复。(4)自我健康管理:定期监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时评估病情控制及健康风险状况,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理念,提高其自身健康行为。

1.3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达标率,采用医院自制量表对疾病知识与非药物治疗知晓率进行评价,均分为知晓和不知晓;采用我院自制的健康调查问卷从遵医嘱用药、病情监测、科学饮食、坚持运动锻炼及定期复查方面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遵医行为;每个维度均分为是和否。并利用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为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检验采用SPSS 19.0,以(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临床各相关指标变化

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的达标率以及疾病知识与非药物治疗知晓率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临床各相关指标变化 [例(%)]

2.2 遵医行为

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较干预前更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的遵医行为变化 [例(%)]

2.3 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 [例(%)]

3 讨论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致病因素复杂多样、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好发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降低的老年人群,老年人作为当今社会家庭中的角色担当,其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是提升我国整体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有效途径[5-7]。我国健康管理起步较晚,健康服务形式单一,规范性较差,使得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常不理想[8-9]。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慢性病数量的持续增长,目前已引起当今社会的高度重视,防控慢性病已刻不容缓[10]。

慢性病在我国属于常见病种,多数老年人都不同程度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管理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急性发作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是预防及控制慢性疾病的重要途径,其内涵是以预防为工作重心,通过制定一系列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最大限度消除影响病情康复的不利因素,控制病情进展[11-12]。

本研究将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近几年我区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通过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具体病情、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的了解和分析,建立个人档案,为后续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据;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慢性病基础知识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使其可在日常生活中趋利避害,同时也可以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自身遵医行为[13-14];在患者具备信念、意识之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使其从自身管理、用药、饮食等多方面养成良好个人习惯,同时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及时评估病情控制及健康风险状况,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理念,提高其自身健康行为[15-16]。

结果表明,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的达标率以及疾病知识与非药物治疗知晓率较干预前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管理模式可通过各项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疾病认知度,从而有效控制各项临床指标,保证治疗效果。另外,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较干预前更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及遵医行为,保证治疗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各临床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护理质量,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做好我国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对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居民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慢性病病情研究组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