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只引进要点
2021-07-08贾青王均良陕西省西安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文│贾青 王均良(陕西省西安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苏东峰(陕西省大荔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羊只引进是一项非常重要、复杂且慎重的工作,其目的:一是利用引进品种和当地品种杂交育成新的品种或品系;二是利用引进品种的优良基因改良当地品种的某些缺陷以提高其生产性能和综合品质;三是用引进的优良品种进行纯种繁育,建立良种繁育体系,为市场提供更多的高品质的纯种;四是基于市场发展的广阔前景,如羊奶价格看好,引进奶山羊以生产更多的羊奶获得更多。羊只引进工作做得好就能达到引进的目的,促进养羊业发展,否则可能造成引进品种退化、资金浪费,严重的可造成疫病流行,给引入地养羊业带来较大损失。
引种按种源地可分为国内引种和国外引种,按种质属性可分为活体引种和遗传材料引种,其中后者包括卵子、冷冻精液、胚胎等。我国在引种上以国内引种和活体引种为主,常以种羊为主、商品羊为辅。
一、引种准备
1.制订引种方案。为达到引进羊只的目的,需要制订引种方案。作为新进入养羊业的人员或缺乏专业知识的一般养羊户,或者即使是养羊业的专业人员,但对引入品种并不熟悉的,羊只引进时应咨询专业人员,查询引进品种的有关资料做好功课,才能为引进工作提供保障。
2.进行引种试验。在明确了引入品种,需要对原产地的气候、养殖场的饲养方式、草地类型、主要牧草品种、草料组成,以及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外貌特征、种羊标准、主要养殖区进行调查。对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引入养殖场的养殖设施、营养条件、畜牧兽医专业人员能力、育种体系、饲养人员的经验、防疫条件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可按引种方案引种。最好进行小范围的引进试验,观察其适应性,确定引入场能为引进品种提供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引进品种生长良好,引进成功率较大时再行动。
3.引种场的选择。原产地应2~3年无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羊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脓疱等传染病。养殖场选址要偏僻,建场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环保的要求,且要有县级以上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种羊还应有种羊合格证。其养殖品种为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或鉴定的品种,或者是经批准引进的境外品种/配套系。养殖场的设施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应与养殖规模相适应,场内各功能区布局合理,质量管理及育种繁育记录制度完善,羊只标识清楚,系谱记录,检疫防疫记录,羊只发病、诊疗、死亡及无害化处理记录齐全。在确定引种场后,双方签订合同,明确引进品种、年龄、数量、公母比、价格、时间,互相的职责权利等。
4.引进场的准备。引进前对输入地养殖场的隔离舍和饲养用具、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保证空舍7天以上。准备足量优质的草料,抗应激药物、治疗易患的呼吸道疾病及消化道的药物,聘用专业扎实、经验丰富的饲养员。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或种用动物需取得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批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该表具有有效期限,引进工作需在期限内进行,否则需重新办理。选择对引进品种熟悉的专业人员跟车押运,并且准备足量的现金和功能良好的通信设备,以备运回过程中发生羊只发病、死亡,进行病死羊只及粪便处理,或者发生疫情时使用。
二、羊只选择
1.看品种特征。从羊的体型、外貌、毛色、体尺、头型、角判断是否符合引进品种的特征。体型外貌是否整齐一致。奶畜具有典型的“楔形”体型,体格高大,结构紧凑,体型匀称,体质结实,具有头长、颈长、体长、腿长的“四长”特点;额宽,鼻直,耳薄长,眼大突出,多数羊无角,有的羊有肉垂;四肢端正,蹄质坚韧,蹄底圆平。公羊外形雄伟,头大,颈粗壮,前胸开阔,部分羊肩、背及股部生有少量长毛;睾丸大而对称,弹性适中,生殖器官发育正常。母羊清秀,胸部宽深,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后躯发达,尻稍倾斜;乳房方圆,基部宽广,乳静脉明显,前伸后突,附着紧凑,质地柔软,乳头大小适中,左右两乳头对称。胸部狭窄、尻部倾斜、垂腹凹背、前后肢成“X”形的不宜种用。公、母羊应从不同的养殖场引进,且是远源血缘关系。公羊必须是高产多羔母羊后代,无任何缺陷,连产3胎均是单羔的母羊后代不宜种用。此外,商品羊应有该品种应有的外貌特征,也要做好鉴别。
2.看健康状况。健康羊活泼好动、两眼明亮有神、毛有光泽、食欲旺盛、呼吸正常、体温正常、四肢强壮有力;病羊则毛色粗糙无光泽、散乱、眼睛无神、呆立、食欲不振、呼吸急促、体温升高、体表或四肢有病、粪便异常。
3.看年龄选羊。年龄主要靠门齿判断,羊共有32颗牙齿,其中8个门齿全长在下颚。3~4周龄8个乳齿就已长齐,乳齿为长柱形、乳白色。1岁后最中间的两个门齿换为方形、偏黄的永久齿,以后约隔1年从中部向两边退换一对永久齿,3~4岁时门齿全部换永久齿。4岁后依据门齿磨面和之间缝隙大小判断年龄大小。5岁羊的牙齿横断面呈圆形,牙间出现缝隙,6岁牙齿缝隙变宽、牙齿变短,7岁牙齿更短,8岁开始脱落。引进时一定注意避免引进老龄羊,鉴别其生理状态与年龄是否相符,引进羊一般以1~2岁为宜。
4.申报检疫。通过上述3个方面选好羊只做好标记后,货主应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提交检疫申报单,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运种用及乳用动物的,还应提交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批准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跨省调运的必须做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结核病、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实验室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能调运。输出场还须出具种羊合格证、家畜系谱。
三、运输
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船舶运输、航空运输,其分别适合于800~1000千米、1000千米以上、水路运输、跨境远距离运输。后3种运输需要二次转移,路途时间较长。跨境运输主要用于引进名贵品种,需要农业、海关、民航等多部门配合。由于羊只个体小,国内一般采用公路运输,下述为公路运输注意事项,其他方式参考公路运输。尽量选择春秋气候适宜的季节运输,炎夏和冬季应有防暑、保温措施。
1.人员车辆准备。押运员为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熟悉相关法规,有病、死畜禽处理经验。司机驾驶经验丰富、熟悉路况。运输车辆状况良好、手续齐全、车辆大小和装运羊只体积匹配。车辆近1个月内未运输过化肥、农药、粪污和其他畜禽,有防晒防淋设施。车厢一般分割成上下两层,每层用木棒或塑料格挡分隔成多个隔栏,内部有饲饮设施。车厢周围、顶部有围挡,行驶过程中四周通风良好。最好选择木质地板车厢,上铺稻草或沙土或细糠或锯末,防止羊只滑倒、碰撞、摔伤。在车厢最下层设置1~2个相对封闭的隔栏,保持卫生,以用于车辆在远离服务区或城乡偏远区域可装运病死羊1~2只。运输前48小时对车辆及用具进行彻底清洗后用高效的消毒剂严格消毒,空置1天,装羊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再消毒1次。同时,准备一些青干草、消毒药、抗应激药、消化及呼吸道疾病药备用。准备运输日志,记录途中饮水、饲喂、发病、治疗、死亡处理、疫情监测等有关情况。
2.装羊。分大小、性别、强弱,先小后大、先上后下,小心温和地抓羊,分栏装运。尽量避免选择妊娠羊只运输,对躁动不安的个体应适当注射镇静剂。装羊后隔栏内能为每个羊提供必要的空间,羊头朝着行驶方向。不是同一个养殖场选择的羊只不能使用同一辆车运输。
3.中途防护。最好在高速公路及路况好的道路上行驶。车辆匀速行驶,速度不能过快,起步、停车要稳,避免紧急刹车。行驶中尽量远离拉运动物的车辆,与其他车辆也要保持一定距离。听见有羊只惊叫时应及时停车查看。途中最好每隔1~2小时停在服务区便于加水,无其他动物的路旁进行检查。有精神萎靡、躺卧不起等异常状况的羊只应及时处理,防止发病或被其他羊只踩伤、挤压。短途运输3~4小时只需饮水,长途运输每隔4~5小时要补饲青干草。
4.疫情防护。运输过程中发现羊只发病,为疑似传染病或传染病的,应及时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报告,及时进行隔离观察。若确定为传染病的,应按有关法律法规立即处理,防止疫情蔓延。若是一般疾病,能治疗的康复后继续运输,并将治疗情况进行记录,交给接收场,若无法治疗则应到就近无害化处理场所进行处理。对于中途死亡的羊只,不能随意宰杀出售或乱抛,应告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排除传染病后到就近的动物无害化处理场所规范处理,对车辆进行消毒,对其他羊只进行隔离,排除传染病后继续运输。
四、引进后管理
羊只引进后要做好隔离、抗应激、疫病预防、环境适应、检疫及隔离后的免疫接种及驱虫工作。
1.卸车。车辆到养殖场时,先停留在场外卸羊台,对车辆、羊只、停车周围地面消毒后,再温和地卸下羊只转到进场的车上准备隔离。押运人员应洗澡更衣消毒后隔离1周后再入羊场。从不同养殖场引进的羊只应在不同的隔离区隔离监测。同一隔离区按羊只大小、公母分群进行隔离。同时,向输入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申报进行检疫。
2.隔离饲管。羊只经过长途运输,体质会减弱,易于生病、腹空、口渴,面临新的气候、羊舍、草料、饲养人员、兽医等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有的运输途中可能出现外伤。此时应强化饲养管理使羊只尽快适应新环境,减少生病,恢复体能,做好预防。饮水中应适当加些抗应激药物并持续3~4天,先少量多次缓饮。饲喂以青草为辅,干草为主,使用多品种与原引入地饲喂的饲草接近的或相同的、易消化的饲草,少量补饲一定量的精饲料,做到营养搭配平衡饲喂,先饮、喂8成饱,逐渐增加饮、饲量,让羊慢慢适应。对于有外伤的羊只应及时处理,单栏隔离。为防止两地气候差异,引发呼吸道疾病,在引进3~4天内连续对羊群进行抗菌消炎、解热止痛处理,全天候跟踪,有异常表现的应单独隔离。经过1周左右观察后,淘汰体弱、病残、易于形成“僵羊”的个体。养殖隔离期应达30天,经过隔离观察确认羊只健康无病,并经当地官方兽医检疫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后,可按体重、公母分群混入原群饲养,种公羊应单独饲养。
3.注意消毒。隔离期间对场舍及周围区域保持1~2天消毒1次,对羊群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进行每天带羊消毒。
4.免疫接种。可以结合输出地免疫接种情况、输入地疫病流行情况,重点做好布鲁氏菌病、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羊传染性脓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的免疫接种。如果输出地对上述疫病已做过免疫接种,并在免疫保护期内,则可不再进行免疫接种。若超过保护期则需重新免疫接种。免疫接种后有异常反应的羊只应隔离3~5天,正常后方可混群。免疫后20~25天进行抗体监测,达不到要求的应分清是个体差异还是疫苗原因进行补针。
5.驱虫。结合两地易感染寄生虫种类,对羊群进行药浴,同时注射驱虫药物驱除体内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