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器主题纹饰特征初探

2021-07-08王志杰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南澳底径沉船

王志杰

“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器主题纹饰特征初探

王志杰

(汕头市澄海区图书馆,广东 汕头 050024)

“南澳I号”沉船是一艘沉没于南澳岛东南海上的明代贸易商船。沉船出水青花瓷主题纹饰题材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包括高官厚禄图、仕女等在内的人物纹;第二类是包括飞马、奔鹿、缠枝莲纹等在内的动植物纹样;第三类是包括龙纹、凤纹、法螺、八卦、祥云等在内的宗教祥瑞;第四类是包括文字款“义”“禄”“寿”“福”“善”“贵”“寿山福海”“寿南山福东海”等在内的文字类。四类均以中国传统纹饰为主,未见晚期的克拉克瓷及外销文化因素。结合沉船年代属于嘉靖万历早中期,由此可以管窥“隆庆开海”早期外销瓷纹饰之一豹。

“南澳Ⅰ号”;青花瓷器;主题纹饰;外销

一、“南澳I号”沉船及出水瓷器概况

“南澳I号”沉船是一艘沉没于汕头市南澳岛东南海上的明代贸易商船。沉船于2007年5月因南澳渔民在“三点金”海域拖网作业发现一批瓷器,考古部门跟进潜水调查,顺利找到沉船遗址点并采集上来800件陶瓷标本而发现。[1]25-462010-2012年,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广东省考古所组成的考古队,对沉船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历时三年,每年用时三个月,完成了船货清理及船体原址保护工作。[2]39-46

“南澳Ⅰ号”沉船前期调查、边防收缴、及后续考古抢救发掘共收获各类文物2.7万件,包括瓷器、陶器、金属器及其他质地文物共四大类。此外,还发现一批有机质遗物,包括核桃、腊肉、果肉、茴香、茶叶粉末、板栗、橄榄、龙眼、荔枝等标本。另有铜钱约2.7万枚,管珠串饰2.9万粒(图1)。出水遗物以瓷器占绝大数量,类型丰富,主要以漳州窑为主,景德镇窑次之,零星瓷器来自于漳州窑以外的闽南窑口和粤北窑口(图2、图3)。种类以青花瓷为主,少量五彩瓷、青灰釉、青白釉、霁蓝、黑釉、仿哥窑等产品。有盘、碗、罐等器形。纹饰有花卉、动物、人物、文字、八卦、弦纹、杂宝等。底款书写“万福攸同”“大明年造”“福”“寿”等文字款。

图1. 南澳沉船遗迹平、剖面图

图2. 船舱瓷器装载情况

图3. 出水部分瓷器

二、出水青花瓷器主题纹饰分类简述

“南澳I号”出水青花瓷器主题纹样按照碗心(盘心)主题纹饰分类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人物纹,包括高官厚禄图、仕女等。第二类是动植物纹样,包括飞马、奔鹿、飞鹤、缠枝莲纹等。第三类是宗教祥瑞,包括龙纹、凤纹、法螺、八卦、祥云等。第四类是文字类,包括文字款“義”“善”“贵”“寿山福海”“寿南山福东海”等。

第一类是人物纹,“南澳I号”出水的人物题材景德镇窑青花瓷数量较多。此类人物题材绘画所绘内容主体为人物,同时在人物周围装饰各种云纹、花草、动物等纹饰,除了一些吉祥寓意之外,也有一些场景或故事。包括高官厚禄图、仕女等。在这之中,科举人物题材丰富,且多具有吉祥寓意,表达世人对科举功名的追求。“南澳I号”出水青花瓷器人物纹主要以折桂图、报捷图、高官厚禄图、魁星图等为主。

青花高官厚禄图碗,编号2011NAC0018,景徳镇窑烧造。敞口,弧壁,平底,圈足。碗心青花双圈内绘藏有一鹿藏于带官帽的官员身后,代表“高官厚禄”。外壁绘两组骑马人物,策马飞奔,寓意科举高中,“飞马传捷”。底书方形花押款。高5.7、口径12.0、底径4.7厘米(图4)。高官厚禄图所绘人物为官员形象,其背后伫立一只鹿,“后鹿”与“厚禄”音同。仔细分辨官员所着官服冠冕为宋代服饰。此时为明代中晚期,距离宋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画工如此绘制人物一方面可能是遵从画稿依样画葫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的绘画喜用宋人形象。

青花仕女纹“木”字盘,编号2010NAC0009,漳州窑烧造。敞口,折沿,弧腹,平底,圈足。内口沿菱形纹带,腹壁题写一“木”字,盘心绘仕女图,单手持花,立于花间,外口沿、底部各饰一道青花色圈,底部无款。高6.7、口径26.1、底径12.2厘米(图5)。漳州窑瓷器人物纹多见此题材。

图4. 青花高官厚禄图碗2011NAC0018

图5. 青花仕女纹“木”字盘2010NAC0009

第二类是花鸟动植物纹样。在花鸟画方面,明代绘画题材大为拓宽,在传统梅兰竹石基础上增加了禽鸟和其他花卉等题材;技法方面,粗笔勾画,随意点染的作品备受推崇。[3]114花鸟题材在传统绘画当中属于大类,因表现的对象纷繁复杂,各种花卉、禽鸟代表的意义不同,组合在一起又有特定吉祥含义,这一点在“南澳I号”亦得到印证,沉船出水花鸟动植物纹青花瓷器在青花瓷器中所占比例较大。

青花封侯爵禄图碗,编号2011NAC0002,景徳镇窑烧造。敞口,弧腹,平底,圈足。内腹绘折枝花卉、蜜蜂纹,盘心青花双圈内绘封侯爵禄图,外腹部青花绘缠枝莲花纹。底书“富贵佳器”方形文字款。高4.2、口径18.6-18.9、底径11.6厘米(图6)。

青花丹凤朝阳图盘,编号2012NAC0012,景徳镇窑烧造。敞口,折沿,平底,圈足。内口沿绘五组杂宝纹,间隔折枝花卉,盘心绘丹凤朝阳图,底青花方款内“余造佳器”文字款。器高3.3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9.8厘米(图7)。

图6. 青花封侯爵禄图碗2011NAC0002

图7. 青花丹凤朝阳图盘2012NAC0012

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编号2010NAC0151,漳州窑烧造。敞口,弧腹,平底,圈足。内壁绘四组折枝花卉纹,并题写一“玉”字,盘心内层绘折枝花卉,外壁绘弦纹二道。高8.2、口径31.6、底径14.8厘米(图8)。

青花蟠螭纹碗,编号2010NANⅧ0049,景德镇窑烧造。敞口,弧腹,圈足。内碗心、外壁青花绘蟠螭纹。底部青花方框画押款。高6.2、口径12.1、底径4.7厘米(图9)。

图8. 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2010NAC0151

图9. 青花蟠螭纹碗2010NANⅧ0049

青花莲花纹盘,编号2012NASⅦ0026,漳州窑烧造。敞口,弧腹,平底,圈足。内壁绘四组菊花纹,盘心内层绘莲花纹,外圈一圈波浪纹,外口沿、底部绘一至三道青花色圈,底部无款。高8.7、口径33、底径13厘米(图10)。

青花花鸟纹碟,编号2010NAC0193,景德镇窑烧造。侈口,弧腹,圈足。碟内绘花鸟纹,外口沿及底装饰弦纹,底书方形画押。高2.4、口径10.5、底径6.5厘米(图11)。

图10. 青花莲花纹盘2012NASⅦ0026

图11. 青花花鸟纹碟2010NAC0193

第三类是宗教祥瑞元素纹饰。帝王对于宗教的态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对青花瓷器的纹样也有很大的影响。明朝皇帝,对宗教尤其道教的笃信,使得庙堂之上及民间都留下宗教题材的青花纹饰。“南澳I号”出水青花瓷器宗教祥瑞元素纹饰包括寿山福海图、麒麟、龙纹、凤纹、法螺纹、八卦纹、杂宝等。

青花寿山福海图碗,编号2010NASⅤ0008,景德镇窑烧造。敞口,弧壁,平底,圈足。碗心绘寿山福海图,碗外壁绘双龙戏珠纹。外底“富贵佳器”款。高7、口径14.4.8-14.7、底径6厘米(图12)。“寿山福海”纹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纹样,寓意寿如山高、福似海深。明代运用此纹样作为装饰题材非常普遍,墓壁及壁龛上也雕刻“寿山福海”纹浮雕七幅。墓葬中随葬品和墓室建筑装饰上交相辉映使用寿山福海纹饰,反映出明人追求多寿多福的普遍世俗观念。

青花凤纹盘,编号2012NANSⅢ0005,漳州窑烧造。敞口,弧壁,平底,圈足。内壁绘折枝菊纹,碗心绘法螺纹(图13)。

图12. 青花寿山福海图碗2010NASⅤ0008

图13. 青花凤纹盘2012NANSⅢ0005

青花麒麟纹盘,编号2010NAC0011,景徳镇窑烧造。敞口,折沿,弧壁,平底,圈足。内口沿饰菱格纹,盘心内层绘麒麟纹,外壁弦纹装饰(图14)。麒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传说中的瑞兽,雄的为麒,雌的为麟。元青花上就见有麒麟纹装饰,明代推崇麒麟瑞兽,祈求太平长寿,其中麒麟望月图纹较为常见。

第四类是文字类。字写在青花瓷上也成为一种装饰。文字类吸收了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寓意。“南澳I号”出水青花瓷器文字类主题纹饰包括“义”“禄”“寿”“寿山福海”“寿南山福东海”等。

青花“寿南山福东海”盘,编号2010NANⅤ0003,漳州窑烧造。敞口,折沿,弧壁,平底,圈足。内壁绘三朵菊花,中间留白处横题一行书“清”字,盘心双圈内书写“寿南山福东海”。高7.3、口径25.6、底径12.0厘米。

青花折枝花卉纹“福”字盘,编号2010NANⅣ0010,漳州窑烧造。敞口,折沿,弧壁,圈足。内壁绘三朵折枝花,盘内心书“福”。高6.7、口径27、底径11.2厘米(图15)。

图14. 青花麒麟纹盘2010NAC0011

图15. 青花折枝花卉纹“福”字盘2010NANⅣ0010

三、沉船性质及时代

以上青花瓷器纹饰题材都是传统时期中国常见的题材,未见后续闻名的克拉克瓷器及外销瓷纹饰。正如发掘者周春水先生所言:“南澳I号”沉船所在的南澳岛位处中国东南沿海沿岸航线上,古今航运发达,《郑和航海图》有标注“南粤山”为停船理想锚地,《两种海道针经》有记载“南澳”始发及途经的多条航路。“南澳I号”沉船始发港推测为月港,外销地推测为菲律宾,并经过马尼拉帆船辗转销往欧洲。[4]18“马尼拉帆船”无法越过菲律宾岛屿带到达东亚大陆,明王朝适时局部调整海禁政策,“隆庆开海”准许福建商人商贩东西二洋,对接马尼拉帆船贸易,月港发展为中国(甚至东亚)连接全球贸易主要窗口。《顺风相送》《东西洋考》等史书记载漳州往返吕宋是环中国海最繁忙的航线。[5]212因此“南澳I号”的外贸船的性质是可以确认的,而青花纹饰均以中国传统常见元素为主,反映了“隆庆开海”早期外销瓷纹饰特征。

关于“南澳I号”沉船的年代性质。陈华莎先生根据“南澳I号”出水景德镇青花瓷器上使用的“回青”料是万历三十六年景德镇窑工暴动之后,官窑停烧才流落民间,因此“南澳I号”是万历三十六年以后沉没的。郭学雷先生通过“南澳I号”沉船出水瓷器与墓葬、沉船等纪年瓷器的对比,并对出水铜钱进行考证的基础上得出“南澳I号”可能是隆庆开海之际的一艘沉船。[6]118-132吴昌稳先生通过将“南澳I号”景德镇窑青花瓷图像与画谱和绘画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南澳I号”出水景德镇窑青花遗物的年代应为嘉靖时期。[7]79-87王怡苹先生通过对景德镇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的外销历史及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从明早期到万历年间的发展历程的梳理,对比该沉船出水景德镇青花遗物,认为沉船出水年代下限是万历年间。[8]158-168丁见祥先生综合沉船考古特征,认为沉船时代应该是万历时期。[9]39-49

其实,瓷器年代和沉船年代本身即是两个问题。关于沉船年代,发掘者掌握整艘沉船资料,对沉船年代推断更为精确、全面。沉船考古领队崔勇先生,通过将出水器物进行对比,认为出水瓷器年代在嘉靖到万历之间。综合沉船特点,推断沉船时代属于万历时期。[10]10孙键先生结合出水文物特征、密植隔舱的船体属性认定沉船年代是16世纪末期到17世纪初期。[11]77周春水先生认为沉船出水漳州窑器物更接近于“圣迭戈”号沉船(1600年前后)所见漳州窑青花瓷,且明显比“白狮”号沉船(1613年前后)更早。[4]18综合以上观点,“南澳Ⅰ号”应该是“隆庆开海”早期阶段的沉船,其出水青花瓷纹饰反映了早期外销青花纹饰的主要特点。

四、小结

青花瓷是人类社会生活创造的产物,纹饰也由社会生活、生产所决定。通过对“南澳I号”出水青花瓷主题纹饰题材的分类,可以初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包括高官厚禄图、仕女等在内的人物纹。第二类是包括飞马、奔鹿、飞鹤、缠枝莲纹等在内的动植物纹样,第三类是包括龙纹、凤纹、法螺、八卦、祥云等在内的宗教祥瑞。第四类是包括文字款“義”“禄”“寿”“福”“善”“贵”“寿山福海”“寿南山福东海”等在内的文字类。四类均以中国传统纹饰为主,未见晚期的克拉克瓷及外销文化因素。结合沉船年代属于嘉靖万历早中期,由此可以管窥“隆庆开海”早期外销瓷纹饰之一豹。

[1]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澳I号明代沉船2007年调查与试掘[J].文物,2011(5).

[2]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汕头市“南澳I号”明代沉船[J].考古,2011(7).

[3]单国强.中国绘画断代史·明代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4]周春水.“南澳I号”沉船出水文物概述[M]//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孤帆遗珍——“南澳I号”出水精品文物图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吴春明.月港—马尼拉航路对中华文化史的贡献[J].南方文物,2019(3).

[6]郭学雷.“南澳I号”沉船的年代、航路及性质[J].考古与文物,2016(6).

[7]吴昌稳.广东省博物馆藏“南澳I号”出水景德镇窑青花瓷图像研究[J].艺术与民俗,2019(1).

[8]王怡苹.“南澳I号”沉船中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器的制作时代探究[J].国家航海,2013(3).

[9]丁见祥.“南澳I号”:位置、内涵与时代[J].博物院,2018(2).

[10]崔勇.“南澳Ⅰ号”沉船发现、调查与发掘[M]//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孤帆遗珍——“南澳I号”出水精品文物图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1]孙键.海上丝路余晖——“南澳I号”明代沉船发掘[A]//2010年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与利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G275.2

A

1673-2030(2021)02-0064-06

2021-01-05

王志杰(1973—),男,广东汕头人,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沉船考古、外销瓷研究。

(责任编辑:刘文星)

猜你喜欢

南澳底径沉船
寿州窑瓷器里的碗
沉船的启示
汕头海事航标联合夜巡 护航春运南澳水域通航安全
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
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
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
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保护古沉船——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古沉船为例
海底沉船
海岛寻踪 南澳海防遗址调查记
沉船事件仍然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