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威市民勤县唢呐艺术考察与研究

2021-07-08徐海

河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勤县民勤曲牌

纪 建 功 徐海 波

(河西学院音乐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民勤县属于河西五市之一的武威市管辖,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在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之间,三面环沙,是典型的沙漠绿洲,故有“沙乡”之称。民勤县历史悠久,著名的“沙井文化”因首次发掘于该县的沙井村而得名。在秦汉之前,今民勤及周边区域为大月氏、匈奴等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西汉时置武威郡,此地始入中原王朝版图,直至唐中期。朱明政权定鼎之后,在西北广大范围内设置卫所,以对抗退居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洪武中期,在今民勤县境内设置了“临河卫”,洪武二十九年(1396)设置“镇番卫”,雍正二年(1724)改“镇番卫”为“镇番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镇番县”为“民勤县”,此名延续至今。武威地方学者李玉寿先生通过多年对民勤县族谱、家谱以及口述资料的考证与研究,认为民勤县当代的主体族群源于洪武中期卫所建立时的军屯期,首批移民多数来自江南,而非坊间流传的“山西大槐树”。他说“洪武五年,始设镇番营,屯马步兵二千名,王兴任掌印指挥。此前,民勤境内无居民。王兴的二千名马步兵驻守于此,使该地区自魏晋以来第一次有了相对固定的人口。”[1]另据《镇番遗事历鉴》,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当地人王柱泰著《镇番户族小识》,此书虽亡,但《镇番遗事历鉴》摘录了该著部分序言,序言中对当时的主要族群的来源有如下描述:“孟氏,浙江宁波府鄞县;何氏,陕西阶州文县;王氏,滁州;谢氏,陕西咸阳县;卢氏,河南卫辉府;蓝氏,陕西;赵氏,合肥;张氏,山西平阳府襄陵县;李氏,陕西阶州;汤氏,鄱阳;马氏金陵;霍氏,陕西;苏氏,陕西;白氏,伏羌;秦氏,邛州;蔡氏,淮南;夏氏,河南正阳;方氏,扬州;黄氏,河南淮阳;韩氏,四川长宁;曾氏,安徽盱眙;魏氏,江苏淮安;范氏,陕西华亭;乔氏,浙江华阴;邸氏,洛阳华林……”[2]。笔者赞同李玉寿先生观点,认为民勤的人口是以江南移民为主的多地移民多次迁徙繁衍构成。不同时期的各地移民汇集于民勤,必定会引起当地文化形态的融合,进而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在六百余年的历史中,民勤人民创造、传承了绚丽的文化艺术,唢呐就是其中之一。据笔者调查,民勤唢呐历史传承悠久,演奏技术高超,唢呐曲牌众多,与我国其它地方的传统唢呐一样,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等民俗活动,也用于小曲戏、秧歌会等民间小戏、民间歌舞的伴奏。

一、民勤唢呐历史渊源与传承谱系

民勤唢呐艺术源于何时目前无考。但据《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甘肃卷》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甘肃省文化厅在做全省文化遗产整理调查时,曾在民勤县发现过一本手抄的唢呐工尺谱——《潘福堂唢呐曲牌》,对于其发现始末及具体情况,该著讲的比较模糊:“当时该乐班已不存在,是从一位当地农民手中保存本抄录的。由于当时抄谱者对工尺谱知识不理解,仅原样抄录,未追根寻源,故有关此乐谱的历史及班子、演奏等情况,现一无所知。”[3]据载这本手抄工尺谱有唢呐曲牌43首,其中27首有名称也有工尺谱字见(图1),13首仅有名称,具体情况见(表1)。[4]

表1 潘福堂唢呐曲牌

图1 潘福堂唢呐曲牌工尺谱(部分)

对于这批抄录的工尺或许是受当时调查条件等原因所限,记录言语不详,缺少细节描述,且有矛盾之处。如该著讲,这批曲牌中,有名称、谱字的共27首,仅录有名称的有13首①,这样算来总共40首,不是43首;而【状元令】出现两次,一次有工尺,一次无工尺,【小上楼】也出现两次,记为有工尺,不知它们是同名异曲,还是重复收录。当然,即便如此,这些曲牌也反映出了一些重要信息,如这批工尺谱中使用的谱字受到方言的影响,将“凡”写为“方”,“合”写为“火”,“赞”写为“藏”等,据此就可以确定这批工尺谱在该地流行时间较长,经过长时间流传已经本土化了,是根据民勤方言写出,因此出现了方言音转的情况。至于其抄录时间,笔者这样认为,我们在调查时收录的目前尚有流行的民勤唢呐曲牌近100首,但没有一首的名称与《潘福堂唢呐曲牌》中辑录的工尺谱唢呐曲牌相同,这或许是抄录的工尺谱时间太久,民间已经无活态的工尺唱法传承所致,因此保守估计,这批工尺谱抄于清中后期的可能性极大,甚至更早也有可能,当然也可能是笔者调查不够全面所致。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这批工尺谱的发现,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民勤唢呐在某个历史时期相当繁荣,当时的唢呐艺人由口传心授、旁观自学[5]进入了依谱传承阶段,甚至可以讲,达到了某种职业化程度。而其中的“潘福堂”,很可能就是当时这个唢呐乐班的名称。

关于民勤唢呐的传承,笔者调查发现,由于缺失文献资料,民国之前已无法详考,据相关唢呐艺人的口述资料,民国时期的情况基本梳理清楚了,即民国时期民勤境内有三个唢呐班社影响很大,其班主分别是大滩的杨多堂、夹河的黄琪源、湖区的李天山,他们各自乐班的传承情况较好,一直延续至今,其脉络关系见(表2)。

表2 民勤县较具影响的唢呐班社传承谱系

民勤唢呐艺术在建国后发展迅速,于2008年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目前来看,演奏技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潘竟瑞先生,他生于1961年4月,民勤县大摊镇北新村人,2002年7月全县唢呐艺术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现为甘肃省级非遗项目民勤唢呐艺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二、民勤唢呐的表演形式、乐队配置与曲牌

民勤唢呐艺人在民间称“吹响”“吹匠”,建国前社会地位低下。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对唢呐音乐进行了不断地挖掘、搜集、整理与录制,逐渐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曲牌体系与庞大的演奏群体,使古老的唢呐艺术再度散发活力。目前民勤唢呐艺人队伍不断壮大,演奏水平不断提升,演奏曲牌进一步丰富,逐渐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在当地发挥着重要的民俗功能与社会效力。

民勤唢呐主要以唢呐与锣、鼓、镲等打击乐合奏的形式呈现,属于传统器乐文化中的鼓吹乐,其中唢呐担任着主奏地位。目前民勤流行的唢呐乐队,人数多寡不定,乐器配置比较灵活,少则三人,多则十多人,一般情况保持在四到六人左右。多人演奏时一般为同度齐奏或八度齐奏,同时根据唢呐艺人各自的艺术素养进行即兴演奏(变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就形成了支声式的复调织体,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锣、鼓、镲等打击乐基本依据旋律形态的发展而即兴敲击,其节奏型多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组合为多见,较少使用附点音符,切分音等。

民勤唢呐具体的演奏环节,根据仪式情况而定,可分为“行乐”与“坐乐”两种形式。前者当地称“走吹”,是根据民俗活动环节,在行进中演奏的一种形式,比如丧葬中出殡环节等;后者当地也称“坐吹”,是在民俗活动中坐在一定位置吹奏,比如丧葬活动中的祭拜环节,同时由“走吹”又演化出了“站吹”,即在某些环节站着吹,比如节日庆典时,还有丧葬中的下葬环节。

民勤唢呐以自制的七孔为多,即无背孔,与目前通行的八孔唢呐不同。关于七孔唢呐笔者查阅了大量史料,最后发现明代文献有记载。据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有对七孔唢呐的文字讲解与绘图见(图二)[6],该著讲:“唢呐,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王圻的生活年代大约在明嘉靖至万历之间,该著讲的非常清楚,明代万历时期的唢呐,基本为七孔,并且主要用于军乐,同时民间也有使用。由此可见,今民勤使用的唢呐部分还是明代形制,具有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传统,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不多见的。据笔者观察,民勤目前所用的七孔唢呐的七个孔全在上,演奏时左手按唢呐杆的上三孔,右手按下四孔。

图2 明万历三十七年刊本《三才图会》唢呐相关图文

民勤唢呐主要以筒音作Sao为主,其次还有筒音作mi、do等指法。形制主要有哨子、芯子、杆子、碗子组成,大小均有,目前尚无具体的标准。由于唢呐匠人制作工艺的不同,使得不同区域的唢呐存在尺寸误差,导致各地唢呐音高不同。据笔者调查,民勤唢呐除了上文所讲的三大传承谱系外,根据其唢呐风格又可分为湖区派与坝区派,湖区涉及地域主要有东湖镇、西渠镇、收成镇、红沙梁镇等;坝区涉及地域主要为县城、苏武镇、东坝镇、夹河镇、大滩镇、双茨科镇等。湖区唢呐的基本特点是以自制唢呐较多,属于民间不定调唢呐,唢呐杆稍长,哨片略大,唢呐调略低,其音色浑厚苍劲、宏亮挺拔、高亢嘹亮,传统唢呐曲牌吹奏较多。坝区唢呐的特点是基本以自制唢呐为主,属于民间不定调唢呐,唢呐杆相比湖区略短,哨片略小,唢呐调稍高,音色高亢、嘹亮、尖锐、苍劲有力,新曲牌吹奏较多。民勤唢呐吹奏方法与我国国内其它地域唢呐吹法一样,用“鼓腮循环换气法”,不讲究停顿,不吹奏吐音,多用花舌、颤音,而且一口气吹完,有一种连绵不断的效果。这种换气技术为鼻子吸气的同时,通过口腔中的存气继续吹奏,存气吹完之后由鼻子中吸气接续,这样就可以循环不断。这种技术由来已久,而且在我国民间大范围存在。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笛子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曾将此技术运用到了竹笛演奏。即便如此,这种技术要做到气息流畅,是不容易的,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运用自如,非短期内能掌握,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随着唢呐艺人的不断交流学习,艺人们借鉴了新的唢呐演奏吹奏技法,目前正逐步向专业定调唢呐靠近,极大地丰富了唢呐艺术的表现力,对于提高当地唢呐音乐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民勤唢呐与我国其它地方的传统唢呐一样,主要存在于民俗活动之中,当地唢呐艺人根据唢呐使用的场合将唢呐曲牌分为“甜音牌子”与“苦音牌子”两大类。“甜音牌子”多用于乔迁新居、开张庆典、婚嫁宴席、寿诞喜庆、添丁增口等场合,即民间所谓的“红事”与“节庆”,使用的主要是传统唢呐曲牌有:【大开门】【纱帽翅】【三环套月】【大福寿】【步步高】【满天星】【金流水】【柳青】【过江】【朝天子】【朝天令】【织手巾】【大红袍】【过江】【马枪】【月照花台】【透碧宵】【三头黄牛】【上南坡】【张先生拜年】【刮地风】【送亲人】【放风筝】【岸畔上开花】【拉骆驼】【探妹】【十月对花】【林英降香】等。此外尚有近代创作曲牌【金蛇狂舞】,这些曲牌的总体特点是节奏明快、高亢、嘹亮。“苦音牌子”多用于丧葬仪式,即民间所谓的“白事”,以及民勤小曲戏在表达悲伤气氛等场合,吹奏时低沉、郁闷、悲切、哀痛,传统曲牌有【祭灵】【哭坟】【哭皇天】【浪淘沙】【孟姜女】【柳京娘】【劝亡人吃饭】【灵音调】【流清】【上马墙】【铛子赞】【天尊】【西方赞】【七字赞】【五字赞】【四字赞】等,这些曲牌哀婉悲怆,如泣似怨,能表达人的悲伤情感,唤起人们思念之情。以上是民勤县目前流行较多的唢呐曲牌。另外潘竟瑞先生在教学、丧葬等民俗活动中将经常使用的曲牌记录出乐谱编辑成册,名为《民勤唢呐省级非遗传承曲牌》,主要收录了【北斗七元君】【采茶扑蝶】【超度赞】【朝天令】【臣等志心】【大开门】【铛子赞】【放风筝】【过江】【花调】【经卷赞】【空场曲】【空场赞】【浪淘沙】【灵音降香】【柳青】【率子上京】【满天星】【孟姜女带睡】【曲盘调】【三超颂】【三官调】【三皈依】【三盘阳】【上马墙】【送亲人】【天尊】【透碧宵】【五更采花】【戏曲调】【仙家乐】【织手巾】【柱香赞】等唢呐曲谱近六十首。笔者通过调查比较,分析旋律发现,民勤唢呐曲牌有以下特点。

1.民勤唢呐曲牌依附于当地的民俗活动之中,如丧葬、庆典、婚嫁等,因此民俗活动是当地唢呐曲牌乃至唢呐艺术的载体。仪式音乐研究相关成果表明,民俗活动由于与信仰相关,因此对于音乐具有“存储”与“保护”作用。对于仪式与音乐的关系问题,薛艺兵先生认为,如果以仪式为参照,远仪式的音乐形态与近仪式的音乐形态不相同,他用【图三】“各种音乐形式与核心仪式关系示意图”说明了这种现象:

图3 各种音乐形式与核心仪式关系示意图[7]

2.民勤唢呐曲牌的数量众多,同名不同曲的现象明显。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其一是不同的师承关系,其二是演奏者的即兴演奏。例如,不同的唢呐艺人在演奏中即兴发挥的程度不同,有的是在原有曲牌的基础上由简到繁,即在相同的时长内细分了节奏时值,增加了音的数量,而演奏技术高的唢呐艺人,则会进行添眼处理,即在加花变奏的同时,通过对某拍的重复等手法,促使整体曲牌的时长变长。正因为如此,造成了民勤唢呐曲牌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同名曲牌的现象。

3.民勤唢呐曲牌的来源,据笔者初步考察,比较多元,主要有当地民歌小调,宗教音乐,地方戏曲的过场曲牌,甚至还有一些创作乐曲。具体来说,用当地民间小调的有【织手巾】【月照花台】【张先生拜年】【刮地风】【送亲人】【放风筝】【岸畔上开花】【拉骆驼】【探妹】【十月对花】【林英降香】【孟姜女】【五更采花】等;有宗教音乐(从曲名看主要是道教音乐)的有【天尊】【西方赞】【七字赞】【五字赞】【四字赞】【三超颂】【天尊】等;来自地方小曲戏的过场曲牌,如【纱帽翅】【满天星】【柳青】等;近代创作曲目,如【金蛇狂舞】等。

三、传承发展与保护情况

民勤唢呐属于“鼓吹乐”,目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风格可分为湖区与坝区两大派系,三个具体传承支脉。民勤唢呐艺术与我国其它地方的民间唢呐艺术一样,都依附于当地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是河西走廊传统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通过笔者的调查可以得知,民勤县目前流行的七孔唢呐,基本延续了明代七孔唢呐的形制,因此具有悠久历史,这在国内是不多见的。民勤县内发现的《潘福堂唢呐曲牌》工尺谱即可证明,民勤唢呐在某个历史时期(据笔者推测为清中后期)有过辉煌的繁荣阶段,当时唢呐的传承从口传心授、旁观自学向依谱传承过渡,甚至写出了职业的唢呐乐班。民勤唢呐曲牌丰富多样,基本来源有当地的民间小调、宗教音乐、戏曲过场曲牌三个方面。民勤唢呐音乐的文化生态已在当地得到了进一步推进,为了传承保护民勤唢呐艺术,民勤县文化馆做了大量工作。据笔者走访调查,自1986年以来,经民勤县文化馆组织,在全县各乡镇已举办唢呐艺术自乐班(培训班)约100多个,编印曲谱500多份。2002年由县文化馆组织举办了明星唢呐艺术大奖赛,规定了重点演奏的20首曲牌,对20多名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奖励。2008年6月,民勤唢呐艺术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民勤县文化馆倡导成立专门艺术团体,并报请批复设置保护机构。2018年开始,民勤县文化馆实施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开展民勤唢呐艺术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活动,进行相关资源的调查、记录、整理、保存。他们调查走访,寻找唢呐相关资料,整理民勤唢呐曲目、曲牌、曲谱,拍摄民勤唢呐曲目视频;举办民勤唢呐艺术传承人培训班,培养传承人;举办民勤唢呐艺术大赛暨展演活动;编辑、拍摄、制作、出版《民勤唢呐艺术》等音像出版物;建设了3所唢呐艺术传习所,进行唢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有力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文明将产生重要作用。

唢呐作为民勤民间艺术中的一份珍贵遗产,经过历史的熔铸与历代艺人的传承发展,多年来始终根植于民间沃土之中,历经风雨沧桑,成为民勤民间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之一,在老百姓心中至今仍然焕发着其特有的青春与活力。笔者深信,只要当地政府大力扶持,传承人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相互交流,回归传统、深入生活,在保留传统本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新发展,提升审美能力、加强市场营销、版权保护意识,以积极的姿态适应现代社会节奏和审美变化,民勤传统唢呐技艺这朵艺苑奇葩会更加繁荣和葱郁。

注释:

①《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甘肃卷》中史料数据有误,笔者以为可能是当时抄录所致。因此该著写为13首,实为12首,后文写为40首,实为39首。

猜你喜欢

民勤县民勤曲牌
曲牌的传播与传承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杨晓东 摄影作品《民勤压沙组照》
“醉”美民勤风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民勤县农村学校小班化数学教学对策研究
民勤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分析及思考
闪耀戈壁 助力民勤
我是一棵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