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实践及对策∗
2021-07-08许伍霞
许伍霞
(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410128)
2010年4月26日,教育部正式成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1]。之后,“双创”一词开始全面流行。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扶持政策联动助力“双创”建设,如2015年3月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2015年5月13日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这些政策导向促进了我国创业创新的发展,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代发展之需。
同期,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国家战略决策[2]。此后10余年时间里,“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一流高校离不开一流学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都必须发展新农科,努力建设农林类一流专业[3],2019年6月28日,“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指出:要达成“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的共识,实现“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必须发展新农科”的目标。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寄语全国涉农高校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4]。中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拥有新科技和“双创”型人才。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需要培养知农爱农、强农新农的新农科大学生,让他们能在农村的希望田野上,干事创业;拿出更多科技成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的全面振兴。
随着传统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价值发展变化,“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双创”教育改革成为时代潮流和学界的共鸣,也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国家创新创业驱动战略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实践。在这种浪潮下,涉农高等教育培养拥有“双创”素养的新农科大学生人才尤为重要。当前,积极支持并鼓励新农科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竞赛等成为了“双创”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全国“双创”类训练和赛事受到了全国高校的高度重视。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其设置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以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关注现代农业、投身现代农业,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转型升级贡献力量为主要精神,通过各种大赛微平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推出了一批批科技新产品,展示出了新时代大学生崇尚科学、严谨细致的求知精神、创新能力。因此,大学生在各种“双创”竞赛活动和训练活动中表现出的为了获取信息而实施的信息查询、信息评价、信息组织等行为,以及参赛团队内部信息分享等,都会影响今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效。
综上,在我国“双一流”建设、“双创”教育改革以及《安吉共识》等时代发展大背景下,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和实践发展中,大学图书馆服务于校园“双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新兴技术的不断出现,改变了信息获取及服务的方式,也使得当代图书馆的发展及未来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在图书馆积极探索知识创新、服务创新发展道路的同时,创新创业、“双一流”建设以及《安吉共识》等为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服务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笔者在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现状进行概述基础上,广泛调查“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于校园“双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期望为未来图书馆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现状研究
为了解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的研究现状,笔者采用文献调研法,选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主题途径+专业检索”策略,广泛调查相关主题文献。访问CNKI数据库,限定在“图书情报”学科,检索日期2020年7月10日,在专业检索中输入“SU=(高校+大学)*图书馆*(创新创业+双创)”后,获得227条命中信息。
从调查文献的时间分布看,226篇文献分布情况为2012年4篇、2013年2篇、2014年1篇、2015年8篇、2016年26篇、2017年44篇、2018年56篇、2019年57篇、2020年28篇。最早发表该主题的文献是2012年李宏宇等[5]以案例形式,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如何从文献资源优势、专业人力资源优势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科创活动。从年份分布可知,我国相关主题研究文献呈逐年增长趋势,结合国情建设发展所需,预计2020年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仍然是研究热点及趋势之一。
从研究文献的主题分布来看,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创客空间建设、双创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素养、案例研究等。①关于创客空间建设。百度百科[6]将创客空间定义为顺应创新2.0时代创新趋势,通过沙龙、训练营、培训、大赛等向创业者提供场地、举办活动等基础服务,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需的材料、设备和设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等服务,也称为众创空间、共创空间。杨铠[7]采用凯利方格法识别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服务能力要素。栾旭伦[8]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的“在线众创服务空间”框架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储节旺等[9]构建了嵌入政产学的校外协同创新机制和校内多方主体参与的协同培育机制。②关于创新创业与图书馆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有信息驱动下知识库构建模式[10]、专利信息服务模式[11]、阅读推广服务模式[12]等。③关于双创型素养教育及人才培养。黄红梅[13]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及信息应用角度分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吕阳[14]认为高校通过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培养机制、改革课程管理模式、拓展发展路径等举措,可以把图书馆建设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肖平等[15]认为创新创业素养教育、协同创新服务系统和数字人文创客空间是“双创”的三种教育形式。④案例研究。喻梦倩等[16]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探讨了读者创新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李静[17]以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为例,从构建技术培训体系、深化服务内容、构建项目储备库和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角度提升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知识服务质量。杨小溪[18]分析了国外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除此之外,对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创业中的角色与地位[19]、高校图书馆双创精准知识服务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20]等进行了研究。
综上,结合我国“双一流”“双创”建设等大环境需求,高校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两类:一类是高校图书馆校园创新创业服务内容及范畴研究,如创客空间、双创能力素养及人才培养、阅读推广、专利服务等方面;一类是结合“双创”环境,研究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服务定位、作用及地位、服务模式、实现路径等理论研究,以推进图书馆服务功能转型,更好地发挥好图书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促进创新、助力创业等作用,为未来图书馆发展指明发展方向。基于以上研究,笔者对9所“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进行调研,以期为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 “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现状
2.1 研究方法及过程
笔者选取教育部公布《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包含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95所高校及具体学科建设名单[21][22]。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名单中,有两所新农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95所高校名单中,有9所新农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次研究选择调查样本去除重复后为9所新农科大学,文后统一简称为“双一流”新农科大学。
采用网络调查、电话访谈法结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9所“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空间、服务资源、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广泛调查。同时,充分利用百度、微信搜索等工具,获得“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网站中的相关服务内容,调研时间为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
2.2 调查结果
2.2.1 总体情况
近年来,在“双创”“双一流”建设等需求驱动下,我国“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从服务空间、服务资源、服务内容等环节对服务校园“双创”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从“双创”实践的总体情况来看不甚理想,“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的成果较少,见表1。从服务空间看,部分大学图书馆没有建设面向大学生“双创”活动的服务空间。从服务资源来看,“双创”数据库资源建设不理想,中外专利数据库资源有限。从服务内容来看,各图书馆服务水平、服务层次和服务效果等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2.2.2“双创”服务空间建设
调查显示,“双创”服务空间建设包括物理空间和线上空间两种载体形式。其中,6所“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为满足用户个性化、协作式学习及研究需求,在图书馆空间利用、环境及服务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开设了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创客空间等空间形式,占比66.7%。除四川农业大学的“读者创作交流中心”属于线上服务载体形式外,其余都是依托物理空间的载体形式建设“双创”服务空间,见表1。
表1 我国“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情况调查
在开设“双创”服务空间的大学图书馆中,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的“读者创作交流中心”实际上是图书馆的网络BBS空间,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是大学生专业学习与交流区域,这些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能称之为专门的“双创”服务空间。其余3所“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无论是从服务栏目,还是从设备设施来看(见表2),均有利于通过物理空间的有效利用实现对“双创”研讨活动、数字资源以及图书馆服务等的有机融合,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等活动中发挥主动的促进作用。
表2 “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双创”服务空间详情
2.2.3“双创”服务资源建设
“双创”服务资源建设,除基础型、通用型的数据库资源建设以外,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ci⁃ence Direct、Proquest等,还需要建设专门面向“双创”教育的服务资源。调查显示,“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双创”服务资源涉及“双创”数据库和中外专利库两种类型。
当前,国内外常见的创新创业数据库主要有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数据库(又名创客之星),创新创业视频数据库、大学生双创库、中国知网就业学苑和中国知网创业学苑等10余种。从调查结果来看,“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对“双创”数据库资源建设重视力度还不够,仅3家“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有针对性引进创新创业数据库,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职业全能培训库”、南京农业大学引进“海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库”、北京林业大学引进的“创业数字图书馆”。3家“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试用过创新创业数据库,如南京林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试用的“中科JobLib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总库”、东北林业大学试用的“全球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数据库”。3家“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从未引进或试用过“双创”数据库。
从中外专利数据库资源建设来看,为配合科技查新站、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服务中心的建设,绝大部分“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均引进了中外数据库并提供相关服务。如中国农业大学引进的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系统、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系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INNOGRAPHY专利分析工具;南京农业大学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EPO欧洲各国专利库、加拿大专利数据库等。
2.2.4“双创”服务内容建设
“双创”服务内容建设主要调查服务中心、素养教育、信息分析以及参考咨询4部分内容。其中,服务中心主要调查知识产权中心和查新站,素养教育主要从课程或课堂以及培训角度调查图书馆双创人才培养的现状,信息分析主要调查专利和论文。
(1)服务中心。调查显示,6家“双一流”新农科大学为教育部、农业部科技查新机构,4家为国家知识产权中心,都为服务校园“双创”提供了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查新、情报服务,并设置了专门的部门和岗位,为实施和保障“双创”服务提供了可能。
(2)素养教育。为提升“双创”人才的科学素养,如信息检索、情报分析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双一流”大学图书馆主要以开设课程(77.8%)、培训讲座(100%)等方式开展素质教育。除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外,其余大学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信息检索”等素养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素养能力。另外,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还开设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开设了“竞争情报与决策分析”、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开设了“专利申请实务”,用于提升大学生的“双创”素养。除此之外,网络课堂也成为了当今素养教育的主流形式,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在线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每周一讲”、南京林业大学的“开放课程”、东北林业大学“网易公开课”以及东北农业大学的“网络在线课堂”。
(3)信息分析。信息分析主要是使用合适的软件、统计方法等途径,归纳、总结和分析海量数据以形成科研结论的过程[23]。“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于校园“双创”的信息分析主要包括论文和专利。调查发现,4家(占44.4%)“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依托本校的“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开展了以专利为主的信息服务,包括专利检索、专利分析及专利识别等。如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利教育培训、专利咨询、专利检索及专利分析服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利盘点、技术摸底、专利法律状态检索、专利权人检索、同组专利检索、专利引用检索等服务。5家“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围绕本校发文情况开展了相应的数据分析服务,主要涉及ESI高影响力论文、论文收录及引用等。如中国农业大学的“ESI简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SCIE/SSCI/EI/ESI数据通报”、华中农业大学的“SCI论文收录、论文统计与分析、ESI最新动态”等。
(4)参考咨询。参考咨询服务是联系图书馆与“双创”人才的纽带。结合校园“双创”教育改革的要求,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呈现出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包括咨询台、QQ、微博、微信等。调查显示,9所“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均提供参考咨询服务,属于服务内容建设中最完善的环节。
2.2.5“双创”服务校园效果评述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其承载着教育与信息服务的主要职能。因此,“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也是积极发挥自身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作用的重要呈现形式。从“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开展“双创”服务的总体情况、服务空间建设、服务资源以及具体服务内容来看,各高校服务效果呈现出层次不齐,高低不一的现状。以服务空间建设来看,“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基本没有结合自身学校学科特色建设需要及“双创”教育改革需求,打造“物理+虚拟”结合的“双创”服务共享空间,其服务空间基本属于传统的服务建设模式。而“双创”服务资源的建设则仅停留在中外专利数据库的采购上,弱化了专题型的“双创”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了对“双创”资源的数据挖掘与分析。一定程度上来说,缺乏资源则无法从服务角度上搭建“双创”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不利于图书馆“双创”信息服务的深入开展。当然,在开展专门的图书馆“双创”服务实践中,将科技查新、专利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等图书馆已有的服务融入到校园“双创”中是比较切实可行的。然而,从现有的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忽视了从创新、创业角度出发,提升新农科大学生的“双创”素养。这也是今后“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在服务转型及服务创新中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之一。
3 “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存在问题分析
3.1 服务目标及原则
在深入分析“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存在的问题之前,有必要对其服务目标及原则进行阐述。结合上文分析可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对当今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等院校在实践“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进程中,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成为了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于新农科大学也不例外。一流的新农科大学建设离不开一流的新农科专业建设,未来的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也必然要求发展新农科。因此,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目标与实现“安吉共识”保持着高度一致,换言之需要在新农科人才培养、新农科专业建设的信息服务中肩负起图书馆职能和责任。因此,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需要以建设“双创”信息资源、搭建“双创”共享平台及空间、努力提升新农科大学生“双创”素养等作为主要原则,才能在图书馆服务转型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2 存在问题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5个方面。①没有形成“双创”服务体系。不论是从服务空间、服务资源还是服务内容方面,“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尚未形成健全而完善的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体系。从调查结果看,“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以创客空间建设的实践平台、双创数据库的核心服务资源,以及以信息咨询、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分析等为保障的完善的“双创”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②“双创”空间设施建设及作用效力发挥不理想。仅3家“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创客空间服务,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新意以及促进知识转化等提供可能,但在服务深度上明显存在着不足。③“双创”专属机构及岗位缺失。“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没有设置专门的服务人员。虽然查新站、知识产权中心以及从事素养教育、信息分析和参考咨询的专业馆员在实践工作中极有可能提供了“双创”服务,但其实际应用面较窄。从现有调查来看,目前没有设置面向“双创”的图书馆专门机构以及岗位。④缺少课程资源建设。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的素养教育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完全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展开,更多的是对图书馆资源、服务等的介绍和推广。⑤“双创”数据库资源不足。“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的“双创”数字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高校图书馆创新创业资源深化建设主要是在“双创”前期工作完成后,为进一步推进校园“双创”建设而开展的针对性服务[24]。
3.3 因素分析
造成“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建设不足的主要因素表现在:政策及制度支持的缺失、服务理念的不足、服务人才及资金的缺位等。
首先,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从图书馆服务功能角度来看,仍缺少国家及政府等部门对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的宏观指导和微观监管。同时,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地方图书馆学会以及省市高校图工委等,都没有出台相应的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双创”服务深度不够,当今我国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的成果不多,效果不明显。
其次,“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理念普遍不足。我国“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尚未充分意识到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双创”服务理念的灌输首先要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双一流”建设发展大潮中,必然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大学生,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新农科人才的发展要求。
最后,服务人才及资金的缺位。高校图书馆专业人才的缺失、服务经费的不足等已经成为阻碍当代图书馆服务转型并实现开拓创新的重要阻碍因素。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着“缺经费”“缺馆员”“缺读者”的三重困境,使得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相差甚远[25]。而没有高素养及高知识储备的综合型专业馆员以及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智慧图书馆开展智慧服务也将是一纸空文。创新创业是一项科学、复杂的活动,在资金、物力等支持下,具有多学科、高素养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实施“双创”活动。
4 “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服务校园“双创”的优化对策
结合“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校园“双创”服务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4方面优化提升校园“双创”的服务水平。
4.1 转变观念,把握“双创”内涵,积极对接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一系列有关创新创业政策如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的出台和实施,教育部专门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指导中心以及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等,要求高等农林院校创新教育及新农科大学生创业成为当前新农科大学的工作重点。这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包括图书馆在内的高校各个部门的重点服务内容。针对我国“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尚未形成“双创”服务体系、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在转变观念、把握“双创”内涵及对接“双创”发展战略时应注意3点。
①精准把握国家“双创”的宏观战略布局发展要求。我国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举措、组织领导及实施等都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要求。它要求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2017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2020年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6]。“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应认真解读政策文件、精准把握“双创”宏观战略发展要求,以服务校园“双创”为总的发展目标,在当代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做到顺势而为。
②分解落实“双创”战略的具体任务和要求。高校“双创”教育改革主要有9项任务,涉及“双创”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师能力、强化实践、改进指导等方面。“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必须制定学校发展要求的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质量标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师“双创”教育教学能力、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等子目标。图书馆需要结合“双创”战略建设需要,积极分解落实“双创”的战略任务和具体要求。
③对接“双一流”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发展战略。结合国家、学校的“双一流”和“双创”等建设需要,各新农科大学纷纷制定了学校层面的《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对接新农科大学“双创”人才培养及创业发展战略,包括改革目标、实现路径及具体任务。“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可以对接学校“双创”改革的任务,梳理和制定相关联的子任务,整合全馆优势资源服务于校园“双创”。如《中国农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设置的“构建全方位的创业服务体系”任务中,要求开展包括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等,协助做好创业项目技术攻关、国内外专利申请、产品技术成果鉴定、技术交流[27]。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的服务空间、中外专利库资源等优势,通过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及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积极为大学生开展专利咨询及服务、市场调研、专业数据库咨询及项目培训等子服务项目,对接和落实本校的“双创”教育改革任务。
4.2 实施按需分类,提供“双创”精准服务
严格来说,高校图书馆“双创”服务主体是随着创新创业活动及内容的发展不断推进的,其服务主体范围也在不断地延伸和发展,服务对象不断增多。当前,“双创”服务对象不但包括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还包括一些已经毕业并离开校园的校友,甚至是一些校办企业及公司等。虽然,当前我国“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双创”服务活动、服务范围以及服务内容等建设不太理想,但面对不同群体开展“双创”活动时仍有必要做到按需分类、提供精准服务。对不同“双创”群体进行分类,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发挥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科技查新服务机构的功能。如对高校科研工作者及校办企业及公司等,可以为他们开展情报分析、专利查新、专利咨询及检索、成果转化等方面决策咨询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努力发挥好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如当在校大学生参加“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系列竞赛及活动时,图书馆可以为他们开展专业文献获取、数据分析甚至可视化等咨询服务。此外,“按需分类”需要树立“以用户需求为本”的服务理念,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各种类型,包括难易程度、模式与规模、创业阶段等进行区分,按需服务。
4.3 整合图书馆优势资源,建设“双创”服务体系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28]。创新创业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必然要求“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从数字资源、物理空间、专业馆员等方面整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如创客空间、“双创”资源、专业服务、高素养人才以及前沿技术的支持等,积极建设“双创”服务系统。具体措施包括5个方面。
①加快图书馆“双创”空间改造。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有利于提高用户参与度、合理运营图书馆空间、促进制作类技术与图书馆服务的有机融合[29]。当前,为加快“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空间改造,图书馆整合3D打印、VR体验、园艺技术、CAD绘图、图片编辑、数字音乐编程及录音、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多种技术,提供电子音乐制作、机器人制作、LED教学与制作、动画制作等多种服务,并结合本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积极建设“双创”空间并发挥物理空间作用效力,从而为支持大学生科研学习、个体创造、促进创新和交流、孵化创业、鼓励合作等提供可能。总之,通过“双创”空间,将图书馆的知识与服务,融入技术和人才因素,注重法律法规及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这极有可能对创新创业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激发“双创”人才的灵感发挥。
②完善图书馆线上精准知识服务交互体系。线上精准知识服务是指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为大学生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具体来说,“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可以利用微信、虚拟社区、QQ、腾讯会议等社交软件,挖掘和获取“双创”用户的知识需求,创建实时、便捷、高效的精准知识服务途径和方法,进而提高用户对图书馆“双创”服务的体验度和满意度。如西北农林大学发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对学生创业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技术培训,协助做好专利申请、技术鉴定、成果交易、风险融资等服务工作”[30]。其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要求,通过微信交流群、腾讯会议等搭建起线上精准知识服务交互体系,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专利培训、法律咨询、成果鉴定等知识服务。
③培养优秀的“双创”专业馆员。图书馆在专业馆员的师资队伍建设上,需要不断加强专业馆员的“双创”教学能力、明确“双创”教育职责、配齐配强“双创”专职教师等。“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可以挑选有着长期从事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参考咨询、科技查新、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利服务等业务工作经验的馆员,培养成为专业的“双创”馆员。同时,与学院、教务处、创新创业指导中心等单位联合,以“主动推广+预约服务+嵌入培训”的多种方式结合,联动开设“双创”培训课程,加强大学生“双创”导师团队的培养。
④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开设“双创”课程、推出在线优质课程、支持学分认定的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1]。部分“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将信息分析、专利知识、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检索等培训或课程纳入到了用户培训体系中。在已有实践基础上,图书馆可以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以学分制的形式开设相应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向大学生介绍“双创”的基本知识,包括“双创”信息检索与分析、市场调研、战略地图制作、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如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开设的“专利申请实务”课程[32]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专利申请、审批程序、发明和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的撰写方法和技巧。这种课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因此,这一课程完全可以融入到《东北林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33]涉及的“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创新意识培养”“创业基础”等课程一同纳入到大学生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或专业课程中。
⑤积极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创新创业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因此,“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引进权威的大学生“双创”数据库、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双创”新书推荐及书目导读、创业者沙龙活动、嵌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组织大学生创业成果及案例展览、开展双创主题真人图书馆服务等方式,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大学校园文化。
4.4 统筹规划,协调打造共建共享的“双创”服务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是一项复杂、动态、综合性的系统工作。在校园“双创”服务活动中,图书馆只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体行为的参与者,因此,在校园“双创”教育改革与服务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统筹规划,以创业者需求为导向,与教学学院、科技园、网络信息中心、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多个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服务项目的设计、实施及评估,协调打造共建共享的“双创”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合作。同时,高校图书馆也应厘清与各部门利益关联体的相互关系,全方位融入高校“双创”服务平台的创新创业服务链中。高校图书馆打造共建共享的“双创”服务平台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
①参与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工作规划和研讨,明确并落实图书馆创新创业服务的工作职责。“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中,图书馆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中。这种角色定位的模糊不利于与其他创新创业服务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共推本校的“双创”教育改革事业。一定程度上来说,可能会造成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如数据库资源、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的重复建设。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参与“双创”教育改革的工作规划和研讨,落实具体的工作职责。
②积极开展“双创”服务调研与访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始终要以大学生创业者需求为一切校园“双创”工作的出发点。那么如何精准定位大学生的“双创”服务需求呢?“双一流”新农科大学图书馆可以面向全校师生,通过开展各类调研和访谈,较为全面地掌握群体和个体的创新创业需求。
③落实高校“双创”服务实践平台建设。一般来说,高校的“双创”实践平台具体包括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室、实验站、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等。图书馆可以在高校“双创”服务实践平台建设中,实行差异化策略,分析校园“双创”用户需求,灵活配置资源,选择科学合理的创业服务路径。在实验室、实验站、基地教学中,图书馆可以通过嵌入创业资料、培训、咨询等服务,如校园推广、活动策划等;在创新创业园、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竞赛中,提供信息分析、决策情报、文献获取、专利咨询与申报等服务。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实践环境的变化,大学图书馆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寻求积极主动转变和改进,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做到顺势而为。在大学图书馆进入转型升级的当代,创新创业活动及教育实践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只有做到了转变观念,主动创新,大学图书馆才能将其核心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才能在智慧图书、智慧校园馆建设中体现图书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