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

2021-07-07郭远航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零部件设计要点

郭远航

【摘要】建筑业在当今社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年来,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城市化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将工程所需的零部件运送到施工现场,由专业人员完成安装过程,在节省各项资源能源的同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故而具有极为可观的实用优势。正因如此,深入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对此展开分析和介绍,希望能为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共同推动这一建设模式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零部件;安装;工作效率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5.056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学科的专业理论,且针对不同的施工内容需要对作业方法、流程及技术手段等展开科学详细的规划,这无疑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难点所在。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壮大,工程的设计理念、建设形式也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和优化,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优质的建筑形式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建筑业未来的整体走向。明确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内容、特点及主要流程,是提升工程品质、提高作业效率的必要前提,从而更好保障企业的整体效益,为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在整个工程运行期间,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均由工程直接生产,采用特定的运输方式运送到施工现场,再有专业人员进行安装。目前来看,常见的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分为砌块建筑、大板建筑、模块建筑这三大类,在建设和使用期间都具有独特的优势。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强大的节能环保性能,可以降低对原材料的浪费,减少现场垃圾的产生,且对人工劳动力的需求量较低,能够真正实现物尽其用,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

2.1設计内容

在设计期间,需借助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对内装、主体构造、外装展开装配预制构造的设计,完成对各个构件的选择、加工和组装,同时科学指导各个作业流程,促进预制装配式技术的优化,达成高效率、高品质的建设目标。其中内装设计包括吊顶、内墙、地面、管线集成等;主体构造设计主要包括剪力墙、框架结构等;外装设计有幕墙系统、维护系统等等,需根据实际的设计内容来明确流程及方法。

2.2设计流程

根据实践得知,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项:技术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构架加工图设计、预制构件设计、构造节点设计。在具体的建设和发展期间,还应结合项目的设计需求,以及设计及施工单位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所呈现出的能力高低对设计流程做出一定的调整和优化,以便能够高度切换当前建筑业以及社会群众对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推崇和追求,打造高品质的现代化建筑。

2.3设计特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区别于传统建筑,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设计与施工、装修等作业环节一体化;二是设计与建筑体系设计的有效整合;三是设计流程与成本管控有机结合,且整个过程更为科学、精细;四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均得到开发和使用,完成可视化、信息化设计模式的构造;五是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在设计、施工期间均有所体现,与建筑本身的绿色性质不谋而合。

3、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

3.1技术策划

积极调查和分析建筑所处的外围环境,以及一些成本控制、工程规模等的相关问题,明确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策划所需了解的一应前提,保证实际工作得以规范化、高效化的开展。与此同时,应与施工部门达成一致,就工程建设期间的某些关键问题、实际问题发起讨论和商榷,从实际角度出发考量技术策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完成最终方技术方案的敲定,为后续方案及图纸等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3.2方案设计

众所周知,建筑方案是推进工程施工正常开展的必要前提,这就要求对方案做出科学详细的规划和设计。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按照技术策划的内容来细化方案的设计,尤其注重立体与平面的合理设计,这样才能充分满足这一新型建筑设计的特殊性要求。综合分析项目定位、建筑性能、结构布局、安装条件等多种因素,严格遵循“多组合、少规格”的设计原则,完成标准化、系统化的设计目标。另外,对于立面的方案设计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需要对具体的构件制造展开详细的分析,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可行性;二是根据建筑特点来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打造更具个性化的现代建筑。

3.3初步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除了包括一些专业技术的设计和运用,也涉及到其他领域的技术手段,所以需要将这一点考虑在内。按照国家标准和施工要求开展初步设计,明确当前的浇底层数,分析管线预埋预留的相关问题,提前确定好预留位置。根据建筑特点以及设计内容,选择合适的预制构件,除了确保能够满足建筑本身的要求,还应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当经济性满足评估标准之后方可投入到正式的使用当中。另外,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成本限定同样是初步设计需要考虑的几点内容,应精准预测以上因素可能为施工作业带来的影响,据此予以排除,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高效且安全的推进打下基础,促进项目整体效率及效益的全面提升。

3.4施工图设计

在明确所需构件、施工设备、施工技术之后,需要以此为参照来设计施工图纸,如对管线预留位置进行再度确认,连接节点的隔声设计、建筑内外部的防火防水设计等均需要在施工图当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同时由施工人员辅以施工图的改进和优化,以便提高设计的可行性,促进施工图在实际作业期间发挥应有的作用及优势。

3.5构件加工图设计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构件加工图的设计是关键所在,通过对建筑构件进行科学的选择和组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在设计阶段,应与构件的设计人员建立及时的沟通和互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降低设计工作的失误率。此外,应提前预想建筑构件的尺寸、类型等,根据施工要求来确定最终的构件。

3.6预制构件设计

预制构件需要在建筑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完成制作,且需要保障构件的品质,以促进建筑整体质量的提升。对于预制构件的设计,应坚持标准化、数模化的原则,同时将造价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在设计中,应深入分析预制构件所应带有的防水、防火性能以及耐久性,保证建筑得以长期使用。有些建筑所需构件的尺寸较大,这就需要在设计阶段增设相应的预埋吊点,必要的情况下应适当加设构件脱模。根据建筑所处区域将其气候、温度的不同,需要合理设置外墙板,提升建筑的保温性能。

3.7构造节点设计

构造节点设计关键在于一些细节的调整和优化,如门窗洞口、接缝等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充分符合要求,包括建筑的物理性能、装饰标准、耐久性等。根据建筑的所处地区,对节能、防水、防火、防震等做出科学的设计,同时考量好热胀冷缩、风荷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构造节点设计做出全面的优化。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明确各个设计流程的要点,开展标准化、高效化的设计工作,为后续施工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李青春.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7):24-25.

[2]赵海新.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6):31-32.

[3]潘小苑,朱肖剑.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20(07):45+47.

猜你喜欢

预制装配式建筑零部件设计要点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与结构设计要点
浅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的造价管理
刍议预制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
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实践及相关问题探讨
分析建筑钢结构涂料防腐设计要点
探究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要点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浅析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及其注意事项
机械加工工艺对零部件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分析
供应链条件下的汽车零部件采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