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内部控制研究

2021-07-07李瑞

经济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李瑞

摘 要:作为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事业单位对维持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全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节约财政资金。文章在全面了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概念的同时,提出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优化对策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089-02

事业单位在我国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指政府利用国资设立的从事教科文卫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相较于企业,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普遍滞后,究其原因在于内部控制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预算工作作为核心内容,其工作效率和效果也备受影响。为此,如何做好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成为了关键。笔者结合发展现状,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以期全面提升事业单位预算内部控制水平,为我国事业单位预算内部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和实务指南。

一、事业单位预算内部控制概念

为了加强和防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做好事业单位预算内部控制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预算内部控制是指在单位开展预算工作时,为达到预算内部控制目标,通过构建完善的预算内部控制体系,找出预算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有效管控和防范预算编制、调整、决算、考核等各个环节的风险,才能有效控制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当中,预算内部控制是主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单位预算编制科学、规范。在编制预算时,财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要做好沟通交流,保证预算编制和具体业务相符,根据业务工作计划和需求,对预算编制进一步细化,预算工作落实落细,提高可行性。

2.严控预算调整程序,尽量做好预算管理控制工作。

3.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有效执行各项预算,保证批复的额度和用途正确无误。同时,还要建立预算执行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优化对策

1.完善组织架构。为有效增强单位内部管理能力,规范单位内部控制,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增强约束和监督力,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建议采取“以评促建”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通过成立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决策机构。由单位领导作为第一负责人,小组成员由单位各部门人员构成,并下设办公室,作为内部控制工作的牵头部门。同时,单位纪检部门派出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估人员,按照单位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情况,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为了检验及评价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还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单位内部风险评估报告,保证执行到位。

2.关键岗位管理和人员配备建设控制措施。按照“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把关键岗位关,制定满足岗位需求的上岗条件,保证关键岗位人员具有足够的能力胜任此岗位。一般在内部控制关键人员选拔和任用时,要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强化关键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比如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等,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掌握内控方面、财务方面的法律知识。除了加大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培训以外,还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思想认知,让每一个员工定准位置,具有高尚的情操,不会被利益所诱惑,做出危害单位、危害国家的行为。为此,单位要不定期或定期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抽检,检验其是否遵守了相关的职业道德,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严惩不贷。

此外,针对关键岗位还要加强绩效和奖惩激励机制,首先,在单位绩效管理目标当中,必须全面纳入关键岗位的工作任务,将其作为考核管理的重点。其次,把关键岗位工作职责和其绩效管理密切结合,保证两者目标统一、方向统一。再次,貫彻落实奖惩机制各项规定,加大关键岗位的工作激励作用,对表现突出者,给予奖励;对存在失误者,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人员,给予处罚,将奖惩措施落实到位、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3.构建信息化平台。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内部控制当中,流程、制度是基础,信息化则是重要的控制手段。在单位内部控制中,信息化平台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不仅能够提高决策效率,还能让整个流程更加顺畅,增进各部门的交流与沟通,能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因此,在构建信息化平台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技术培训,为了让相关人员更快速、更有效地掌握预算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应用技术,需加大全面培训力度,通过培训集中学习的方式,全面指导相关人员更好地掌握。第二,积极引入专业性人才,健全单位预算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保证数据库运作正常,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提高预算数据的安全性。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保障措施

1.创建具有内部控制特色的组织氛围。

(1)增加对各部门领导的培训。领导的工作态度及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内控的实施效果,因此,从单位层面来讲,应加强各部门领导的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培训力度,将这项培训作为重点,让部门领导充分体会到内控的重要性,提高预算管理效率。

(2)培养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根据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及目标,编制员工手册、业务流程、制度标准等,向每一个工作人员传递内控的作用及意义,让他们重视起来,增强内部控制意识。同时,要通过书面资料的形式对预算内部控制相关的关键岗位进行明确规定,制定预算日常管理详细说明,将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将预算管理和岗位紧密相连。

(3)营造内部控制特色的环境。内部控制是单位的一项内部管理措施,各个部门要相互协作,若一个部门不配合,那么就很难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因此,要强化各个部门的协作精神。要从单位内部渲染这种协作氛围,加强单位所有部门、所有员工的团队意识,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内部控制环境。

2.推进预算管理跨部门协作管理。预算管理不单单是财务部门的一家的事,涉及到单位的各个部门及所有岗位,因此,在单位内部要加强各部门的合作,推进预算管理跨部门协作管理。首先,找准部门定位。要想实现与其他部门的良好沟通,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从以往人们认知的后勤保障部门,转变为单位具有价值的管理部门,变成其他部门的合作伙伴,将财务部门的功能不断向价值创造转变,强调科学的预算管理,做好内部风险管控,为单位发展创造更多价值。其次,加强部门深度融合。为了实现跨部门协作,要先梳理好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对接工作流程,明确具体要求,构建具有系统化、全面性的规程制度。同时,还要提前针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问题进行事前或预防性的沟通,做到及时预警,避免更多事后沟通,甚至由于沟通不到位,引起财务风险。

3.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实施绩效考核,是单位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探索建立事业单位长效管理机制的重点。在单位预算内部控制当中,同样要重视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要求,以考评为载体,切实抓好绩效考核。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机制,易于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通过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可以补齐制度缺漏,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将绩效考核与工作实际挂钩,消除“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现象,让真正真干、实干的工作人员,得到回报。通过全面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能。在绩效考核当中,将工作效率作为关键性指标,进一步细化工作分工,明确工作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全面分析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效率,制定科学、有效的评定标准。

4.实行预算管理内部审计及问责。在内部控制体系当中,内部审计是其最关键的构成成分,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因此,在单位内部控制当中,加强内部审计。要求内审部门监督预算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比如,预算编制时,要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进行检查;预算分解时,要对预算分解是否到位进行检查;预算调剂时,要对调剂流程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决算时,要对决算的正确性进行检查。此外,还要建立问责机制。在内部审计结果这一基础之上,以单位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及预算管理情况作为考核的标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及员工身上,若由于人为原因造成预算问题,需及时惩罚该人员,通过问责的方式,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增强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綜上所述,在社会经济管理中,事业单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提高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水平有助于提升单位管理的合理性。当前,预算内部控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优化改进,只有加强对预算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度,才能达到预期管理效果,才能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效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黄云珍.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探究[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12)

[2] 孙洪清.浅析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9(8)

[3] 魏伟.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9(3)

[4] 左桂梅.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当代会计,2019(2)

[5] 陈昕.关于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9(7)

[6] 杨桦.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2)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河南南阳 473000)(责编:吕尚)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