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姜姜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1-07-07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10058叶红霞

新农村(浙江) 2021年5期
关键词:病原菌病菌生姜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0058) 叶红霞

生姜是一种重要的调味蔬菜,具有生产区域集中的特点。近年来,姜瘟病在我国各生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生姜一旦发生姜瘟病,会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给姜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姜瘟病已成为阻碍生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子,必须有效防控。

1.为害典型症状

姜瘟病主要危害生姜的地下茎和根部,也可发生于叶茎部,一般多在靠近地面的茎部和根部的上半部发病。发病初期,叶片萎垂、反卷,叶尖和叶脉浅黄,后变成黄褐色。茎基部和姜块连接处病斑初为淡黄褐色水渍状,进而组织逐渐软化腐烂,用手挤压病部有乳白色米水样汁液,散发臭味。地上茎被害,开始呈暗紫色,稍后渐变黄褐色而腐烂,残留纤维。

2.发病特点

姜瘟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主要随病残株在土壤中越冬,且能单独在土壤中存活3~5年。除侵害生姜外,还可在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中传播,危害茄科植物。

姜瘟病发病适温为28℃~37℃,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越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病害发展越快;湿度在80%以上发病快,而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0%时,病原菌致病性显著降低。因此,姜瘟病的发病程度与当年温度的高低、雨季的早晚、降雨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温度高,雨季早,降雨量大为姜瘟病病菌的扩展、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条件,一旦发病整个姜田会大面积发生。在浙江省露地生姜生产中,姜瘟病的发生一般从6月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害逐渐加重,7—9月危害最重,9月以后病害又逐渐减轻;大棚栽培的生姜,姜瘟病的发生会提早至5月。

3.传播途径

姜瘟病的发生和蔓延主要是姜种或土壤带菌并遭遇适合病原菌生长的高温高湿环境。另外,田间的灌溉水、雨水、地下害虫、农具、带菌土粪或农事操作等也会造成多次再侵染。

(1)带病种姜传播 生姜以根状茎繁殖,采用大棚早熟栽培、以采收嫩姜为主的农户基本不留姜种,每年从外地购入种姜。由于把关不严,难免会有一部分姜种从病区调入,带病菌姜种成为姜瘟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购姜种在播种前需要一段时间的贮藏,如购得带菌姜种或在贮藏过程中姜种腐烂感病都会在播种后造成姜瘟病的过早发生。

(2)土壤传播 带菌土壤是姜瘟病的主要初侵染源之一。生姜连作会增加姜瘟病病原菌基数,尤其是上年发生过姜瘟的田块及其周边田块,更会加重病害的发生,与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也会导致发病较重。

(3)灌溉传病 大量灌水、串灌、排水不及时,都会加重姜瘟病的发生率。大量灌水后土壤水分含量过高,为病菌的扩展、入侵和繁殖提供了条件,植株更易感染姜瘟病;串灌会使姜瘟病病原菌快速扩散,加重姜瘟病的发生;排水不及时,则会降低植株抗性,从而增加姜瘟病的感染。

(4)农事操作等染病受病残体污染过的农家肥如不经过发酵腐熟处理而直接施用到姜田,会导致生姜不同程度发病。中耕除草时,人为机械损伤根茎或田间地下害虫咬食根茎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也会引起病害的发生。

4.防治方法

姜瘟病属于维管束病害,一旦病原菌侵入,喷施药剂效果不佳。由于目前没有抗病品种,对姜瘟病的防治应根据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以农业措施为主,切断姜种、土壤、灌水、肥料等病菌主要传播条件,再结合适时的用药防治,以收到较为理想的防效。

(1)选用无病种姜并严格消毒 选用健康、无病种姜是防控姜瘟病的关键环节。生姜用种量大,在集中产区要建立专门的种姜基地,从无姜瘟病的种姜基地选购种姜;未建立种姜基地的,在购买种姜时要实地查看,最好能在收获前查看生姜长势、姜田是否带菌,避免从病区购买姜种,避免选择表皮脱落、姜种肉质变色以及表面有水渍状的姜种,防止“带病下田”,从源头上杜绝姜瘟病的发生。此外,在催芽(播种)前,对种姜要认真挑选、晾晒,并对其进行消毒。种姜的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30分钟,再闷种3~6小时,或用80%多菌灵700倍液浸泡姜种2~3小时,或用30%氢氧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浸种6分钟。

(2)土壤杀菌 用石灰氮(氰氨化钙)或棉隆进行土壤处理。石灰氮和棉隆杀菌对土壤墒情有一定要求,土壤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土壤湿度太低或太高均影响效果。土壤杀菌通常需要15~20天的覆膜密闭时间,生产上应留好时间,以免延误种姜。土壤杀菌后,必须揭膜敞气以排除有毒气体,在栽种前须做发芽安全性试验,以保证安全生产。

(3)合理轮作 姜田一般不宜连作,对于发病过的地块,须间隔3年以上再种生姜,可与水稻、茭白等进行水旱轮作,或与葱、蒜等作物轮作。对于生姜集中产区,特别是大棚早熟栽培生姜的地区,轮作有困难时,必须严格实行上述土壤消毒措施。

(4)化学防治 目前,我国登记用于防治生姜青枯病的化学药剂主要有两种,分别为20%噻森铜悬浮剂和46%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前者稀释500~600倍、后者稀释1000~1500倍,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采用喷淋或灌根等方式将药剂施入根部,视病情严重程度,连续使用2~3次。

(5)其他防治措施 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田块,尽量避免粘土地作姜田;采用深沟高畦方式种植,低洼地应起高垄栽培,并注意排水,避免雨水传播疾病;提倡微灌,避免大水漫灌;宜多施商品有机肥(农家肥在施用前必须充分发酵)、适当减施化肥;在生姜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病原基数;田间零星病株要及时拔出,带出田外销毁,在病株及周围撒适量石灰粉消毒。

猜你喜欢

病原菌病菌生姜
病原菌多重核酸检测试剂盒分析性能质量评价研究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冬天用围巾包住口鼻为什么不好
苍蝇为何不会被病毒感染?
病菌的克星
Trouble in Disneyland
文武小生姜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