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感理论在儿童自然教育公园的景观应用研究

2021-07-06吕红张菲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

吕红 张菲菲

摘 要:综合分析素质教育时代儿童户外体验的行为心理需求,探究五感理论在现代自然教育公园中的景观应用方法。文章引入五感及自然教育公园景观基本概念,通过对儿童五感生理基础与心理特征的调查分析,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的体验介入,归纳总结出自然教育公园景观的五种构建模式。探索五感体验理论在儿童自然教育公园的景观应用策略,为今后构建适宜儿童自然学习和休闲游憩的景观场所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五感理论;自然教育公园;儿童感知;景观模式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2-0033-04

1 引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以感知体验为基本构成要素的自然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关注。自然教育在行为心理上引导儿童与自然亲密互动,并在感官体验过程中促进儿童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认为,儿童通过五种感官来体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形、色、声等,并由此形成记忆、想象和思维。19世纪末,欧美国家为应对工业化带来的城市问题,盖迪斯(Patrick Geddes)1892年在爱丁堡的“观察塔楼”野外观测中心被誉为自然教育的最早实践。20世纪初,泰瑟(Jacobus Pieter Thijsse)提出“教育公园”概念,并与景观设计师合作建造泰瑟花园(Thijsse hof),开创并实践了公园的教育价值。20世纪70年代,日本都市化高度发展剥夺了儿童与自然的接触,为重建儿童的自然“生存力”,构建起以自然学校、日本环境教育论坛(JEEF)等研究机构的全国性自然教育网络,以唤起民众对自然教育主题户外活动受到重视。今天的欧美、日韩及香港等地区,自然教育已广泛应用于景观建设,但我国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公园的游乐和视觉审美仍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儿童游乐活动场地及设施单调、景观同质化现象显著,针对儿童心理感知的自然教育需求重视明显不足。结合社会实际,以满足儿童感知需求为切入点,探索适合于我国的自然教育公园景观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五感理论

五感理论最早来源佛学的五种色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它代表了五个器官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机能。人通过五感认知周围的外部空间,环境信息传递给大脑后进行接受、识别和提炼加工,通过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形成对客观环境的完整映象及情感体验。

2.2 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最初由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提出,他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原则是“遵循自然”,方法是“在自然中进行”。目前学术界对自然教育还没有明确定义,但更倾向于自然与生态环境教育,即在自然界中通过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知能力学习自然,体验自然,建立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户外教育方式。

2.3 儿童感知與自然教育公园

儿童对环境的五感较成年人更为敏感,也更易受到环境的引导和改变。在了解儿童生理及心理特征基础上,将自然教育理念融入儿童户外游憩环境,利用目视、触碰、聆听、细嗅、品尝等行为方式使儿童感知自然,认识自然,在成长中树立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儿童的生活体验多来自网络、电视及书籍等虚拟世界,儿童在成长中生存体验缺失,自然教育公园建设理念对引导儿童的探索欲、参与意识和团队观念,重塑儿童健康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3 儿童的五感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3.1 儿童的感知特点

提升儿童户外游憩场所的自然教育功能,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儿童的感知特点。眼睛是儿童感知外界信息的最基本方式,儿童通过色彩、形状的不同来认知物体。听觉中,儿童对源于自然界和人为制造的声音格外敏锐。触觉是儿童最直观的体验过程,直接触摸和互动方式是儿童了解和认识外界的主要方式。嗅觉和味觉常使人产生对自然界花香、果实的联想,是儿童喜爱的感知途径(图1)。这些感知特点对构建适宜儿童的游憩场地提供参考依据。

3.2 视觉感知的作用机制

儿童对色彩的感知度远高于成年人。环境中首先吸引儿童探索的往往是色彩鲜明的物体,他们不仅用眼睛识别,同时色彩带给他们的心理感受也会留下深刻印象,并影响儿童的审美和性格发展。儿童的成长过程会不断更新对色彩的偏爱,因此,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色彩的喜好,并遵循规律设计儿童喜爱的环境(表1)。图形对儿童的视知觉也影响显著。儿童对图形的认知要先于文字,儿童绘画中的万物通常由简洁抽象的图形构成的,夸张而有趣的图案体现出儿童的独有思维。此外,大体量感的图形更容易引起儿童注意而成为视觉焦点。因此,抽象的组合图案、结合体量和光影的环境设计有助于丰富儿童视觉感知,提升其形象思维能力。

3.3 触觉感知的作用机制

人的手、足和身体都是触觉器官,可以通过触摸直接感受自然界中粗糙的树皮、柔软的枝蔓、滑动的细沙以及冰冷的钢铁等外部环境刺激,丰富儿童的触觉感知,加深孩子对环境的记忆。此外,人景互动也是影响儿童触觉感官的重要方式,它使儿童在玩耍中获得自主权,更好的激发起孩子的主动意识。如流淌的溪水与自然石组合的空间,水中露出的石块常常吸引儿童去翻开,寻找石头下的生物,满足孩子对未知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起伏的带状景观椅除了满足坐的功能外,还启发孩子手足并用,上下攀爬,这些互动环境使儿童获得更为真实生动的成长经验,而不是单纯传统知识的灌输。

3.4 听觉感知的作用机制

儿童对高频和低频声较为敏感,如自然界中风拂杨柳产生沙沙声,泉水滴落产生叮咚声,鸟儿发出的悦耳的鸣叫声等。自然界中不同音调、音色的声音通过耳部听觉神经系统,能够在人大脑中产生具体“图像”,起到缓解儿童紧张心理和抑郁情绪的作用。此外,在活动场地中,儿童还会接触到各类人工声音,如欢快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儿童在聆听中启迪心智和语言,感受情感的熏陶,而超过80db的声音则会使儿童烦躁不安。因此良好的儿童活动区需要营造悦耳的声景观环境,并提供舒适的听觉体验。

3.5 嗅觉与味觉感知的作用机制

嗅觉对儿童的心智和情绪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植物散发的天然香气,对舒缓情绪紧张、缓解焦虑效果显著。植物散发的气味传输到大脑形成嗅觉感知,当儿童感知到芳香的气体,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强身健体、防虫防毒的作用。品尝体验也是自然教育公园的一项重要内容。果实带来的愉悦的享受让人印象深刻,因此提供果实品尝来营造味觉环境,使儿童可以借助品尝更深刻的认知自然事物。

4 多感官体验在儿童自然教育公园的景观模式构建

儿童对景观的感知是多种感官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所形成的综合反应。在自然教育公园中,通过多感官体验环境的场所营造,引导儿童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参与中学习知识,增强生存力,促进自然教育与景观环境的最佳结合。

4.1 攀岩运动景观模式——视觉与触觉感知场所的营造

景观微地形设计是增加场地变化,提供互动环境的重要形式。将微地形的起伏变化与儿童游戏活动巧妙结合,可以调动儿童手、眼、身体的协调能力,锻炼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力。如利用微地形的高差设计攀岩活动场地,使儿童在攀爬运动中去观察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表2)。在自然教育公园中,微地形本身属于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因此要在场地原有的地形条件下,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场地景观元素进行设计。首先,选择体量较大,坡度适宜的场地作为攀爬主体,利用特定形态或醒目色彩设定目标点,以吸引儿童的视觉注意,使儿童产生丰富联想和挑战的欲望。然后,为引导孩子在攀爬过程中寻找方向,增加乐趣,可以在攀岩坡度上设置绳结、抱石、阶梯等各种色彩、材质或形态不同的抓握点。通过攀岩及滑梯等多种游戏形式场地的构建,儿童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更主动的学习和认识自然界。

4.2 迷宫探险景观模式——听觉与触觉感知场所的营造

儿童对空间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较成人更为强烈,通过对儿童视线的遮挡,充分启发孩子们的听觉和触觉感知,营造出能够激发孩子主动行为和思考习惯的迷宫环境。景观迷宫被认为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有趣媒介,迷宫体验也常常被比喻为人生旅程,在精神上带给孩子鲜活的情感体验。在自然教育公园设计中,可就地取材,借助植物、山石、构筑物等媒介营造迷宫探险场所,同时利用儿童探寻求知的天性,在迷宫空间设置声音源位置,利用声音引导,激发孩子的探知欲和参与意识(表3)。能够阻隔视线高度的小型灌木或乔木组合是迷宫景观最常用的素材。为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性,设置碰触式发声的装置,通过模拟自然界的动物声,吸引儿童在迷宫里寻找声音源,同时利用危险动物的叫声提醒儿童躲避危险。迷宫选取生态材料,具备强烈的神秘性和文化性特征,有益于启发孩子认识自然,了解历史文化思想。

4.3 植物花海景观模式——视觉、嗅觉与触觉感知场所的营造

在自然教育公园中,嗅觉是景观营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知觉,但当它与视觉、触觉感知结合构成植物花海模式时,植物的芳香的气味可以舒缓儿童紧张情绪,丰富的色彩和肌理触感能够增加儿童对自然界植物的识别和知识积累,植物花海模式的多种感官体验使孩子们更加享受自然(表4)。以儿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植物花海景观应在自然感知、参与体验和学习知识三大原则基础上,营造出可见可闻可参与的花海学习空间。如选择多彩植物与芬芳植物混合搭配,与道路、水体等景观元素有机结合,创造大规模花海景观和亲子环境;借助丁香、紫罗兰、薰衣草等特殊植物香气营造安静放松的氛围;也可采用“logo”帮助孩子识别植物或设计游戏规则引导儿童观察植物,使孩子在玩耍中感知植物特征,科普植物知识。

4.4 互动音乐喷泉景观模式——视觉、听觉与触觉感知场所的营造

儿童有着亲水的天性,不断变化的动态水景可以使儿童获得生动的多感官体验和强烈的参与愿望。动态喷泉是利用现代科技对自然界水景的模拟,属于人造的互动性景观。它在视觉、触觉、听觉感官上给人带来多维度空间感受,动水景观较静水更具活力,符合儿童参与互动的景观需求。(表5)喷泉水景设计中,可结合人体感应和声控技术,喷泉水柱随着人体靠近和音乐变化而变幻节奏,还可以在喷泉地面设置LED追光灯,灯光随喷泉造型变化颜色和明暗。配合科技的动景效果,儿童在场地奔跑玩耍时可以感受视觉、触觉、听觉的多感官刺激,增加了儿童在活动中的互动和主导权,满足儿童好动的心理特征。

4.5 园艺种植采摘景观模式——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知场所的营造

种植采摘是集农事、教育、儿童游戏为一体的寓教于乐的苗圃空间领域。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植物的育苗、种植、堆肥及采摘等栽培实践活动,这种亲近土地的种植活动,不仅提高了儿童身体机能和动作协调性,而且培养了对植物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能力,在亲近自然过程中培养对再燃的热爱和研究兴趣。此外,采摘和果实的收获和品尝也满足了儿童的成就感和味觉体验(如表6)。为结合儿童的植物知识教学、种植实践活动及采摘活动,可以进行场地分区设计。如设置农业博物馆区域,通过古代农耕器具展示,培养儿童对古代农耕经济的探知;开辟园艺种植区,由专业园艺团队讲授栽培技术,如无土栽培、水培育、种子研究等知识,唤起儿童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提供专门的农产品采摘区,引导儿童在采摘体验中更进一步了解果实的成熟过程。

5 总结

自然教育公园在景观营造中为孩子提供充分接触和感知自然的机会。五感理论针对儿童的景观感知需求,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利用目视、碰触、细嗅、品尝、聆听的五感联结方式体验自然,认识自然,激发儿童户外活动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达到游戏和教育相结合的最佳效果。因此,五感理论在儿童自然教育公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也为今后的自然公园建设带来新的视角。

——————————

參考文献:

〔1〕张佳,李东辉.日本自然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03):155-158.

〔2〕闫淑君,曹辉.城市公园的自然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园林,2018,34(05):48-51.

〔3〕储佳妮.景观的通用感官设计研究[D].上海大学,2015.

〔4〕翁玫.听觉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7,23(12):46-51.

〔5〕沈冉冉.城市公园景观中的感知体验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6〕李同予,马玥莹,薛滨夏,王梓懿.通感在康复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8,26(06):26-29.

〔7〕王可心.色彩在儿童居室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