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应对社会心理分析与社会心态调整研究

2021-07-06李秀君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赤峰学院心理

李秀君

摘 要:今年全球经历了重大疫情——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袭击,新型冠状病毒患者都伴有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样症状,并伴有肾衰竭等。面对本次疫情,通过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临床医学院2017级至2019级233名学生的调查,对COVID-19疫情期间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调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本次疫情,人们会与2003年的SARS疫情做比较,从而使人们对这次疫情认识的紧张性增加,表现出一定的恐惧。(2)学生对COVID-19的有关情况了解的不够,平均水平处在熟悉与陌生之间的一般水平。(3)疫情发展的前期,学生、青年人對COVID-19的关注比中老年人高;中期则是中年人对此关注更多一些。疫情信息的获得其中使用最多的通讯工具为互联网、电视。(4)本次疫情对人们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由于政府及时有效地进行宣传引导,使得人们的紧张性下降。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社会心理;社会心态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2-0028-05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经历了数次规模不小的突发事件,如非典型肺炎,也称SARS;不同程度的禽流感,病毒有H1N1、H7N9等。这对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有着一定的影响,疾病心理学研究表明:重大疫情事件会导致人们出现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严重者会出现疾病等现象,包括恐惧、头痛、盲目跟风从众、焦虑等心理问题。即使在疫情过去以后,严重者还会出现一些后遗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设法运用个人的心理调节和外界的社会支持,以减轻灾难性事件带给人的心理冲击或心灵创伤。有资料表明:美国有9.8%的人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的5至8周内,出现了紧张、焦虑或抑郁等临床心理症状,居住在世贸中心废墟附近的人,出现以上心理症状的人数比例更高。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由于其具有传播快、多途径传染、不可预测性、无特殊药物疗效,使人们处于应激状态。有的感到恐惧,焦虑,懊恼,甚至沮丧,危机等。应激是指有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诸因素。但是这些刺激通常不能直接地引起应激,在刺激与应激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中介因素,诸如人体健康、个性特点、生活经验、应付能力、认知评价、信念以及所得社会支持的质与量等,均可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一部分人因良性的应激反应而超常调动自己的应激潜力,做出相应的应对行为;有些人由于不良的应激反应而表现为束手无策,做出否认、恐惧乃至产生对事件的恐慌行为。后者不仅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而且影响群体的社会秩序,因为惊慌是一种强烈的不安反应,其特征是自我控制减弱、失去理性的逃跑、而毫不顾及社会后果;如果在面临直接危险的局势、同时觉得自己一时难以获得可信的社会支持时,若有逃跑机会的话,就可能会出现惊慌的逃跑行为,以致打乱为对付危险情境(如COVID-19疫情)而采取的有组织的集体行动,并导致平常的社会关系被弃置不顾。

为了探讨本次疫情在人们心理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在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对我院学生所在的盟乡县进行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汇报如下。

2 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

2.1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以单股链且不分节段的RNA病毒,根据血清型和基因组特点冠状病毒亚科被分为α、β、γ和δ四个属。由于病毒包膜上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本次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为β属变异的冠状病毒。在2020年1月10日,第一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测序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是指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导致武汉暴发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毒命名为COVID-19。

2.2 传播方式

主要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直接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

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直接传播: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可以导致感染。

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2.3 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有时伴有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严重症状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性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2.4 预防措施

(1)正确佩戴口罩。如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2)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3)加强开窗通风,居家每天都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加强空气流通,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或者免洗洗手液洗手。

3 方法

3.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调查的是2月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的,截至2月4日凌晨00:00分,内蒙古自治区确诊病例34例。调查对象是我院2017级至2019级学生及其家人,其中我院学生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各个盟市,使得研究具有广泛性。被调查总人数为233人,大一69人,大二84人,大三81人。采用赤峰学院临床医学院编制的“COVID-19疫情心理问卷调查”。

3.2 统计分析

运用腾讯问卷与Microsoft Office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根据表格绘制,以百分数的形式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4 调查结果

统计结果包括(1)基本信息;(2)了解疫情的方式;(3)对COVID-19疫情的熟悉情况;(4)对COVID-19疫情恐惧心理的来源;(5)对COVID-19疫情期学生及家人的心理状态;(6)对COVID-19疫情期民众的行为变化。从这六个维度采取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探讨每项信息对于人们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调整进行探究。

4.1 基本信息

男生比例39.6%,女生比例60.4%。离开当地计划比例:0%,接触过武汉的同学或家属比例:0%,在疫情期间在家比例100%,由上述基本数据可以看出,同学们都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的安排,为保证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4.2 了解疫情方式

隨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普及迅速,人们可以从多方面来获取信息。其中,年轻人主要获取信息来自于抖音、百度、微博;中年人则是看电视、新闻、微信获取信息;而老年人只是从人们谈话中获取信息。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因为网络在我们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快捷大量的信息的同时,也会因为极少数人在网络传播谣言,使得人们接收到错误信息,造成恐慌心理。

4.3 对COVID-19疫情的熟悉情况

巴菲特说过:“一个人对于一件事只有专注投入,才会带来乐趣。对于一件事情,无论你过去对它有什么成见,觉得它多么枯燥,一旦你专注投入进去,它就立刻变得活生生起来。”下表统计了我院学生对COVID-19疫情信息的熟悉了解情况。

该表结果显示,人们对COVID-19疫情的认知与熟悉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疫情有一定认识的有:对疫情暴发的原因、预防途径、患者的治愈和死亡、政府发布信息。(2)对疫情处于熟悉与了解之间:COVID-19传染性、政府控制COVID-19的措施、COVID-19总体情况、COVID-19患者治愈后传染问题。由此可见,内蒙古的人们比较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因和预防途径,其次就是政府发布的信息,这说明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是比较有效的。但是人们对于本次疫情的总体情况不是很了解,说明人们主要获取疫情的信息具有偏重性:人们注重的是疫情的传染源、疫情的预防、疫情的死亡率,没有注重专业知识。到目前为止,浙江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于2020年1月24号成功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毒株,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方向。

4.4 对COVID-19疫情恐惧心理的来源

关于民众对COVID-19疫情恐惧心理来源的调查结果于下表。

上表是我院学生经调查统计得出的主要恐惧心理来源。其中,口罩、双黄连、金银花等药品售光对人们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在此特别说明,双黄连只对疫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不能预防;而目前关于金银花研究较多来自体外环境细胞实验的研究,即使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也不能推及在人体内的效果。同时,已有研究显示抗病毒活性成分的剂量关系及生物利用度还不理想,目前还没有足够有力的临床实验数据证明金银花的抗病毒效果。最重要的是实验用的剂量和提取方式,和日常饮食摄入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大剂量使用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切勿自行以预防为目的的服用。其次,家人信息的来源和确诊人数的上涨也造成人们的恐惧心理。随着互联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家人分享的数据如果没有官方的认证很难辨别消息的真假性,假的即为谣言,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近几日,疫情中确诊的人数突增,人们不需要造成恐慌,钟南山院士回应:确诊的人数突增主要是武汉的人数突增,并且在未来几天内会达到高峰,但不会太长。所以大家要正确对待这次疫情,要对医护人员有信心。当前,正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大家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转发相关信息时,要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内蒙古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发布的中央和自治区部署要求、疫情动态和防控疫情知识,不得转发未经官方认证的有关平台信息,形成有效防控疫情的良好环境。最后,戴口罩、封城、城市严加管理是为了阻断传染源,防止更多的人感染。对于这些有效措施,大家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

4.5 对COVID-19疫情期学生及家人的心理状态

通过图表可明显看出,赤峰学院学生普遍心理状态良好,从正向指标看(正向指标越大,赤峰学院学生心理状态越好),他们对大部分指标认同程度都很高:感觉快乐,没有放弃(79.60%)、感觉生活充满趣味(61.20%)、勇敢面对本次疫情(91.80%)、可集中注意力(53%)、有主意,有想法(81.63%)、能起担当作用(65.30%)等。从此能明显发现,赤峰学院同学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从逆向指标看(逆向指标越小,赤峰学院学生心理状态越好),通过对心理状态的分析,觉得心情抑郁,有压力,进而对自己时区信心乃至失眠的是极少数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赤峰学院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心理状态更好的原因主有:

4.5.1 赤峰学院大学生深刻团结在习近平同志总指挥之下

赤峰学院大学生在新时代中深刻响应党的号召,在青年大学习活动中锤炼了思想,在党的宣传活动中提高了觉悟,能够在面对困难时,临危不乱,并随时随地愿意成为抗疫的一分子和年轻一代抗疫队伍的主力军。在赤峰学院领导,老师们的指导和指挥下,赤峰学院同学有信心同各界一道,打赢防疫攻坚战。

4.5.2 赤峰学院大学生受到高等教育,对谣言有辨别能力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谣言成为了开展防疫工作的最大阻力。微信,微博,大量无意者和别有用心者传播谣言,使无数民众因之恐慌。赤峰学院大学生受过良好教育,这些能够用简单科学知识分辨的谣言,自然会被大学生辨认并识破。赤峰学院大学生不仅仅满足于辨识谣言,还积极投身于辟谣之中。辟谣从身边人做起,让大家一起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造谣。

4.5.3 赤峰学院大学生掌握应对疫情的基本方法

如钟南山院士所言,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赤峰学院大学生坚持戴口罩,非必要事项必不出行,坚持贯彻落实科学有效的方法是防控疫情,稳定人心最好的办法。赤峰学院学生不仅严格要求自身,还向家人积极普及这些基本的防控手段。

4.6 对COVID-19疫情期学生及家人的行为变化

由上表可知,大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做到勤洗手、不外出聚会。由此可知,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后,人们更加注重卫生习惯。这说明内蒙古地区的人们主要依靠科学防范措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同时也说明我地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的措施的宣传工作比较到位,政府、官方发布的各种科学预防措施较好的引导了人们的行为,提高了人们预防COVID-19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们相对于农村地区的人们更加注重卫生、饮食、锻炼方面,而城市中高学历者对此更注意一些。其次,在这期间大家都争当社区志愿者,虽不能远赴前线,但可以为自己的社区做贡献,这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青春,是人生最美的时光;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此外,在一线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90后在一线的辛勤努力,他们都将是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都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最后,我们从表格中了解到,在闲暇时刻,部分学生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

5 小结与建议

5.1 本次疫情使大家产生了一定的恐惧心理,但是随着政府对新型冠状病毒知识的大力宣传,使得人们对于疫情的紧张性下降,从而调动了大家积极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5.2 从疫情了解途径可以看出,大家从以前使用电视、新闻等途径获取信息逐渐转变为从互联网、微信等社交平台获取信息。但是很容易被网上的谣言所干扰,所以在浏览实时数据时看人民日报等官方发布的信息,做到不听谣、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5.3 从恐惧心理来源可以得出,对官方或政府提出的有效预防手段,大家是积极听取的,但具有盲目性,例如双黄连可抑制病毒,一夜之间双黄连一售而空,就连带有“双黄”名字的物品都售完,由此可见大家的盲目跟风,给出的建议就是有效的在家留察14天,不要在人群多的地方逗留,这是最有效的方式。

5.4 从行为变化可以看出,大家對于志愿服务的活动重在参与,体现当今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

5.5 不难看出,这也是人们面对疫情时的一种应激体现。我校开设了心理防护支持网络服务,专门解决本次“肺炎焦虑”问题,深入贯彻并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

参考文献:

〔1〕刘艳,董玉红.新媒体时代社会心理建设的新探索[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06):134-142.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附件5附件6[S].国卫办疾控函〔2020〕80号.

〔3〕瞿涤,陆路,姜世勃.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及其疫苗和特异性药物的研发[J].微生物与感染,2015,10(04):200-207.

〔4〕王海诺.习近平关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1):7-8.

〔5〕时勘.我国灾难事件和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研究思考[J].管理评论,2003(04):18-22.

〔6〕蔡志海.“非典”时期的个体非理性与集体非理性[J].西北人口,2004,98(04):30-33.

〔7〕LATANEB, DARLEYJM. Groupinhibitionofby- standerinterventioninemergencies[J].JPersSoc Psychol, 1968,10(3):215-221.

〔8〕XIEXF, STONEE, ZHENGR, et al. The'Typhoon EyeEffect': determinantsofdistressduringtheSARS epidemic[J]. Journalofriskresearch, 2011,14(09): 1091-1107.

〔9〕魏云.PTSD诊断标准[J].心理与健康,2006(08):9-16.

〔10〕FREDRICKSONBL. Theroleofpositiveemotionsin positivepsychology: Theroaden-and-buildtheoryof positiveemotions[J]. Americanpsychologist,2004, 359(1449):1367-1377.

猜你喜欢

赤峰学院心理
赤峰地区革命遗址保护现状及策略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Investigate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ummer Storms and Shelf Sea Primary Production
行摄赤峰 解读红山文化 探寻玉龙渊源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心理小测试
西行学院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