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自信”,走向“繁荣”
2021-07-06唐惠忠
唐惠忠
◆名言
1.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聽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积极传播中华文化,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
——习近平
2.我今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意在指示人们,文化是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梁漱溟
3.文化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自身的提升,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各种行为的成果的积淀总和。
——王 蒙
4.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余秋雨
5.文化的自觉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于人类的意义必不可少。反过来讲,如果人类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觉,便会陷入迷茫、杂乱无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蛮。
——冯骥才
6.文化大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已经让我们的经济飞速发展,一个国家的地位、未来和它的思想文化发展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也到了必须大力发展文化的时候。
——尤小刚
◆观点
1.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
——选自《人民日报》
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三五”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践证明,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选自《人民日报》
3.文化强国,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意味着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精品的推出,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传统的传承;也意味着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选自《中国青年报》
4.中华文化传播要正确处理雅和俗的关系,做到雅俗共赏。中华文化传播向来有大俗和大雅之分,在客观、准确把握国内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需求偏好、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大俗和大雅的贴切转化、相通相融,在雅俗共赏中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深度和温度。
——选自《中国青年报》
◆文化创新
打破“脸谱化”的符号,
把文化从博物馆里请出来
吴 蘅
在欧洲当交换生时,我送了些京剧娃娃造型的圆珠笔给当地室友作为礼物,感谢他们对我的照顾。小礼物深得大家喜爱,甚至变成他们“炫耀”的资本。其中一个朋友第二天得意地向我反馈,同事对圆珠笔上的京剧扮相备感新奇,而且都羡慕他交到了一个中国朋友。
身为留学生,我在那一刻当然是自豪的,这证明我们中国文化很有吸引力嘛!
可在有些时候,这种“吸引力”也给我带来困惑。比如一起上课的同学跟我这个中国人套近乎,聊的无非都是中餐怎么可以这么好吃,汉字好神秘,你的名字究竟怎么读呀?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文化”仿佛都是些博物馆里的化石,他们好奇地观摩打量,但始终无法理解。而且“博物馆”里的“展品”几十年来似乎都没更新过,提到中国,无非就是京剧啊、大熊猫啊、长城啊,还有被“西化”过的中国菜。
当然这是快十年前的事了,如今情况多少有些不一样。比如近年李子柒在国外视频网站大火,被外国网友奉为“女神”,就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中国农家女孩种菜劈柴做饭,搭建中国式的理想田园生活,几乎每一个视频海外播放量都在500万以上。这不也是文化吸引力么?
其实,李子柒没有刻意去“展示”中国文化,她在海外走红更多是无心插柳。恰恰是这种“无心插柳”,更能给我们启示。我们底蕴深厚的传统,给文化发展提供了足够丰富的素材,以及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我们需相信这其中的力量。一年四季、一餐一饭中其实都蕴含着“文化”,比如李子柒视频里所展示的顺时而食,她和奶奶相互陪伴、乡亲相互帮衬中的人情味,其实都包含着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只不过我们平时或许忽略了其中的美和底蕴,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的指引。李子柒做的东西跟“高端”毫不沾边,但在不经意间,让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精神内核“活”了起来,而且是以一种平易近人且高度契合现代人审美趣味的形式呈现,这是她比过去那些符号化的“中国元素”高明的地方。
近些年很容易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我们越来越有意识打捞失落的传统,不论是审美层面还是精神层面。《掬水月在手》这样以古体诗诗人、古诗词学者为主角的纪录片,能收获相当范围的关注,在早些年恐怕是难以想象的。而更大众的文化层面,“中国风”在年轻人中间流行,“国潮”跨界兴盛,则与之相映成趣,其中我认为最可喜的现象,莫过于“百年老店”故宫放下身段,以亦庄亦谐的轻松姿态做出了一系列富于创意的文创产品。一面是古典美、古典“士人”精神被重新发现,一面是“文化”走出旧路径,主动与现代文化、商业文化碰撞,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我们珍视传统,又不惧怕创新,传统可以找到抓手焕发新的生机,这背后其实是底气和自信。对文化复兴而言,这不正是极好的氛围么?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4日)
●素材解读
文化的繁荣和影响力,本就是中国梦的关键支撑。但文化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在导向正确的基础上,文化昌盛更有赖于自由开明的发展环境。在如今这个传统文化价值重获体认的时代,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历史上最为自信雍容的盛唐,也是最“胡汉难辨”的时代。这是盛唐自信的体现,也是其璀璨文化硕果的精神来源之一。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与时代对话、与世界对话,文化更是如此,狭隘的心态、局促的思维,都是文化的敌人。
◆文化印记
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智春丽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引起社会关注。
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再大的“手笔”,也与审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
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产设备,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广受认可的文化地标。
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建院以来,为观众带来1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观众和粉丝遍布全国。正是那些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化地标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持久。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1日)
●素材解读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標: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
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
◆文化事件
分别160年,马首归藏圆明园
王 珏
12月1日,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铜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百年漂泊终归故里
1日上午9时,圆明园正觉寺,国家文物局向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交接了马首铜像划拨入藏清册。这意味着,离开圆明园160年的文物马首回家了。
马首回归,背后有一段故事。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获悉马首铜像即将在香港拍卖,第一时间表达了终止公开拍卖的坚定立场和促成文物回归的良好意愿,与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积极斡旋推动文物回归。9月,已故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得知相关情况后,斥资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表示会将马首捐赠国家,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此后,圆明园马首铜像在香港、澳门展出,为增进港澳同胞对祖国文化的理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年10月,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成功举办为契机,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致函何鸿燊先生,介绍展览主题内容和社会影响,肯定义购马首善举,希望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完成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归藏国家的夙愿。何鸿燊女儿何超琼代表父亲复信,明确表示愿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尽快捐赠国家文物局,借此表达港澳民众对祖国的牵挂和祝福。10月31日,何超琼女士在澳门举办了“马首告别澳门”活动,马首公开展示1周。
2019年11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序厅特别增设圆明园马首铜像特别展示。造工精美、神态逼真的马首铜像,给展览增添了熠熠光辉。
为更好弘扬、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国家文物局决定将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铜像终回故土,给百年漂泊路画上圆满句号。
探索文物追索新方向
马首铜像的回归,成为我国流失文物回归的又一经典案例。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共有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文物回归,形成新的文物追索返还格局。
刘玉珠指出,马首归园,昭示文物追索新方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框架下,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日益成熟、成果丰硕。对于在国际公约生效前,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中国政府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愿和国际社会一道,将促进历史流失文物返还作为重点方向,推动文物流失国与文物流入国相向而行,共同探讨妥善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新秩序,继续贡献中国实践、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目前,已有7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回归祖国,包括龙首、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在内的5尊兽首仍然下落不明。人们期盼着,更多国宝踏上“回家”之路。
用展览讲好文物故事
据悉,国家文物局会同北京市有关方面,选定圆明园正觉寺作为马首铜像展示场地,文物建筑文殊亭作为马首展区。通过实施展示提升与安防改造工程,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安全与展览条件。圆明园工作人员介绍,正觉寺是圆明园100多处建筑群中唯一残存的古建筑群,是唯一残存古树的景区,这也是文物主管部门到目前为止批复的圆明园整体复建的唯一古建筑群。
1日,“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以马首回归为主线,分为圆明重光、万园之园、马首回归3个单元,展览面积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100组件,作为正觉寺基本陈列持续展出。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指出,本次展览正是以马首归藏为主线,揭秘深藏其间的文化密码,着重讲好文物回归背后的故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以此教育引导人们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痕迹、留住文化根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日)
●素材解读
文物回家,总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人们用暖心的“欢迎回家”刷屏,为漂泊异乡160年的圆明园马首铜像送上祝福。这样的牵挂,表达了久别重逢、物归原主的欣喜,更折射出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追宝人”一直在努力。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有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回归,仅2019年就有1000多件文物归来。这一连串数字,是文物返还的“中国声音”显著增强、文物追索的“中国实践”效果卓著的有力证明。
还有数以万计的“守宝人”,为了守护好国内存量文物而孜孜不倦。考古工作者持续探索未知领域,日复一日挖掘、整理、阐释;文物修复者用精湛的技艺,使文物恢复往日光彩;还有在偏远大漠扎根的守桥人、守塔人,常年与古迹为伴。
我国是文物资源大国,数以亿计的文物瑰宝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和物质载体。“得之不易,守之宜谨”。从文物和遗址保护的角度看,流失文物的回归令人欣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接续传承、活化利用而言,这又是新的征途。
◆文化傳承
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
张 凡
不久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起一落,还是“送王船”的盛大仪式、丰富意涵,都深深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太极拳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的动作范式,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送王船”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动例证,也见证着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交融。如今,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近年,从昆曲、京剧、端午节,到珠算、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一项项“非遗明珠”走向世界,意味着扎根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意味着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新的贡献。中国非遗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中国节日文化在世界各地竞相绽放、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收获大量“铁粉”、中国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文化现象等一起,构成了今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图景。
中国在“申遗之路”上收获的成果,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更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文化传承的承诺。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例,当年在申报非遗名录时,其传承群体已不足千人,这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技艺,正处于“濒危”境地。申遗成功后,中国以行践诺,让这项急需保护的技艺实现了从仅靠“单打独斗”到社会各方助力、从陷于传承困境到焕发新生机的显著转变。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水平,解答好不同非遗项目保护发展面临的难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绚丽光彩。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12日)
●素材解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把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一定能让子孙后代受益于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社会提供精神指引。
●运用示例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新闻公报显示,多国联合申报遗产的数量在2020年创出新高。该组织的一名官员感慨,“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隔我们相聚,但我们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彼此更紧密相连、团结在一起”。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太极拳吸引大量海外粉丝,“送王船”成为民间交往的纽带,都在启示我们,要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加强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文化传播
找到传统与“网红”的契合之处
孙佳山 肖涵予
文化传承在今天不只是传统意义上对国学文化的继承,也包括在网络文化、国际交流文化氛围等新的文化场域中的“创造性传承”。这也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对传统文化中哪些内容的传承,将对年轻人更有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不全是精华,一些隐性的糟粕仍在影响着我们,甚至有些人打着“传承传统文化”的旗号传播负面文化。比如近年备受关注的“女德班”,就是丑陋的“男尊女卑”文化在今天的“复活”。因此,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对年轻人意义重大。再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找到其中与新时代青年文化热点契合之处。比如,近年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博物馆热”,就是很值得品味的典型案例。
曾经在不少人的認知中,存在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刻板印象,认为这些都是无趣的“老古董”,但近年兴起的一些新的文化样态则改变了这些成见。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到《上新了·故宫》,当下的青年群体对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巨大热情。不仅是故宫、天坛等知名的文化景点,包括陕西博物馆、新疆博物馆、四川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地方博物馆也都成了“网红打卡”的热门地点。 究其原因,显然与这些博物馆或相关节目“有趣且有料”有关,让年轻人在乐趣中学习,在求知中获得更多精神享受,这对帮助年轻人养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获得更多传统文化的精神养料,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素材解读
为了让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进一步助力文化强国的建设,有必要至少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就是做好传承传统文化的“多方位”与“全覆盖”工作。虽然一些传统文化要素吸引了广大年轻人,但不可否认,其中有不少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身居偏远小城市或县城、农村的年轻人,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与传承传统文化,其实还是未知数。我们不能忽视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通过网络文化传播,义务阶段教育与媒体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应当在最大程度上让他们获得传统文化的知识,形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成为未来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群体。
再者,还要兼顾传承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关系。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要从世界文化之林中正确评估自己的身份与处境,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增强自我认同感,并且获得更加开放的文化心态。比如,近年在互联网上,一些中国年轻网民发布古汉语、中国历史地图之类的视频,并且与外国网友密切互动——这样做并不是一种“文化炫耀”,而是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交流。年轻人在汲取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播中国文化,对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与建设文化强国都有现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