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1-07-06左伟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语篇研读不仅是分析文章内在结构、连贯语义与文化背景等要素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故文章以语篇研读为切入点,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展开探析。

【关键词】语篇研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左伟,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语篇研读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深层加工语篇意义,并重新构建语篇形式的主要过程,其中包括深入分析语篇主旨、写作手法与写作思想等。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往教师是根据语法翻译理论为学生讲解单词含义与语法知识的,这种情况下教师无法紧扣语篇语境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并且学生难以通过句子语法结构、词句用法对句子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使英语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初中生普遍存在抗拒学习英语的情绪,若教师通过语篇研读开展阅读教学,可优化教学模式,并丰富教学内容,有效解决学生理解能力弱、阅读效率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实现培养英语核心素养的过程。

一、 语篇研读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未认识到语篇的重要性,习惯性地将传授词汇与语法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导致语篇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主题引领及语篇依托已逐渐成为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新任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以语篇研读为切入点传授知识,可引导学生重建知识结构,通过分析、交流与判断等一系列流程培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2. 引导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单元或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而语篇研读则是英语阅读教学内容的支撑与英语阅读知识的载体。在语篇研读的指导下,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需要对语篇的主要内容、主体语境与问题结构等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能力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与方案,这一措施有助于保证与提升教学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3. 整体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效率。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阅读理解的认识。教师基于语篇研读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与掌握词汇、语法与句型等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微观、宏观两个方面增加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外,语篇研读要求学生首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紧接着通过语法分析有机关联相关词语,进一步掌握文章内涵,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其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

二、基于语篇研读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1. 归纳文章主旨,紧扣题眼。初中阶段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具有阅读基础,教师若想学生在阅读时一眼抓住题眼,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则需要在概括文本的过程中,向学生强调紧扣题眼再进行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文章主旨,结合文章关键点理解文本材料,使阅读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此外,题眼作为文章叙述的中心,学生阅读时若能够找准题眼、紧扣题眼,就等同于抓住语篇主线,掌握文本脉络。例如,在牛津译林版八年级Unit1 “Past and Present”阅读教学中,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在于掌握北京不同时代交通工具的相关词汇,同时学习现在完成时态的结构。教师授课时,首先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北京不同时代交通工具的图片或相关视频,吸引学生的关注后要求学生自由阅读Edidie与Hobo的对话,通过猜测、思考与分析等方式大致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初步感知文本大意,教师适时予以学生提示或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难点。其次,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标题,猜测文章内容,并归纳文章主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交通工具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可将“change”作为关键词,让学生紧扣这一题眼,通过文章相关概括与表达准确找出主旨句,掌握人们对北京北京交通工具发生变化的态度。最后,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与同桌或前后桌同学讨论家乡近些年的变化,并说出自己对家乡发展的感受及看法。在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的词汇,并注意时态变化,以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基于语篇研读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文章主旨,通过思考与题目有关的句段内容,可提炼出题眼,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为下一步的阅读打下良好基础。

2. 抓住关键要素,理清思路。理解英语文本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要素。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以理解的词句,思路将会直接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不仅无法准确把握文章主旨,而且拿捏不准作者表达的情感,导致语句成为英语阅读与思考的“绊脚石”。因此,教师在提供阅读指导时,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难点,尤其是难以理解的词句,引导学生勇于猜测作者的想法,从而理清思路。例如,在牛津译林版九年级Unit3 “Teenage Problems”阅读教学时,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在于通过精读学习重点句子、短语,掌握用于表达思想的句型、短语。在讲解“What should I do”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段开场白:“Everybody has problems.My problem is that as a teacher,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every day.In order to finish all the work, I sometimes have to go to bed very late.As a result, I feel very tired.Do you have any problem ?What is it?”以自身問题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烦恼与问题,以便引出教材知识。待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这一章节的主题内容。学生结合教师的开场白不难发现,“烦恼”是文章讲述的主要内容,也是文章的脉络结构。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读全文,对描述烦恼的句段内容做醒目标记,感知文本的主旨。在阅读过程中,生词、短语或段落可能是一些难点与重点的表现,也是作者写作思维的展示条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寻找“烦恼”相关句段的过程中做好记录,从而理清思路,对文本整体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并明确与掌握上下文的承接关系。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要素,结合语境对词句意义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向与作者的写作思想,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加深理解,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3. 设置阅读任务,深化理解。语篇作为阅读理解的基础单元,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有内容进行梳理,并掌握其阐述的内容。虽然学生对阅读理解并不陌生,但语篇研读具有解读性的特点,加之学生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存在差异性,在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见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设置阅读任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进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牛津译林版九年级Unit2 “Robots”阅读教学时,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表达情感变化的词汇,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的认知程度。教师开始授课时,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有关于机器人的学习知识,让学生逐渐进入课堂状态,并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机器人存在于生活各方各面的视频,带领学生了解当堂课的学习主题。其次,组织学生分成多個学习小组,以“Robot”为主题,设置如下几点阅读任务:(1)你想得到一个机器人吗?如果你得到了一个机器人,你希望它为你做什么?(2)机器人有哪些特殊技能呢?你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3)如果让你设计,你希望机器人具有哪些技能?通过与“Robot”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至深地掌握文章内容,为学生学习当堂课的内容指明方向。同时,在学生思考、分析与交流以上问题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做好相关记录,写出讨论结果以及一些新想法,或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内容,通过阅读对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深化阅读理解。最后,各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由教师总结全班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薄弱知识点。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设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这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打破定势思维,另一方面也能够提供自由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合作分析与交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带动阅读效率与能力的整体提高。

4. 开展阅读评价,提高能力。以往教师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未意识到阅读评价的作用,通常是教学结束后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以此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种情况下,教师可能难以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知识点,无法为学生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基于语篇研读上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并提升其阅读能力。阅读评价的手段相对较多,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其进行全面阅读,并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最终由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点评,或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结合自己的想法评价某一句段。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保持深度思考的状态,以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继而带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牛津译林版八年级“Hosting a charity show”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关键词、上下文对全文内容进行猜测,并理解与正确应用文章重点句型、短语。教师可将语篇研读作为切入点,开展阅读评价的重要环节。首先,让学生阅读全文,根据文章注释、教师讲解与自己理解绘制思维导图,构建文章结构图,掌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与中心思想。其次,因e-mail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联系途径,并且学生对e-mail并不陌生,教师可将e-mail作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由古至今人们联系方式的演变过程,并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出如下几个问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e-mail?” “If you are asked to write one,will you imitate it ? Why or why not?”,要求学生根据问题阅读文章内容,适时展开分析与讨论,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结束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以往使用e-mail的感受,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并写出一篇小作文汇报自己的阅读情况。最后,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结果进行总体评价,以此延伸课堂教学,协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后开展阅读评价,可让学生通过探究文本结构、言语表达与写作主旨等方面准确把握文本内容,并联合具备的阅读经验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看法,通过评价的方式分析作者表达的观点,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同时促进阅读效率与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而语篇研读作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体现,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故需要英语教师结合语篇研读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主题、段落等方面思考文章内容,从而获取相关信息,深化阅读理解,逐渐促进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东明,苏君.例谈基于语篇分析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0(16):259-263.

[2]张凌敏.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以Unit 5 Section B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为例[J].英语教师,2018,018(014):146-150.

[3]范军.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19):59,73.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