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2021-07-06支珍
【摘要】群文阅读的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目前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在课堂会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来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文从群文阅读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支珍(1982.05-),女,汉族,江苏苏州太仓人,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英语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阅读作为一种最直接、最广泛的信息输入方式,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最常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材料的选择主要还是基于教材中的文本,即使有课外阅读材料作为补充,也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缺乏整合,难以形成能力的问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和情境化,指出教师要通过整合化的教学内容设计,改变脱离语境教授零散知识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以课外阅读材料“World Food Programme”为例,通过对8个文本的分析、整理,关联群文阅读文本信息,探讨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提升文化素养。
二、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1.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效选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群文阅读文本的收集要充分考虑文本的适切性,即文本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太过简单或者太过复杂都会大大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最终导致阅读课效率低下,阅读目标无法实现。
笔者选择的“World Food Programme(WFP)”这一群文阅读文本由8个相对独立的文本组成,8个文本之间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围绕“World Food Programme”这一话题展开阐述。
选择此文本主要是基于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10第一单元Reading话题:Teach a man to fish,该文本的选择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通过对教材阅读文本的学习,学生对此话题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观点,有了一定的信息输入,所以本节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文本取自网络,取材真实,突出人与社会主题语境,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加深学生的阅读深度,让学生通过深入研读、关联不同的文本,探究文本的内涵,以便促进知识、能力的迁移,实现语言学习的育人价值。
2.设计课前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教师不可能在课堂45分钟内完成8个文本的精读任务。因此笔者在教授本课之前给学生提前准备了一份课前导学案。导学案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提前预习相关词汇,为课堂阅读扫除词汇障碍,二是让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任务单,预习群文阅读文本,并学会关联相关文本,找出群文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关系。
(1)词汇理解。笔者在课前导学案上列出了部分在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如rehabilitation,multilateral,undernourished,tackle,implement,align等。在课堂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构词法和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如理解单词“rehabilitation”可以根据前缀“re-”表示“再一次、又一次”;理解“multilateral” 可以根据前缀“multi”表示“多”;理解“undernourished” 可以根据前缀“under”表示“在……之下”,并结合语境推断出单词意思。
通过对构词法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利用词缀理解词义,大大提高了词汇学习的效率。而利用上下文推断词义更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文本关联。在导学案上,笔者还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把握设计任务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群文阅读文本的时候,学会根据标题信息定位并关联相关文本,旨在寻找关于WFP的以下基本信息:
(1) WFP was found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en).
(2) WFP's efforts focus 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FP is governed b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The two goals of the WFP's strategic plan are t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f the SDGs.
(5) WFP's funding comes fr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課前导学案的设计其实是翻转课堂的一种形式,通过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必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一些简单的基本知识,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获得对文本深层次的探究和理解。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学习,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以文化意识为议题,构建育人核心主线。许双全(2014)指出,议题就是教学的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引发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本课群文阅读的各个文本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文本从介绍WFP的Overview(概况)出发,带领学生了解WFP的History(历史),明确WFP的目标是Zero Hunger(零饥饿),最后到Volunteering(志愿者服务),呼吁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全球零饥饿目标,文本本身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
《课标》也提出文化意识体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导向。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成长为有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所以笔者在设计本课教学活动的时候,都以文化意识为议题,力求构建育人核心主线。本课教学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Task 1: Suppose you are an ambassador of WFP, and you are to make a speech to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join in the fight against hunger. What information should you include in your speech?
Task 2: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about WFP.
Task 3: Suppose you are an ambassador of WFP, and make a speech to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join in the fight against hunger.
三个部分环环相扣,从提出问——信息定位——整理归纳——知识重构——生成创造。学生通过对多个文本的整体阅读和理解,从更宏观的角度探究、构建这组文本的主体意义,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零饥饿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都应该为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4.探究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黎加厚(2005)认为,深度学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批判性的学习新思想和新知识,将它们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关联,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本文所涉及的深度学习是对英语阅读的深度学习,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笔者把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为四个层次: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Identify the structure→Build the logic→Appreciate the language
(1)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Q1: When was WFP founded?
Q2: What are the two goals of WFP's strategic plan?
Q3: What achievements have WFP made?
Q4: What aspects do WFP's efforts focus on?
该部分以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标题快速获取相关信息,这是课堂教学活动前期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导学案学习效果的检测和评价。
(2)Identify the structure
Task: Map the innovations WFP has made after 2000?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之一,该部分旨在通过学生对群文文本的阅读,指导学生对学习任务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分析,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刻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实现对群文文本的知识重构,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3)Build the logic
Task: Put the step “Pave the road from farm to the market” in the right place.
1)put the furthest behind first
2)reduce food waste
3)encourage a sustainable variety of crops
4)make nutrition a priority
笔者设计此任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推断、归纳,分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根据对“Our vision: five steps to Zero Hunger”的文本分析,不难发现put the furthest behind first 是第一步,而“Pave the road from farm to the market”是食物运输的前提条件,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保存不当造成食物的损耗,所以根据逻辑推断,这句话应该是 “Zero Hunger”目标实现的基础。而(3)中的“作物多样化”和(4)中的“营养价值”都是对“Zero Hunger”高层次的要求。所以通过对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和推斷,“Pave the road from farm to the market”应该放在(1)和(2)之间。
(4)Appreciate the language
Task: Explain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Volunteering”?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从文本题材特点出发,总结归纳出文本的语言特征。Volunteering主要目的是呼吁更多的人能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来,所以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Using questions to arouse the readers' attention.
2)Using imperative sentences to lay emphases.
3)Using second person to identity with the readers.
该活动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今后写作、口语表达积累素材,真正实现课堂知识的创新和迁移,以读促写,以读促说;另一方面体现了英语阅读的审美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的鉴赏能力。
三、结语
本文立足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语篇视野下群文阅读的方式,以文化意识为议题,育人为核心主线,探究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探讨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生通过对该英语群文阅读文本的整体理解,做出关联,主动构建,挖掘整组文本暗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实现了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迁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还有助于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然而,群文阅读的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实践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究,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张世钦.分级群文阅读及其核心特征[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10).
[2]杨平平.英语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8(2).
[3]魏晓红.体现文化品格教育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