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分布情况分析及建议

2021-07-06卢葭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材编写

【摘要】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出国留学和交际交友等行为对初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要求。2011年最新修订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不同学习阶段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最终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英语教材是学生获取跨文化知识的第一来源,因而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对学生尤为重要。

【关键词】跨文化知识;教材编写;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卢葭,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CJK-L20202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引言

笔者通过文本分析法,揭示教材中跨文化知识的分布规律,为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提供参考,以便充分发挥教材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方面的作用。杨盈、庄恩平(2007)认为全球意识、文化调试、知识和交际实践共同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四者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知识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一环,是跨文化交际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在跨文化交际中,“知识表现为文化观念和知识储备,其核心是跨文化交际价值观”(高永晨,2014)。结合以上观点,笔者将“跨文化知识”定义为非本民族的文化观念和知识储备。初中阶段,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语境主要是英语。因此,跨文化知识具体内容为英语国家概况及社会文化知识。

二、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跨文化知识的分布情况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课标》指出,文化知识涉及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其中“物质方面主要包括饮食、服饰、交通等,以及相关的发明和创造;精神方面主要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历史、文化、艺术,也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社会规约和风俗习惯等”。基于此要求,本文对教材中涵盖的跨文化知识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着手,梳理后根据主题划分为五个模块:风土人情、语言文学、国家概况、国际组织、人物传记。

考虑到样本的全面性,本研究对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三个年级共六册进行了全面抽样和研读,统计出包含跨文化知识的语篇依不同主题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在各个年级和各课型的分布情况。

1. 主题分类统计与分析。风土人情占12.1%,主要包括节日介绍、行为礼仪和饮食文化。在七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 ”部分,书中给出了六个节日,分别是“Christmas”(圣诞节), “Chinese New Year”(春节)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 、“Halloween” (万圣节)、“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 、“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学生可以从课文的对话部分了解圣诞节时孩子们收礼物的习俗,并将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对比。本单元reading的文章从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西方人怎么过万圣节。七年级下册Unit5Task则介绍了人们熟悉的食物三明治的由来。“三明治”这个名字取自于第四代三明治伯爵,他为了方便,把肉塞进两片面包里,于是发明了这种食物,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流传开来。八年级下册Unit5的reading课文介绍了英国人的习俗、日常行为规范。文章从三方面展开: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公共场合的礼仪、家人之间的礼仪。这篇文章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知道入乡随俗,而且有助于他们学习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成为文明有礼的青少年。

语言文学占30.3%。英语教材中不乏经典名著的选段和优秀作家简介,其中,《爱丽丝梦游仙境》和《格列佛游记》均以精简版的形式成为阅读材料。而众所周知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J.K.罗琳则作为听力材料被编入八年级下册课本中,学生得以了解该系列小说从诞生到风靡全球的過程。此外,九年级上册出现了一段小篇幅的原著,摘自阿瑟·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它出现在学习技能这一课型,被用作示例教学生如何读小说。九年级上册介绍了安妮和《安妮日记》,这是一部产生在二战期间的作品,属纪实性文学。它是那个时代的记录,表达了安妮对战争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她对未来的期许、对和平的向往。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珍惜现在美好和平的生活。

此外,教材中收录的西方谚语和漫画使得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增添了学习乐趣。教材中多处列举了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拼写、语法、发音。美式英语较之英式英语拼写更为简洁,如英式英语中的-our,美式英语会省去“u”,以-or结尾,如colour—color和favourite—avorite。七年级下册Unit7语法中的对话篇章里提到了superman(超人),这是美国漫画中的经典英雄形象,也是整套教材中唯一的漫画元素。

国家概况占30.3%。教材的语篇里大致介绍了世界上几个国家的首都以及著名旅游景点,其中两个国家进行了详细介绍,即八年级下册的两篇reading课文,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瑞士。Unit3 reading部分以网页展示的形式围绕美国纽约几个主要景点展开介绍,包括华尔街、时代广场、中央公园、百老汇,分别介绍了它们的位置和功能。而Unit8 reading则从地理风貌、环境保护、政府法律和自然资源几个方面介绍了瑞士这个国家,目的在于可以让中学生了解国外先进的循环利用制度,提高环保意识,为国内的生态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国际组织占12.12%。本套教材介绍了以下几个国际慈善机构:奥比斯、世界自然基金会、乐施会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它们的功能和服务对象虽然不同,但都秉承着帮助他人、热心公益的精神。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了解到各个机构的职能,增广了见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自己关怀他人的爱心。八年级下册Unit6 reading部分还提到一个国际组织——特奥会。特奥会参赛者的经历可以让学生学到他人在逆境中为梦拼搏的精神;而特奥会志愿者分享的故事则能让他们感同身受,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人物传记占15.15%。这一主题集中出现在九年级,而且以正文为主。教材在对人物的选取上可谓用心良苦,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杰出人物。九年级上册Unit4 reading部分介绍了斯伯特·韦伯,曾经的NBA篮球运动员,讲述了他作为矮个子球员的传奇经历。Unit7 reading部分介绍了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主要作品和生平事迹。九年级下册Unit2 reading里出现了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人类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Unit2Integrated skills部分介绍了居里夫人,一位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物理学家、化学家。韦伯的百折不挠、赫本的人文关怀,阿姆斯特朗的刚毅勇敢以及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都值得当代青年学习。更难得的是,以上人物虽然从事的职业、所处的年代不尽相同,但是却拥有着相似的品质:为理想信念执着追寻、不言放弃。

2. 跨文化知识在各年级的分布统计与分析。三个年级跨文化知识占比分别为七年级21.2%,八年级45.5%,九年级33.3%。从学习阶段上看,七年级学生尚处于基础启蒙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跨文化意识较为薄弱。从表中可以看出,该阶段学生以了解他国文化基本习俗礼仪为主。八年级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跨文化知识点在这一学年较为密集,且涵盖主题广泛。九年级学生基础知识储备较广,学习能力较强。这一阶段跨文化内容不再局限于文化常识和社会概况,而是在立德树人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以人物传记为内容的文本大量出现。教材选取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杰出人物,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篮球运动员斯巴德·韦伯、英国演员奥黛丽·赫本和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学生既能领悟到探索未知、刻苦钻研的耐心,又能体会到不畏艰难、挑战自我的决心,还能感受到乐善好施、兼济天下的爱心。学生可以从国外杰出人物身上汲取优秀品质,体验人文关怀,意识到爱心与人道主义不分国界,是关乎全人类的宝贵品格。

3. 跨文化知识在各课型的分布统计与分析。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共有六种课型,分别为单元导入(Welcome to the unit)、阅读(Reading)、语法(Grammar)、综合技能(Integrated kills)、学习技能(study skills)、写作任务(task),它们的占比依次为21.2%、33.3%、6.1%、18.2%、9.1%、12.1%。跨文化知识涉及最多的三种课型是阅读、单元导入和综合技能。单元导入是以听说为主的课型,主要以图片和对话的形式引入单元主题。这一课型涉及所有跨文化主题,在激发学生兴趣、为重点知识作铺垫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綜合技能也是听说课型,跟单元导入相比,听力材料难度较高,对话编写更为复杂。学生首先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关键信息,然后学习一些重要词组和句型,而后在说的部分将所学内容编成对话进行操练。由最后的输出,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阅读课是重点课型,也是整个单元的核心。阅读文本较之其他课型的语篇篇幅长、难度高、知识点密集。跨文化知识以文章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系统地学习某一个文化知识点。

三、建议

1. 选取有时代性的人物。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选取的杰出人物,如赫本和居里夫人生活年代较为久远,社会背景也与当今差异较大。当代中学生对他们不够熟知,难以产生共鸣,这给教师在立德、育人上增加了难度。21世纪,国际上也涌现出不少风云人物,如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鲍勃·迪伦等。选取现当代名人作为阅读材料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容易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借鉴、学习。

2. 增加文学阅读的比重。增加文学阅读的比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经典文学作品无论在写作手法还是情节构思上都值得学习品鉴。整套教材中只有两部英文原著《爱丽丝梦游仙境》和《格列佛游记》以精简版的形式成为阅读材料。《爱丽丝梦游仙境》的选段中运用了反复、押头韵等手法,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到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也可以品味到英语语言的魅力。选取外国名著编入教材能扩充学生的文学常识,从跨文化角度理解他国文化现象。

3. 发现和利用跨文化知识。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如七年级上册Unit5介绍了万圣节,教师可以借此普及万圣节的来源与习俗。西方传统节日还有复活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等。通过介绍这些节日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将它们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对比,不仅可以增广见闻,还可以比较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

四、 结语

跨文化知识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教材的跨文化资源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跨文化知识的能力。初中英语教材融入跨文化元素,增加文学阅读比重,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将跨文化元素带入课堂,带领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补充社会文化常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1]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2014(4):80-88.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 2007(4):13-21.

猜你喜欢

教材编写
基于教学实践对《云南民族药学》教材编写初探
航空军械勤务专业装备类课程教材编写研究
对初中化学用语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文学理论教材编写之浅见
浅析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中数学教材的心理学探析
同步教辅著作权侵权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好一番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