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人身份认同研究

2021-07-06张建华

新媒体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自我认同身份认同

张建华

摘 要 自媒体人的身份认同过程是语言—心理—身份—社会认知的循环发展过程。自我身份认同呈现出自媒体人身份的不稳定和去中心化特征,社会身份认同的差异揭示出网络空间话语权配置的不均衡性。

关键词 身份认同;自媒体人;自我认同;社会认同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4-0077-03

2002年Dan Gillmor的专著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首次将自媒体这一新生概念引入人们的视野。2003年S.Bowman & C.Willis将自媒体具体明确为“新闻媒体3.0”,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将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呈现出网状互播的传播形态,信息传递更加高速化、平等化、多源化、自主化,互动更加及时有效[1]。近20年来自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提升而成为9亿网民获取信息、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重要渠道,“自媒体人”逐渐形成并成长为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群体。

1 相关研究梳理

在现代学术界,身份及其认同不仅是现代社会学或社会心理学中最为流行的术语之一,而且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文化研究领域中一个持续的关注点,自20世纪90年代,身份成为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身份认同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国内与国外研究发展进程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内容涉及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认同、种族身份认同、职业身份认同和角色身份认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身份认同的结构与测量[2]、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3]、身份认同与行为取向关系[4]等。但是此类研究学科界限分明,缺少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从研究领域看,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身份认同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和社会政治领域内,语言学领域的身份分析以语言哲学视角为主。语言哲学视域下的身份认同主要集中在主体形式方面。身份具有三种主体形式:启蒙主体、社会学主体和后现代主体。启蒙主体的身份研究以笛卡尔、康德等启蒙思想家为主要代表。他们认为,人是具有中心的、统一的主体,“自我”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的“身份”。这一时期对于身份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仍限于一种哲学上的形而上思考。社会学主体研究起于17世纪,identity和个人身份联系起来,指具有完全中心的、统一的个体,个体的本质就是身份。和此相对,identification一词可被看成是身份形成、认同的讨程。随着现代社会学的学科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围绕着身份及其认同形成了诸多理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以微观社会学为根基的身份认同理论和以心理学为根基的社会身份认同理论。学者们认为身份是在自我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建构的,是“通过主体与‘有意义的他者的结构性关系体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体观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黑人和妇女因为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而争取公民权利的运动提出来的。后现代主体则没了固定的本质的或永久性的身份,主体在不同的时候拥有不同的身份,身份不再是围绕着“完整自我”的统一,产生了“去中心的(deccentralized)”“非稳定化(destablization)”的特征。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挑战了阶级作为‘主身份的统治地位[5]。

“自媒体人”在学术领域没有统一的称谓形式。在自媒体载体上生产或传播以博文或个性留言等为代表的各类自媒体文本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大多泛称为自媒体人。以自媒体使用群体为明确研究目标的成果较少,主要出现在传播学视角下自媒体传播范式、特征、对传统媒体的挑战以及对政治经济社会影响等相关研究中[6]。以“自媒体人”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出现于2014年,主要关注群体身份的商业化现象[7]。网络信息传递环境下的身份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人的身份困惑和大众的媒介身份争议两个方面,从宏观视角探讨了网络空间、群体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关系[8]。目前针对自媒体文本话语者个人和群体身份认同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定性研究明显多于定量研究,批评话语视角下,尤其是认知批评取向的自媒体人身份认同的专题性研究尚属空白。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Chilton认知话语分析的“指代空间理论(deictic space theory)”和Taylor的“认知范畴和心理原型效应(stereotype theory)”为理论基础。Chilton提出从几何角度研究认知空间概念,即某些语言表达方法或词语被置于说话者时空关系之中,它们的指代关系与说话者的立场、观念以及对可能出现的或想象的或与事实相反的世界的见解都紧密相关联,都可以通过几何关系统一起来。人类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始于范畴化,认知活动所获得的意义是范畴化的过程和结果。范畴化是围绕原型范畴,通过隐喻、转喻、“家族相似性”与语义范畴扩展等重要认知方式和手段展开的。语言结构和人类认知的概念结构一样具有原型效应[9]。

在上述两个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以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MSN文本为主要语料域,采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抽样方式获取语料,建立个人文本语料库、群体文本语料库和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网络表达语料库(针对2010年以来国内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对创建的文本语料库进行多模态特征、话题、指示语、话轮等的话语标记,分析重点在于语料库文本呈现的语言结构和篇章连贯的构式特征。语言结构包括主述位结构、情态结构、各类补语功能成分,篇章连贯方式则从显现语言衔接和隐性逻辑衔接两个方面进行。从这些构式的形成和相互关联,分析其以核心意義为原型的构式网络,或通过“家族相似性”形成的构式链。即从话语标记语的时空认知聚类符号表征过滤出语言结构和篇章连贯方式的时空认知聚类性特征,分析语言结构和篇章连贯的意义指称对应于话语者在时间、情态和前景背景三个层面的心理指向和心理凸显,推导从语篇文本符号到认知心理符号的实现过程和从认知心理符号到语篇文本符号的生成过程,探讨自媒体文本所蕴含的话语者在互联网交际语境下如何对自身和所处群体进行界定和表达对社会的要求。同时,从语言符号与心理认知符号和社会符号三者转变视角分析心理—语言—身份—社会认知的循环发展过程,力图为认知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社会转向”提供研究视角。

3 研究发现

自媒体人身份认同的研究具体包含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方面,下面从三个主体视角(自媒体人个体、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社会主体、二者的交叉层面)、四个层面(自媒体人个体身份的自我认同、自媒体人群体身份的自我认同、自媒体人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主流媒体对自媒体人社会身份的认同)进行分述。

3.1 自媒体人个体身份的自我认同

通过对个人文本语料库中多模态特征、话题、指示语、话轮等话语成分进行标记、分类整理后发现自媒体文本话语中人称指示的自我中心属性凸显,时间、地点和篇章指示表达呈现“伪即时”特征,在同一自媒体范畴内话语的社会指示特征消失。在自媒体文本产生过程中,话语者的角色定位是受传递的信息与所负责任的大小程度和个人意愿参与程度的大小所制约的。由于文本虚拟空间的存在方式和信息真实性的不稳定,致使自媒体人对交际对象的角色及角色关系认知,从而导致各类文本符号聚类特征显示自媒体人身份具备“后现代”及“去中心化”特征。这种自媒体文本的语言形式特征明确其产出者(即自媒体人)具备虚拟社交空间“话语者”的身份特征:非稳定的、不以话语者社会角色为定位基础。即自媒体人通过在自媒体上发布的文本对自我进行身份界定,同时划定“我”和“他人”的界线。自媒体交际语境的虚拟性和真实缺失性直接导致文本层面上自媒体人不稳定的身份以“真我”和“伪我”两种形式呈现,“我是谁”的“真”与“伪”取决于自媒体人交际即时心理认知活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从文本选用语言项的情感意义和态度评价等方面判别出自媒体人即时性的心理指向和心理凸显特征。

3.2 自媒体人群体身份的自我认同

在自媒体文本中,“他者”是形成话语主体“我”的另一外显身份。通过分析群体文本语料库中的各类微信群、QQ群的名称话语形态和话语主题等具体话语表征进行分析发现,其语言构式具备“家族相似性”特征,语言符号和构式聚类特征是自媒体人个体和群体心理认同的范畴原型和社会性质的外显方式。同一性和独特性是“圈儿”的识别标准,也是各群体之间和谐共存的基础。在对群体身份进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在虚拟的网络社交空间内是否为“某圈”的一分子取决于自媒体人某特定交际目的驱动下心理需求的显现。从认同过程来看,这种显现或主动或被动,以“点”—“点”—“点”的链状或“点”—“面”的辐射形式,自媒体人对自己“群成员”或“圈儿内份子”的身份进行认可或接受。

3.3 自媒体人社会身份的自我认同

通过分析2010年以来国内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文本语料库发现,自媒体人对于重大社会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语言表达具备鲜明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特征,即作为社会成员对社会事件的产生、发展或后续过程进行积极记录、描述或评价。在这过程中自媒体人彰显出的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的社会主体身份。这种传播行为特征超越了自媒体人自身原有的社会身份地位与归属、突破了群体或集体边界,从社会的一般原则、普遍意志和共同价值去表达自己、有强烈价值要求和明确价值取向,表达出的是自媒体人对自身社会主体身份的心理诉求。

3.4 主流媒体对自媒体人社会身份的认同

通过对比分析2010年以来国内重大突发性社会事件文本语料库文中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文本对相同重大社会事件、突发性事件的网络语言表达可以发现,二者在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和持续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从网络表达的主体、表达的物质基础、表达的深层权力要素、表达的现实控制环境等方面进行对比匹配不难看出,自媒体文本话语者与主流媒体的对抗性身份[10]。即使处于“信息无边界”的网络空间,在舆情掌控方面主流媒体稳居社会主体地位,而自媒体人则处于“他者”身份和“边缘化”地位。

从自媒体人自身社会主体身份的心理诉求和主流媒体传统社会主体地位的稳固可以看出,对自媒体人社会身份的认同存在认知差异,自媒体人以“信息主体”定义自己的社会身份,主流媒体认知确认的是自媒体人“信息受众”的社会身份。二者对社会主体的身份认知分歧归因于网络话语权分配与协调的认知差异。虚拟的无障碍无门槛的网络空间赋予话语者“我”主体身份的“权利(right)”和赋予话语者“他者”身份的“权力(power)”:权利使之在虚拟空间平等地表达自我,而权力引发虚拟空间言语互动的差异性[11]。现实社会中的主体身份仍然是决定虚拟空间信息流量和舆情走向的关键因素。

综合来看,自媒体人的身份认同过程是一个由语言—心理—身份—社会认知构成的循环发展过程。在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过程中,自媒体人身份呈现“不稳定性”、“可变性”和“现实与虚拟的矛盾性。”

参考文献

[1]戴维·莫利.媒、现代性与科技[M].郭大为,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1):21-27.

[3]Yujong Hwang.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identity and gender in technology mediated learning[J].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0,29(3):305-319.

[4]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Ernesto Laclau.Ideology and post-Marxism[J].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2006,11(2):103-114.

[6]刘津.博客与专业媒体信息生产之差异辨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124-129.

[7]刘少杰.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J].中國人民大学学报,2015(5):62-70.

[8]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D].甘肃:兰州大学,2008.

[9]Chilton,P.Language, space and mind: the conceptual geometry of linguistic meaning[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10]宋瑜.后现代语境下的传媒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10.

[11]毛浩然,徐赳赳.话语、权力及其操控:《话语与权力》述评[J].外国语,2009(5):91-95.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自我认同身份认同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