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上海老民居古朴之美
2021-07-06蔡宇博
蔡宇博
去年11月,我和爸爸妈妈去金山廊桥生态园游玩。进园没多久,下起了大雨,我们躲进了一栋供游人参观的建筑充满老上海乡村风格的白墙黑瓦小屋。
一跨进门,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摆在门侧小桌上的两个石磨。石磨和西瓜差不多大小,分为上下两部分,中间还有一个轴。小桌上放着一小袋大米,石磨下方散落着细细的米粉。
我兴致勃勃地抓了一把大米倒进石磨的孔中,想不到石磨不大,推动时竟然有些费力。我曾听外婆说,她小时候家里就用石磨“磨粉”,那个石磨可比这个大多了。哇,那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推动吧!
告别了石磨,我们来到了屋子的客堂。只见客堂的北墙上开了一扇窗,窗下是一个奇怪的“吧台”。“吧台”两端微微翘起,四周雕刻着古典的花纹,两个老式的热水壶放在“吧台”上。但“吧台”那儿怎么沒有高脚凳呢?听了妈妈的介绍,我才知道,它不是“吧台”,而是长案,一般用于摆放花瓶或其他装饰品。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个“吧台”与众不同呢!
长案前是一张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和四条长凳。客堂两侧还各摆放着两把藤椅,坐着很舒适。
最后,我们从客堂来到右边的卧室,只见里面的床就像一间用木头做的小屋子,床上还挂着蚊帐。妈妈告诉我,这是架子床,外婆小时候睡的床和这个一模一样。在卧室的门后,还放着一个木制马桶。
这次避雨真是一次意外之喜!我不仅了解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老民居的古朴之美,同时感受到了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飞速提升!
指导老师 李月红
名师点评
小作者以自己敏锐的视角,观察到上海老民居与众不同的特点,并按照参观顺序有条不紊地加以叙述,实属不易。更难能可贵的是,本文将观察所见与观后感融为一体,通过比较,把旧时代的上海老民居的古朴和外婆生活中的掠影完美整合,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们生活品质的飞速提升。全文文字朴实,却又不失灵动,洋溢着小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不失为一篇值得欣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