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古诗词的有效策略

2021-07-06李晓嫦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空山画面感诗句

李晓嫦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让学生诵读和借助注释去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生就会觉得单调、枯燥。要破解这一困局,教师就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品味、赏析,搭建古诗词学习的支架,从多个角度学习古诗词,逐渐积累古诗词方面的知识。

一、搭建学习支架

统编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古诗词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二首或三首这样的群文形式出现,这些诗通常都是由不同作者写的,表达的内容、情感、手法等也不一样。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将一篇课文中的几首古诗词看成一个整体,搭建群文学习的支架,运用群文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时,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之殇”,语文要素的学习目标有“结合查找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组成这一课的三首古诗中,诗人陆游在《示儿》中是要告知儿子后事的,《题临安邸》是林升对南宋朝廷不作为的愤慨,《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希望朝廷能够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以振兴国家。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将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三首古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呢?一位教师的做法是搭建合适的支架:首先,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确定一个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感的句子;接着,学生围绕这个句子查找资料,聚焦诗人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人强烈的内心感受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最后,学生赏析这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学生按照这样的支架将三首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尤其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学生的品析、欣赏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获得了提升,还能够对蕴含在不同诗句中的爱国主题和思想感情有更深刻的感受和领悟。

二、探索多个维度

古诗词作为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其中必然有值得欣赏的地方;这种值得欣赏的地方就是隐含在古诗词深处的内涵世界,学生仅仅通过读、背是无法进入其中的,必须借助挖掘、品析、欣赏,才能慢慢揣摩、咀嚼出它丰厚的内蕴。

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这首田园诗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哪些维度引导学生进行品析和欣赏呢?其一,欣赏诗中最鲜明的画面感——诗中有画。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找出有画面感的诗句读一读,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在小组中描写画面,并读出喜欢的感觉。其二,在比较品析中感悟意境。《山居秋暝》开篇就来了一个“空山”,与上述画面描绘的秋山夜色图形成了反差,有什么用意呢?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王维其他诗歌中出现的“空山”(空山不见人;夜静春山空)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笔下的“空山”并非真正的什么都没有的空无,而是一种没有尘嚣的“空”,是诗人向往的“空”。因此,“空山”是诗人心目中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其三,品析诗中突出的表达手法——动静结合。有了上述赏析和比较,学生比较容易识别诗中哪些画面以静态为主,哪些画面以动态为主,能够进一步感知“空山”之中也包含着动静结合的表达。

三、迁移有效路径

学生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古诗词,特别是欣赏古诗词语言表达上的精彩、凝练、画面感等,自然希望自己的语言表达也能够出彩。教师应选择精彩的诗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创编,让学生在学习中吸取古诗词的精华,提升语用能力。

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先从内容上理解“快”——欢快,妻和子的“喜欲狂”,诗人的放歌纵酒,美好的春光,想象中返乡的快捷;再从节奏上理解“快”——“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这些词语中,体现的是行动之间的变化快,加上“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中的“穿”“向”所表示的瞬间意味,真实地体现了“快”的意境。最后小结,诗人写“快”并不是一下子结束了,因时间短獲得的快,还要加上感情上的快,就能够使“快”的表达有特色,更有内涵。之后,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写一写自己考了满分,回家报告家长的“快”,运用诗中的词语与表达方法。学生通过迁移运用仿写“快”,让诗的语言特色进入自己的表达中,对诗中快的意境的领悟也更加深刻。

总之,教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古诗词的有效策略,离不开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从多个维度整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勤于思考,从中获得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猜你喜欢

空山画面感诗句
空山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论电影配乐之画面感——电影《功夫熊猫》配乐视听作用力浅析
空山新雨后,自挂东南枝
巧用诗句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