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产后出血防控效果分析
2021-07-06史玉琴刘燕霞吴芬
史玉琴 刘燕霞 吴芬
【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产后出血防控效果。方法:采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4例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不同处理后产婦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原因情况。结果:在宫缩乏力、盆腔粘连、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产后出血的原因上,观察组3.8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中,可以有效地防控产后出血,提升手术效率与安全性。
【关键词】瘢痕子宫;剖宫产;针对性护理干预;产后出血;防控效果
子宫肌瘤手术、剖宫产与子宫修补术等,都容易导致瘢痕子宫的出现,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风险也相对更高,容易有多种并发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出现产后出血的风险也较高,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采集104例瘢痕子宫产妇,分析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产妇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原因情况,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收的104例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中,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28.94±3.16)岁,孕周35~41周,平均孕周(39.18±0.95)周;观察组中,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27.54±2.83)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9.76±0.84)周。两组患者的基本年龄、孕周等信息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对比研究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产妇入院后,需要辅助做好患者全面检查,防控并发症,避免意外问题。术中需要做好预防控制,依据状况取出胎儿。胎儿娩出后需要使用20U缩宫素,配合葡萄糖液,通过静脉注射将药物注入机体内,而后通过米索前列醇注入到阴道穹窿位置。产后需要做好综合情况观察,如果有阴道出血,需要及时止血干预。做好产后出血样本的收集,做好样本分析,运用称重法收集血液。分娩后对产妇的臀部放置纸尿裤,促使血液更好的浸染。在产后出血的换算为1.05g为1ml。要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保持多样化健康教育,提升指导的有效性。要做好产前检查,让其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的价值,让产妇能够依据自身情况做好科学分娩方式的选择,保持更好的治疗配合。要做好心理疏导,保持亲和有礼的态度。要给予其情绪宣泄的出口,做好对应的心理安抚,提升患者治疗信心。要做好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注意事项说明,了解有关手术处理特点。患者容易出现围术期负面情绪,需要及时疏导。可以引导患者注意力转移,避免其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不适感方面。要做好各项生命体征的观察,了解腹部切开情况,了解切开是否有渗血与渗液情况,定时换药,保持外阴清洁。输尿管做好检查,防控堵塞问题。要保持易消化的丰富营养支持,保持流食摄取,在通气之后可以适宜地提升营养支持,有效地提升免疫力,防控母婴双方风险,优化分娩结局。
1.3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处理后产妇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原因情况。产后出血原因中,主要集中在宫缩乏力、盆腔粘连、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方面。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情况见表1,在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产后出血原因情况见表2所示,在宫缩乏力、盆腔粘连、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等产后出血的原因上,观察组3.8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患者产后出血原因结果[n(%)]
注:两组对比,P<0.05。
3讨论
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护理工作中,需要考虑实际状况所需。其中健康教育方式可以通过口头与书面方式结合,提升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尤其要注重其健康教育与心理建设的融合,提升工作优化的实际效果。要调动产妇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有效配合,意识到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效果。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与心理安抚,提升工作优化成效。要做好细节优化,保持人性化处理,也需要做好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提升工作开展的有效性。良好的护理方案,需要对应的执行力支持。执行力源于护理人员的职业态度与能力水平,要做好针对性地培养,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
总而言之,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瘢痕子宫剖宫产中,可以有效地防控产后出血,提升手术效率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