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护理在先兆流产孕妇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21-07-06赵维娟
赵维娟
【摘要】目的:观察精细护理在先兆流产孕妇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孕妇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护理中落实精细护理将先兆流产孕妇分为对照组(41例:未落实精细护理)与实验组(41例:落实精细护理),比较两组先兆流产孕妇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入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先兆流产孕妇精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保胎成功率。
【关键词】精细护理;先兆流产;孕妇;临床疗效
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妊娠28周内出现腰腹酸痛、阴道出血,子宫口未开且无妊娠物排出等现象,该情况的发生与孕妇贫血、急性感染、心力衰竭或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初产妇先兆流产率在20%左右,及时开展有效治疗可直接决定妊娠结局。本次研究则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82例未落实精细护理以及落实精细护理先兆流产孕妇护理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落实精细护理的41例女性,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8.62±11.52)岁,病程4~18天,平均病程(12.32±1.32)天。对照组未落实精细护理的41例女性,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8.61±11.55)岁,病程4~15天,平均病程(12.31±1.31)天。两组先兆流产孕妇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考我国万学红、卢雪峰主编第九版《诊断学》中先兆流产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医学伦理会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非首次先兆流产入院系统诊疗护理孕妇;②排除确诊精神、认知等系统疾病先兆流产孕妇。
1.3方法
1.3.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孕妇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给药,同时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指征。
1.3.2实验组行精细护理(1)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在孕妇入院后以诚恳、亲切的语言,主动与孕妇及其家属沟通,提前让孕妇及其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列举既往有效干预案例,强调积极配合临床诊疗护理对患者病情控制的重要性。此外,叮嘱孕妇家属从旁陪护,并给予孕妇言语鼓励与安慰。(2)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在为孕妇提供干净、舒适病房环境的同时在夜间应将病房内报警仪器声响降低,夜间避免开展相关护理操作,并在卫生间地面放置防滑垫,嘱咐孕妇家属在患者上卫生间期间给予陪伴。(3)饮食干预:孕妇在住院诊疗过程中要饮食清淡的同时还应平衡膳食,孕妇禁止进食辛辣、甜腻以及油炸食物,每日进食维生素C及纤维素含量丰富的新鲜果蔬,同时进食富含维生素B的粗粮、紫菜、香蕉等食物,谨防腹泻或者便秘。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成功率以及两组孕妇人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兩组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成功率,具体情况如:实验组41例孕妇均保胎成功,对照组33例孕妇保胎成功,实验组孕妇保胎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X2=5.189,P<0.05。
2.2两组孕妇人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实验组孕妇人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入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n(%)]
3讨论
先兆流产孕妇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机械性执行相关医嘱,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缺乏沟通,忽视疾病因素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影响。精细护理的实施即在护理人员落实相关护理措施中关注“细节”,在先兆流产孕妇入院期间从细节出发优化病房环境,关注患者在临床诊疗中心理状态以及认知水平,为先兆流产孕妇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疏导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干预效果的担忧,从而促使患者家属投入到患者日常护理中。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人院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P<0.05)。
综上所述,先兆流产孕妇精细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可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