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统治者怎样听取民意(上)
2021-07-06彭林
民为国本。官民之间的沟通——下情上达与上情下达是否畅达,乃是成败得失的枢纽。
在先秦时期,民众诉求的表达是有一个体系的。统治者会设立可以自由表达意见的场所。《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先秦时期的太子在成年之后,每天例行的事务就是了解下情。
相传尧为天子时,设置三个专门场所与民众沟通,每处都树有便于识别的标志:一旗、一木、一鼓。旗即“进善之旍”。人的思想都有局限性,所以应该鼓励进献善言的人,一旦他们站到旍下,太子就要立刻前往倾听。木指“诽谤之木”。“诽谤”一词本义是批评,例如把关于为政者过失的意见写在此木之上,统治者就必须要来受理。鼓则是“敢谏之鼓”。人们若要进谏则可以击鼓,官员听到应当前来求教。这些安排,拉近了官与民的距离,使统治者可以及时倾听民声,随时修正施政方针。
周朝的太子除了模仿帝尧故事,设进善之旍、诽谤之木和敢谏之鼓外,每天還要做另外三件事,以加强对民情、民意的体认。其一是“鼓史诵诗”,鼓是“瞽”的假借字,指盲人乐师(上古的乐师都由盲人担任)。瞽者通过诵《诗经》,让太子感受历史上治乱兴衰之时民众的不同心声。二是“工诵正谏”,工指乐工,乐工背诵某些历史教训,直言劝谏太子。三是“士传民语”,士向太子传达民间当下流传的臧否时政的歌谣。这些周密的设计,使政府的最高层处处关注、步步留意民众的意愿,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若要听取民意,还需防止官员堵塞言路。上古政清事简,君民直接沟通,比较容易做到。后世人事繁冗,中间层次的官僚日益增多,素质参差不齐,有意无意堵塞言路的现象到处可见,因而需要从制度上加以防范。这在《周礼》一书中有更为周到的安排。《周礼》由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官构成,每官之下各辖六十职官,全书共三百六十职,象征周天三百六十度,笼罩社会的所有层面,设计异常缜密。(此文系整理著名礼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专访)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