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养研究特点与趋势*
——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
2021-07-06陈传锋胡志刚韩布新
陈传锋,胡志刚,韩布新
(1.湖州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2.湖州师范学院 图书馆,浙江 湖州 313000;3.中国科学院 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祖辈普遍主动或被动地参与教养孙辈,这种隔代教养是家庭教养主要形态之一,并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1]113-119[2]56-63。我国儿童祖辈教养(包括完全教养和参与教养)占比过半,儿童年纪越小与祖辈共同生活的比重越大。来自中国家庭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0~5岁儿童的日常照料人、教育承担人,除母亲外,主要就是祖父母[3]67-68。调查发现66.47%城乡家庭老人帮助子女照料孙辈[4]294-296。2岁半前儿童由祖辈老人参与教养比例高达60%~70%,其中30%甚至由老人独立教养;3岁后儿童大多进入幼儿园,所以祖辈直接照料比例下降至40%左右[5]63-65。当然,城乡隔代教养情况存在差异。因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农村出现许多留守儿童,“留守”乡村的儿童祖辈被迫全权照料留守孩子[6]96-99[7]37-46;城市里的祖辈退休赋闲在家,常主动参与照料孩子[8]19。可见,老年人无论城乡皆成“带娃主力军”,隔代教养是很多家庭的不得已选择。
针对祖辈隔代教养的多种情况,学者关注其利弊[9]111-112[10]52-62、相关方法与效果[11]51-53[12]439-440、对孙辈身心发展影响和对策[13]14-18[14]37-42[15]165-166[16]110-119[17]56-60、对该问题进行中外比较研究[18]10-11,各研究关注点不尽相同。老年学多关注隔代教养对老年人的影响及老年人责任和权益等;心理学和教育学则更关注隔代教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尤其关注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等。例如,隔代教养增强了儿童对祖辈的依恋,削弱了儿童对父母的亲情和依恋,疏远了子女与父母关系[19]148[20]23-28[21]404-406。隔代教养家庭常溺爱和迁就幼儿,强化其自我中心意识,这就易于形成任性等不利幼儿健康发展的性格[22]203-205。祖父母教养孩子比父母教养孩子导致孩子的休学率、退学率更高,学校活动参与率较低;孩子长大后吸烟、喝酒、打游戏、结伙打架、逃学等行为问题较多,有的甚至赌博、犯罪、滥用药物等[23]2138-2145[24]291-305。可见,隔代教养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9]111-112[10]52-56。
因此,如何优化中国式隔代教养,最大程度发挥代际支持“正效能”、避免负后果,是新时代需面对的重大问题,也是学界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相关研究虽多,却无系统量化综述。为此,全面回顾隔代教养研究文献,并通过计量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现状与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基于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及博硕论文库,运用检索式“篇名=隔代or祖辈”进行跨库检索,设定检索时间“初始至2020年12月31日”。共检得相关文献2 034篇;剔除英、日等外文、一稿多投、重复统计及主题无关文献,最后可用于分析的有效文献1 573篇。
一、 隔代教养研究历程与研究趋势
隔代教养研究发文数年代趋势见图1。我国隔代教养的开山之作是海音1983年发表于《父母必读》中的《我们这样做祖辈人》,该文综述了做好祖辈的方法;之后是张增慧1985年发表于同刊的《祖辈和父辈,共同培育好后代》,该文基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5年后的社会背景,针对四位祖辈和儿童父母围绕一个孩子的情况,提醒社会重视祖辈抚养现象。
图1 隔代教养研究成果历年发文趋势
我国隔代教养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00年前为起步阶段,年发文个位数。2000年-2014年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年发文量两位数,并保持不断上升趋势。2015年以来为迅猛发展阶段。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春团拜会演讲,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来自国家层面的倡导,大大推动了学界关于隔代教养的研究。从数据上看,2015年发文量达124篇,之后依然保持迅猛发展态势,每年发文量都保持在三位数。在2019年达到发文高峰200篇,这预示着隔代教养已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
二、 隔代教养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
(一)研究人员
1 573篇文献(含合作)署名作者1 936人,人均发文仅0.8篇。其中,独立署名文献1 090篇,占70%,佚名56篇。以第一或独立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是卢乐珍(5篇),以第一或独立作者发文4篇的分别是古吉慧、金晓丹、乐善耀、骆风、孙奎立、吴祁,以第一或独立作者发文量3篇的分别是陈传锋、程琳、黄冲、李成才、李洪曾、柳玲、孙清廉、孙云晓、唐玉春、吴秀兰、张艳红。他们成为隔代教养研究的领军力量。
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领域核心作者发文数量,得到m=1.67,因此,本文将发文2篇以上署名第一作者假定为核心作者(即高产作者),共72位。虽然高校核心作者较多,但仅28%是副高及以上职称(20人);其他为中低级职称或无职称,包括讲师9人、助教4人,硕士研究生12人;职称不明27人。运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文献作者,见图2。节点中心代表对应作者,节点年轮表示发文量随时间分布变化,年轮颜色代表发文时间,深色较近、浅色较远。作者名字字体越大,表明其发文量(含合作发文)越多。作者间连线代表之间的合作关系。例如孙奎立发表4篇,都是合著,第一作者署名4篇,与孙岳合作次数最多。王争艳发表7篇,都是合作;陈传锋发表6篇(含合作),其中第一作者发表3篇;古吉慧和金晓丹各发表4篇,且独作各3篇。
图2 隔代教养研究作者(含合作)可视化图示
(二)研究机构
1 573篇文献涉及881家机构,平均每家机构发文1.8篇。发文量8篇以上第一署名研究机构30家,详见表1。研究机构大多数是高校(17家),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可见,隔代教养研究机构学术层次较高。另一方面,刊物(尤其是科普读物)编辑部在研究机构中占比也不少,共有12家机构;尤其是科普读物《父母必读》编辑部独占鳌头,发文量25篇。可见,刊物编辑人员本身也加入隔代教养研究队伍中。
表1 发文量7篇以上第一署名研究机构
三、 隔代教养研究热点与研究内容:基于文献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检索的标识,表达了论文主题、反映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关键词词频描述该领域研究状况,并揭示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按发文量排序,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0个关键词依次是隔代教育、隔代教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祖辈家长、农村留守儿童、隔代、隔代教育问题、祖辈、隔代家庭等。文献聚焦“隔代教育”“隔代教养”,其次是“隔代抚养”和“留守儿童”。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隔代教养研究关键词,结果见图3。各节点代表各关键词,节点越大,表明该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关键词间连线代表共现关系,连线越粗,表明关键词共现强度越大。图3展示的隔代教养关键词关系图谱,特征有三。首先,主题突出,“隔代教育、隔代教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祖辈、家庭教育、幼儿”等节点较大,说明相关文献较多。其次,交叉研究多,即节点间连线较多的,表示其代表的关键词交叉研究较多。再次,研究领域多元化,从最初的“祖辈”研究到后来“隔代教育、隔代教养、家庭教育”研究,再到“留守儿童、农村、祖辈家长、幼儿、隔代扶养”研究,最后延伸至“农村隔代教育、独生子女、祖辈教养、亲子关系”研究等,清晰显示出隔代教养研究主题渐趋多元化。
图3 隔代教养研究文献关键词可视化图示
四、 隔代教养研究文献发表期刊、影响力、学科分布特点分析
(一)发表期刊分析
分析文献发表期刊可了解相关研究的学科、行业分布。本文的统计表明,载文量(括号内数字)前13位来源期刊皆非核心期刊,分别为《父母必读》(29篇)、《幼儿教育》(25篇)、《好家长》(23篇)、《家庭教育》(21篇)、《考试周刊》(19篇)、《晚晴》(17篇)、《中华家教》(16篇)、《成才之路》(15篇)、《家长》(14篇)、《老同志之友》(13篇)、《新课程(小学)》(12篇)、《新课程(上)》(11篇)、《新课程(综合版)》(11篇)。这些期刊发表的文章,大都属于科普类或经验介绍性的文章,作者大多是非研究型学者的教育一线工作者。
本文的统计表明,相关文献集中发表于75种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SSI、CSCD),剔除无相关文献,核心期刊共发表隔代教育研究论文114篇,每一种期刊的发文量都偏少,无一种超过10篇。发文3篇及以上的期刊有7家,分别是《学前教育研究》《中国学校卫生》各6篇,《人口学刊》《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各5篇,《中国教育学刊》《人民论坛》《中国老年学杂志》各3篇;发文2篇的期刊14家,分别是《北京社会科学》《成人教育》《人口与发展》《教育学术月刊》《上海教育科研》《心理科学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农村经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学动态》。在这些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实证研究文献和理论研究文献较多,作者大多为学术水平较高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
(二)影响力分析
1.论文被引频次分析
论文被引频次是评价被引文献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的有效手段。从历年文献被引频次的年度变化趋势来看,2000年前,隔代教养研究文献被关注度不高,仅1993年、2000年被引频次分别达65次和67次,其他年份均在10次以内。进入21世纪,隔代教养文献被引频次超过100次,特别是2004-2007年和2011-2018年分别高达300余次;2019年和2020年发表的文章,由于发表时间短,被引频次分别只有222次和15次。但在2008-2010年间被引频次降至200次以下。
进一步分析后发现,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共被引921次,篇均被引92.1次,篇均年被引6.2次。其中,段飞艳、李静《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4期)总被引频次最高(123次),其年均被引频次也最高(15.38次);其次为李赐平《当前隔代教育问题探析》(发表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总被引112次,年均被引6.96次。这些文章的作者大多是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文章大多旨在探讨隔代教育的共性问题。因此,容易引起学界共鸣。
2.论文下载频次分析
网上文献被下载(包括全文浏览、转存和打印)频次体现了文献的影响力与学术价值。在下载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中有6篇是硕士学位论文。可见,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影响力与价值大于期刊论文。另外的4篇文献均为综述,可见,系统地梳理和评述对后续研究者更具借鉴价值。此外,年均下载频次最高的是梁业昌硕士学位论文《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和段飞艳、李静《近十年国内外隔代教养研究综述》,这说明两篇文献的网络影响力及学术价值都较大。
(三)学科分布特点
对隔代教养相关文献所属学科类别进行分析后发现,文献集中于“教育”学科,共计847篇(占60.4%);其次是社会学学科,共计248篇(占17.7%)。此外还涉及“法学”“心理学”“文学”学科,分别占6.1%、4.2%和3.6%。以上数据显示,隔代教育研究得到了多学科研究者的关注。
五、 讨论:隔代教养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一)隔代教养研究发文量逐年增加,但学术水平有待提升
隔代教养研究发文量逐年增加,该研究主题日益受到学界关注。2010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指导性文件,明确要求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家庭教育质量,其有效促进了学界关于隔代教养的研究。
但是,我国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CSSSI、CSCD)刊载的隔代教养研究论文很少,绝大多数核心杂志只发文1篇,发文2篇以上的核心期刊只有21家。隔代教养研究论文的发表,主要集中于科普读物。这说明隔代教养研究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又或者可认定为隔代教养研究尚处于宣传阶段。
(二)研究机构学术层次较高,但研究队伍学术层次有待提升
一方面,发文机构(尤其是发文量排名前30者)多为高等院校,其中不乏重点师范院校,这说明隔代教养研究机构层次较高。另一方面,从发文量较多的第一或独立作者来看,除个别来自重点高校(如卢乐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且具有高级职称外,其他作者要么来自普通高校,如段飞艳(惠州学院)、古吉慧(宜宾学院)、孙奎立(泰山医学院)、吴祁(南通大学)、袁飞飞(安徽医科大学)、程琳(长春工业大学)、李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吴秀兰(萍乡学院)等,要么没有高级职称,如金晓丹(延边大学,在读硕士)。本文统计结果显示:发文2篇及以上作者多数是中级以下职称或无职称,占发文作者总数的72%。可见,研究队伍的学术层次有待提升。
(三)研究热点内容相对集中,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
基于文献关键词的分析表明,一方面,隔代教养研究文献热点内容相对集中,如“隔代教育”“隔代教养”“隔代抚养”“留守儿童”,排在高频关键词前4位,这些关键词的相关文献占总文献数量的42.6%;另一方面,交叉研究较多,如从最初的“祖辈”研究到“隔代教育、隔代教养、家庭教育”研究,再到“留守儿童、隔代扶养、农村隔代教育、亲子关系”研究等,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四)高被引、高下载文献影响力大,但多数文献学术价值不高
排名前10的高被引、高下载文献影响力大,但学术价值有限。原因有三。第一,这些文献多发表于科普读物和非核心杂志,如发表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经济与社会发展》《山东教育》《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等期刊。第二,署名作者多为硕士研究生或讲师以下职称者,只有极个别作者有高级职称(如王玲凤教授)。第三,从内容或性质看,多数文献是硕士学位论文,或仅为关于隔代教养的一般性综述,少有系统性的文献综述和学术性评述;少数实证调研类文献只有半页至一页篇幅,不像学术研究文章。因此,提升隔代教养研究学术价值迫在眉睫。
(五)研究文献多属于教育学和社会学学科,受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资助较少
隔代教养文献多属于教育学和社会学科,二者占总文献量的93%。隔代教养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隔代教养问题多被学界视为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多从教育对策、社会治理视角,探讨改进家庭隔代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发展的路径。正如林卡和李骅基于老龄化问题视角的研究认为,隔代教养议题涉及儿童福利、养老照顾、代际关系、女性主义、家庭与工作平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须探索相应的家庭政策和社会政策[25]5-13。
本文的研究还发现,隔代教养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主题,文献涉及“法学”“心理学”“文学”“老年学”等学科。然而,心理学科的研究文献只有59篇,仅占总文献量的4.2%。心理学科研究旨在探讨隔代教养祖、孙辈心理问题,其成果又是隔代教育和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因此,今后应加强心理学科视角下的相关研究。当然,心理学科研究队伍总体偏小,心理学科期刊种类太少(如2018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中,心理学杂志只有8种,而教育研究相关杂志则多达59种,社会研究相关杂志至少30种),这也极大制约了隔代教养的心理学研究视角的成果产出。
此外,隔代教养研究基金资助少,高级别基金资助更少,这严重制约了隔代教养的研究水平及理论发展。因此,为提升隔代教养研究的层次和深度,今后不仅需提高研究资助数量,而且要提升研究资助级别,以吸引更多高层次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提高隔代教养研究水平,促进相关理论发展。
六、 研究展望:回归祖辈—父辈家庭共育本体研究
隔代教养自古有之。上古虞舜时期,就出现了最早的类似教育机构的场所,被称为“庠”。它最初是指饲养牛羊的地方。据推测,这项饲养牛羊的工作多由经验丰富的老者担任,他们一方面管理牛羊,一方面照看小孩,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隔代教养。长期以来,我国家庭都是多代同堂,儿童往往在父母和祖辈,甚至曾祖辈的共同教养下成长。即使子女长大成年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祖辈仍然会与成年子女及孙辈在一起生活。虽然不同家庭的隔代教养形式和参与程度不同,但隔代教养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育政策的变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我国的城乡家庭结构更趋小型化,家庭类型更趋多样化(如复合家庭、直系家庭、核心家庭、不完全家庭和单身家庭等,或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或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单身家庭、未育家庭、空巢家庭和隔代家庭等)。除了核心家庭外,在其他各类家庭中,家庭教养都不再局限于父母教养,而是存在不同形式的隔代教养。但无论哪种形式的隔代教养,孙辈都是由祖辈和父辈共同养育的。因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程度不同、时间不同、养育原因不同以及祖辈与幼儿居住方式不同形成祖辈—父辈共同养育的不同类型。因此,不能单纯研究祖辈隔代教养,而应回归祖辈—父辈家庭共育本体研究,探讨祖辈和父辈对孙辈的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分别讨论父辈教养和祖辈教养的调节作用。这种情况势必引发研究方法的调整:不能简单地通过横断研究,收集一时一点的横断面数据,而应更多地采用跟踪研究,收集纵向发展数据,同时开发并提供更多应用技术分析中介变量和调节效应,如此才能更好地揭示祖辈—父辈家庭共育对孙辈发展的共同影响和相互作用。